学术投稿

高效原油降解小球藻株用于油污废水净化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油污废水, 净化, 藻类, 小球藻, 生物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净化含油污废水的方法.方法:制备具有降解原油功能的藻类,进行培养、转接、增殖,通过观察检测原油降解效果,筛选具优势的藻类用于净化含油污废水.结果:将筛选出的7种相对高效藻中的任意4种为一组进行正交实验,用于处理含油废水,表明以普通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优势,其中以普通小球藻具优势,对于18.4 mg/L的含油废水,降解去除率高达94%~95%.结论:小球藻属中的普通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降解原油的能力,以普通小球藻降解原油的能力强,单种藻株降解原油的能力比混合藻株强.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缺氧对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缺氧(hypoxia)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例如休克、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贫血等,都可以引起缺氧.缺氧在军事医学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例如高原适应不全症主要是缺氧的问题,高空飞行、潜水作业等,如果处理不当或发生意外,均可发生缺氧.所以研究缺氧(特别是急性缺氧或急性低压缺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缺氧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潜水和航空医学缺氧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从急性低压缺氧(包括高原和高空缺氧等)和急性常压缺氧2部分对机体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种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评估模型

    利用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特点和高等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模型下的生存率函数、风险函数、亚健康概率及亚健康概率密度函数解析式,在理论上讨论了在一定百分比的人员不出现亚健康状态时、环境一定时和不同的环境时等几种情况下,生存率随着生存时间比的变化规律.为建立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异位阑尾炎19例诊治体会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诊断不难,但异位阑尾炎由于位置的变异,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在术前常不易确诊,而造成手术失误[1].我院1995年4月至2005年1月间共收治急性异位阑尾炎患者1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胰头癌术后腹腔双套管护理

    胰头癌是胰腺癌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难度较大,手术损伤范围较广,术后放置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目的在于及时排除腹腔内炎性渗出及其他毒性物质[1].做好术后护理是防止术后感染、胰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腔双囊管止血108例疗效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一般属于急症,鼻腔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鼻出血,对可见出血点的鼻出血,可采用前鼻孔油纱条填塞或双极电凝止血,但对后鼻孔处止血效果不佳,尚需行后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操作需要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实施,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鼻腔双囊管止血10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尔伦在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入院重症颅脑外伤患者7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3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之上加用金尔伦.结果:实验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金尔伦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状况并且具有相当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航海晕动病的防治

    航海晕动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药物防治、加强锻炼、减少诱发因素.其中积极锻炼、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是比较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对一部分人员药物防治是不可少的.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热释光测量在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中的应用

    环境γ辐射水平是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与辐射污染源监测中的重要监测对象之一.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的目的是为核设施建设启动前、启动后积累环境辐射水平数据,以观察环境辐射水平的变化规律和评价核设施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是目前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中获取累积剂量数据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技术,对做好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有关标准要求及工作实践,将在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中应用热释光测量技术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腹泻致急性心肌梗死2例

    1临床资料患者1,男性,78岁,因腹痛、腹泻、胸闷3 h入院.患者于2004年8月24日凌晨1时出现腹痛、腹泻,呈水样便,无里急后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至入院时腹泻达26次,随后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约3 h后由120救护车送入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对肾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危重,对人类健康危害大,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重要环节.甘露醇作为高渗脱水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地控制了病情,但近年来甘露醇引起肾功能损害也日益引起了关注.我科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现将其对肾功能影响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4周妊娠流产的疗效观察

    我部于1997年10月以来,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137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龄心血管病患者猝死诱因与对策并文献复习(附4例报告)

    1临床资料某干休所1995~2000年期间有4名患心血管病老干部猝死,均为男性,年龄大75岁,小68岁,平均73岁;冠心病病史长23年,短7年;不稳定心绞痛1例,2例老干部在睡眠中死去,难以确定死亡时间,1例冠心病合并脑血栓、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心电图显示:前壁、侧壁供血不足,平时病情稳定.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中3种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减轻人工流产的疼痛,将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以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将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成4组,A组采用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C组采用50%N2O/O2吸入麻醉镇痛,D组为常规人工流产对照组.对其疼痛程度、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出血情况、促进宫颈松弛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B、C3组对减轻手术疼痛均有效,与对照组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1);对子宫收缩无不良影响(P>0.05),不增加手术出血量(P>0.05);B、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1),B、C组镇痛效果相当(P>0.05).结论:3种镇痛方法均有效,50%N2O/O2吸入镇痛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镇痛效果相当,丙泊酚促进宫口松弛作用稍强,但N2O/O2吸入镇痛麻醉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护人员对癌痛认识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癌症疼痛认识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情况.方法:对湛江2所中心医院76名癌症相关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医生28名,护士48名)采用自制量表进行癌痛相关知识调查,应用QLQ-C30量表及主诉疼痛分级法对同期门诊住院的114名癌症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及疼痛测评,并将114名癌症患者分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组与非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组,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专业培训的专科医生得分明显高于未经培训人员;Ⅰ级、Ⅱ级、Ⅲ级癌痛患者的QLQ-C30得分较无痛癌症患者明显增高;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组癌痛分级与QLQ-C30得分均较非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组低.结论:医务人员对有关癌痛治疗理论和方法的认识缺乏是阻碍癌痛治疗的重要因素,加强癌痛控制教育是提高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鱼金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发生混合感染[1].由于抗生素的不断推陈出新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上升,目前中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我院采用鱼金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聘用护士的培训与管理

    通过实施聘用护士的培训与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对聘用护士的管理要从3个方面入手: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把好入门关;②搞好在职培训,不断提高聘用护士素质,提高护理工作水平;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解决聘用护士后顾之忧,稳定护理队伍.只有提高了聘用护士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对策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再出血是SAH致命的并发症,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危险性大.2周内再发生率占54%~80%,任何可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升高的诱因都有可能诱发再出血.现对本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1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的再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频谱治疗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成群水痘,为原发性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痘、神经痛,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主要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元内,当宿主的免疫力减弱时即被重新激活,沿着周围神经转移到皮肤而引起带状疱疹.神经痛为本病的基本特征之一,特别是中老年人,此症状尤为明显,常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功率微波武器对舰员的损伤及其防护

    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加紧高功率微波武器(又称射频武器)的研究,这种可用来攻击敌方电子设备并杀伤作战人员的新式武器已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就使用了高功率微波弹头,数枚高功率微波炸弹配合其他武器曾使巴格达指挥系统、国家电视台等一度中断运转,显示出其作为新一代高技术武器的强大威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现代海战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有关高功率微波武器医学防护研究已成为军事医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草药抗浅部真菌实验研究进展

    浅部真菌感染是皮肤病中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浅部真菌病对驻热带地区及进入热带地区训练的广大官兵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在部队作战过程中,诸如手足癣、烂裆等皮肤病高发率,一直是影响战斗力的重大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治浅部真菌感染,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研制出一些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但近年来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加之毒副反应的限制,真菌感染治疗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