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肝损伤的临床意义

沈炳余;徐良志

关键词:超声检查, 闭合性肝损伤
摘要:在肝损伤的救治中,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68例经急诊超声诊断为闭合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跟踪随访,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2月至2002年12月,因腹部闭合性损伤,经急诊超声检查诊断为闭合性肝损伤的患者68例,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14~76岁,平均(34.2±3.4)岁.受伤至检查时间0.5~36 h.车祸致伤41例,坠落或跌倒致伤12例,钝器打击致伤7例,其他伤8例.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肝损伤的临床意义

    在肝损伤的救治中,快速准确的早期诊断,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68例经急诊超声诊断为闭合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跟踪随访,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2月至2002年12月,因腹部闭合性损伤,经急诊超声检查诊断为闭合性肝损伤的患者68例,其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14~76岁,平均(34.2±3.4)岁.受伤至检查时间0.5~36 h.车祸致伤41例,坠落或跌倒致伤12例,钝器打击致伤7例,其他伤8例.

    作者:沈炳余;徐良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伤性皮炎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由创伤引起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外伤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了31例外伤性皮炎的诱因、部位、皮疹演化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一般病例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改变,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无特殊,大多数病例用激素治愈.结论:伤口迁延不愈是发生外伤性皮炎的重要条件,也是主要诱因.

    作者:凌伟军;刘忠绪;廖元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胺丁醇致视神经萎缩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于2002年4月因双眼视物模糊1年余来院就诊.患者于2001年1月在外院诊断为腰椎结核,并服用抗结核药物乙胺丁醇(1 g/d)、利福平(0.6 g/d)、异烟肼(0.3 g/d),均顿服,至当年4月自觉双眼视物模糊,未予诊治并继续服用抗结核药,5月因双眼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08,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停服乙胺丁醇,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扩血管药物等治疗1个月,后又多次往各地求治,视力仍无明显好转.查体:右眼视力0.15,左眼视力0.1,双眼眼压正常,结、角膜阴性,瞳孔圆,直经约3 mm,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玻璃体透明,视乳头边界稍模糊,盘缘面积正常,色泽白,C/D略大于正常,视网膜色泽浅,血管细,黄斑区中心未见反光,色素不均匀弥散,视野检查2‰~5‰,双中心视野暗点,B超检查无异常,视网膜电流图正常,余无异常.诊断同前.给予对症治疗,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μg及注射用肌苷0.1 g,1次/d,三磷酸腺苷片40 mg、芦丁片20 mg、地巴唑片20 mg、维生素B1片20 mg,口服,3次/d,治疗1月余,门诊定期复查,无好转.

    作者:赵东;施惠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贫铀弹的危害及其防护

    贫铀弹是一种新武器,其爆炸后所弥散的贫铀将长时间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人体产生慢性伤害.为了了解贫铀弹,本文就其特性、危害及防护作一些简要综述.

    作者:刘琼;王海军;范正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治疗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上海长征医院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39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28例,治愈27例,治愈率96.4%.现将吻合口瘘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川;孙耀昌;马春山;段振泉;张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对恐怖和其他意外事件建立城市卫生应急系统构想

    通过对国际、国内社会治安、安全形势和城市应对恐怖及其他意外事件卫生应急反应能力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城市卫生应急系统的构想.

    作者:周国田;沈璐;陈志宏;宋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了解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69例坏疽穿孔型阑尾炎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2组的切口感染率.结果:在坏疽型阑尾炎中,引流组的感染率56.3%,未引流组感染率20.0%(P<0.01).在穿孔型阑尾炎中,引流组的切口感染率为55.0%,未引流组为23.8%(P<0.01).结论: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可增加切口感染率.

    作者:吴桂荣;王晓春;吴小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美海军舰艇被动式降温背心的研究现状

    1 潜艇的热应激问题热应激(heat strain)是肌体热暴露时对热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的统称.潜艇的高温,来自产热的发动机和蒸汽泄漏以及热气候等因素,艇内温度高达32~71 ℃,主机舱平均温度在45~51 ℃之间;相对湿度大于85%,长航期间始终为饱和状态(≥97%).显而易见,潜艇艇员在该环境下生存、战斗,所承受的热应激问题十分突出[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海军一直使用的有效办法是,根据海军生理学热暴露限度曲线(PHEL)允许的停留时间,定期轮换人员.美国海军服装和织物研究所(NCTRF)先后研制了6条PHEL.每一条以环境湿球温度和作业强度为基准,代表不同的时间-加权代谢率(177~293 W),为舰艇人员规定了安全的暴露时间.图1是6条海军生理学热暴露限度曲线.

    作者:顾心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壳寡糖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IL-18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小鼠巨噬细胞IL-18基因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壳寡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运用相对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检测壳寡糖对巨噬细胞IL-18基因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影响.结果:RT-PCR和ELISA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加入壳寡糖作用24 h后,IL-18基因转录水平为对照组的1.7倍(P<0.01),其分泌量为空白对照组的1.8倍(P<0.01).结论:壳寡糖可以增强小鼠巨噬细胞IL-18的基因表达,使细胞因子IL-18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增高.

    作者:柯海萍;赵鲁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危重病应激性胃溃疡的防治

    目的:研究应用洛赛克针剂(进口)、奥美拉唑针剂(国产)和硫糖铝片防治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156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n=34)应用洛赛克针剂(进口)40 mg,2次/d,静脉点滴,3 d天后改为洛赛克胶囊10 mg,1次/d,连服10 d.第2组(n=64)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国产)40 mg,2次/d点滴,连续14 d.第3组(n=58)应用硫糖铝0.75 g,3次/d,鼻饲,连续14 d.结果:经统计学处理,3组治疗总有效率80.1%,但3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组危重病应激性溃疡的总发生率19.9 %,应用洛赛克针剂(进口)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黄金林;刘楠;李海玲;黄红利;刘宏;林慧艳;任红贤;缪文丽;沈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膀胱癌的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1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膀胱癌符合率93.5%(29/31),漏诊2例;超声分期符合率72.4%(21/29).结论:超声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率较高,可作为膀胱癌诊断及分期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于锐;楮虹;王雪松;沈吉明;顾海霞;袁志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例重型肝炎患者死亡原因探讨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行为异常,精神障碍,于2000年8月某日由其男友带入某医院急诊科治疗.病史由患者男友代诉.发病前2 d因结婚事宜发生争吵,次日逐渐表现精神异常,行为古怪,遂带入院救治.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10.1×109/L,PLT 78×109/L,N 0.70,尿粪常规检查正常.血常规变化未引起急诊医生注意,而认为患者系因精神受强烈刺激所致,故劝其去精神病院诊治.在某精神病院经氯丙嗪、三唑仑等镇静、抗精神失常药治疗,于当晚出现昏迷.患者再次被抬回某医院急诊科,急诊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眼巩膜轻度黄染,急查PT示:PT>120 s,血常规示:WBC 12.0×109/L,N 0.78,L 0.22,PLT 50×109/L.

    作者:邓初树;姜青锋;邵建清;刘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4例SARS患者血常规变化

    目的:观察SARS患者病程中血常规变化.方法:检测24例SARS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RBC、HCT、HGB、PLT、WBC、LYM、MID、GRAN,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病后15 d内RBC、HGB呈升高趋势,发病后5 d内WBC呈降低趋势.结论:SARS病毒感染人体后,早期可导致RBC、HGB升高,WBC降低.

    作者:姜忠华;刘健;逄金聚;冯继兵;苑同业;朱秀美;辛苏宁;朱寿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用轻潜水压缩气瓶代替空气压缩机应急修复可携式牙科综合治疗机

    2002年5月15日至9月23日,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编队出访10国10港,编队海上医疗队首次配备了口腔科医师及设备.出海40余天后,所配可携式牙科综合治疗机之空气压缩机电机线圈烧坏.在无法修理、更换的情况下,试用舰艇携带的轻潜水压缩气瓶替代空气压缩机提供牙科综合治疗机所需的压缩气源,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周明;董洪强;徐军明;王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海上医疗集装箱组研制构想

    采用国际标准集装箱箱体材料,按船用和医用要求研制成海上医疗集装箱组,战时配置在集装箱运输船上组成医院船,对解决海上卫勤保障所必需的关键装备,以及平战时需求量相差悬殊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研制海上医疗集装箱和对装载本箱组的平台选择提出新的设想.

    作者:夏志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肛瘘癌变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肛旁反复流脓水30年入院.该患者30年前曾在肛门右侧发现一小红肿块,先后3次手术,不愈,且病变范围不断扩大,波及整个右侧臀部.此次住院前在我院门诊就诊,于肛瘘表面溃疡处取活检,未发现癌变.于是以高位复杂性肛瘘收入院.手术采用截石位,于肛外9点位距肛缘1 cm见一凹陷闭合外口,肛外9、10、11点位有3块隆起的红肿硬块,分别距肛缘约3、4、3 cm,且相互融合,中间有破溃,挤压有脓水溢出.10点位有一1.5 cm×1.0 cm大小不规则溃疡面,11点有一瘢痕延伸至会阴处,长约5 cm,肛内9点位齿线处有一凹陷,周围直肠环变硬.直肠及肛管其他部位指诊光滑,右侧腹股沟间有一淋巴结肿大,无压痛.

    作者:陈发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人外周血象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调查老年人的血液学指标,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探讨其意义.方法:观察本科老年住院患者93例,观察其住院期间血常规指标.结果: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减少,红细胞平均直径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加,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减少,单核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平均直径减小,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减退,但可以满足生理需要.

    作者:邓宪;张海峰;施云星;周建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二羟丙茶碱致过敏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就诊,给予抗感染、祛痰及二羟丙茶碱0.5 g加入5%葡萄糖100 ml液中静脉滴注,当滴至10 min时,患者浑身瘙痒并出现皮疹,且逐渐增多,哮喘加剧.

    作者:颜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扶拐负重行走致桡神经损伤1例

    1 临床资料女性,51岁,2003年1月因左肘屈曲,左腕下垂,左手不能伸指1周入院.患者24 d前因左髌骨粉碎性骨折住我所,行左髌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钢丝内固定,加长腿前后石膏托外固定术,术后第10天拆线,更换长腿管型石膏出院,扶拐负重行走.1周前渐出现左肘屈曲,左腕下垂,左手不能伸指而再次入我所.检查:左腋窝后缘皮肤轻度破损,左上肢肌肉无明显萎缩,左肘呈屈曲状,不能伸直,左腕下垂,不能伸直,左掌指关节不能伸直,左拇指不能背伸和外展,肱三头肌及前臂后群肌肉张力减低,肌力均为Ⅰ~Ⅱ级,桡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均Ⅰ级.入院诊断:左桡神经损伤.处理:立即停止扶拐负重行走;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μg肌肉注射,1次/d;维生素B1片20 mg口服,3次/d,维生素B6片20 mg口服,3次/d;强的松片10 mg口服,3次/d;ATP片20 mg口服,3次/d;理疗(电兴奋),1次/d.住所10 d,症状、体征消失,出所.

    作者:陈敬东;张金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某部6年急诊救治情况看强化基层部队急救建设的必要性

    基层部队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工作在部队医疗保障中占较大的比例.尤其是近年来部队的高科技装备增加后,其训练伤具有新的特点;部队成员参加抢险救灾等所发生的伤种、伤情复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导致代谢病、老年病的急诊发生率增加.这些都给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急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对某部门诊部6年来的急诊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讨论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