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益飞;李志勇
因户外作业和交通肇事的增多,近年脑外伤有增多的趋势.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我院共收治4例经手术证实为上矢状窦破裂出血的患者.由于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均获得成功 .
作者:余恩旭;张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潜艇兵是海军的高技术兵种,从事的专业技术复杂,工作环境艰苦,装备特殊,这就要求潜艇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壮的体格.我们依据<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和<应征公民体格检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 多年来为潜艇部队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为今后更好地做好体检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李海青;巴剑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1994年至1999年间共收治舰艇人员急慢性阑尾炎患者72例,其中70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阑尾化脓、坏疽并发穿孔者14例;其余2例由于病程长达5 d,证实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而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现将上述病例诊治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减压病是沿海渔民从事潜水作业时的易患疾病,其中以急性脊髓型减压病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治疗,致残率很高.现将我院1988年~1997年收治的48例急性脊髓型减压病患者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龚卫东;孙星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炭疽热是一种由形成孢子的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它常发生在野生和家养脊椎动物身上(牛、羊、山羊、骆驼、羚羊和其它食草动物),但当人接触到被感染动物或动物组织时,也会得此病.1 炭疽的传播途径感染炭疽热有3种途径:接触、吸入和食入.炭疽杆菌孢子可在土壤中成活许多年,人类在加工处理感染了炭疽杆菌的动物制品时,或吸入受感染的动物制品的孢子后也会感染炭疽.若食用被感染动物的肉制品,会感染肠炭疽.2 炭疽症状炭疽的症状各异,取决于患者是如何感染此病的,通常7 d内会出现症状.①皮肤炭疽 :大部分(95%)炭疽杆菌是人在接触被污染的毛、皮、革制品或被感染的动物时通过皮肤伤口或擦伤处进入身体.皮肤感染的起先症状表现类似昆虫叮咬后的突起痒块,1 ~2 d后发展成泡状,随后变为无痛的溃疡,直径为1~3 cm,中心有一个独特的黑色坏死区 ,周围区域的淋巴节会肿大.若对皮肤炭疽热不予治疗,有20%的病例会死亡.②肺炭疽: 初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几天后,症状发展为严重呼吸问题及休克.通过呼吸感染的肺炭疽通常是致命的.③肠炭疽:在摄入未充分烹饪的感染动物的肉后,会出现肠炭疽.其症状通常为肠道的急性发炎.初表现为恶心、无食欲、呕吐、发烧、后出现腹痛、吐血和严重腹泻.肠炭疽会导致25%~60%的患者死亡.炭疽在人体间的直接传播极少发生.照顾或看望肺炭疽病人时不必担心传染.3 炭疽感染的预防在炭疽多发及畜群免疫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应避免接触牲畜和动物制品,避免食用未被适当屠宰和烹饪的肉制品.同时,应接受免疫接种.疫苗对于预防炭疽的有效率为93%.炭疽疫苗由密执安的一家BioPort, Corporation公司制造,是一种无细胞滤液疫苗,在制剂中不含灭活的或活体细菌,在其成品中含有不超过2.4 mg的氢氧化铝做为佐剂.预防用量为每隔两星期肌注疫苗3次,在之后的第6、12、18个月再肌注3次.之后每年做一次增效性疫苗注射.4 炭疽的治疗医生可给患者使用一些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环丙沙星或强力霉素.治疗应尽早开始.如果不予治疗,该病会有致命危险.(医研所李旭霞供稿)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 人文学的内涵人文学也称人学或行为学,是研究人的哲学[1],通过对人的本质及行为的研究与探讨,其基本学说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生存的意义、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2],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3],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的科学总结.
作者:汪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海军飞行人员头痛的发病情况及医学鉴定.方法:对1 201名海军飞行人员进行了头痛的调查,按1988年新国际学会制定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进行.结果:①有58人患有6种不同类型的头痛,发病情况为4.83%,发病年龄大都在30岁年龄组;②紧张型头痛占51.72%;③头痛的病因有6种,工作疲劳和情绪波动占71.58%,不同机种和不同年度头痛发病情况不同:轰炸机组>歼击机组>运输机组;头痛人数逐年减少.结论:轰炸机飞行人员患头痛人数多,与工作疲劳等因素有关,不要轻易停飞.
作者:李金升;宗玉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阴茎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二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在阴股沟区设计长15~17 cm、宽7~8 cm双蒂皮瓣 ,并将皮瓣卷成皮管,血运训练;第二期手术为阴茎成形术.结果:用于3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有可靠的解剖学基础,切取方便,供区隐蔽,无需植皮,再造后阴茎外形及神经感觉均较理想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阴茎再造方法.
作者:赵烨德;刘刚;李旭东;何清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消费人群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日见增多,形式多种多样.医疗纠纷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医院工作中难以解脱的硬结,如处理不妥,将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和医疗秩序.笔者结合本院实际,就如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一探讨.
作者:李文斌;郭启煜;许德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肾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肾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属继发性糖尿病,与抗排斥药物使用有关.我院共行肾移植146例,住院期间出现肾移植后糖尿病10例,本文就肾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护理进行讨论.
作者:聂国英;刘会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切断翼管神经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副作用和可操作性.(1)经上颌窦途径切断翼管神经;(2)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 ;(3)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配合筛前神经电灼或下鼻甲或鼻中隔矫正术. 结果: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在术后反应、手术可操作性方面明显优于经上颌窦法,但疗效无明显差异.若配合筛前神经电灼并下鼻甲部分切除或鼻中隔矫正术,则手术效果有所提高.结论:鼻内窥镜下切断翼管神经较经上颌窦途径更简捷、准确,可同时配合下鼻甲、鼻中隔手术或筛前神经电灼术以提高疗效.
作者:马力学;赵波;姜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肺结核是危害部队官兵身体健康,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有逐渐上升趋势.WHO已发出呼吁,对结核病的防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会导致结核病的大流行.控制和终消灭结核病是军队卫生工作规划的目标.现就军人肺结核病人的管理与护理作初步探讨如下:1 管理
作者:李彩霞;韦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少见,原发于筛窦者更罕见.近期我院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益飞;李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及L-精胺酸/环鸟苷酸(cGMP)体外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洛因依赖者不同滥用方式全血血小板膜CD41和CD62P的表达 ,并体外应用L-精胺酸、cGMP,观察对此二者表达的影响.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静脉注射组、烫吸组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均较正常人为高(P<0. 01),其中静脉注射组表达高,而L-精胺酸、cGMP能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且二者作用无显著差别.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可能高于正常人,通过L-精胺酸-NO-cGMP途径可降低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
作者:蒙桂珍;徐燎原;朱成全;文乐祥;陈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氯气中毒是人体吸入氯气后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疾病,随着氯气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氯气中毒亦时有发生.近年来某部官兵在几次氯气泄露事故中, 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有24名官兵中毒致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书琴;韩英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尖锐湿疣是由于不洁性交或配偶有不洁性交史,引发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表现为外阴部有典型的菜花状瘤样增生物,易出血,一般医院常采用切除、药物等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总有大约30%~40%的人会复发.我们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我们所做的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卢刚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血管栓塞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价植. 方法:5例脊柱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超选插入肿瘤靶血管,并用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碎粒栓塞.结果:栓塞治疗后,3例疼痛减轻,4例栓塞后2~5 d顺利进行了肿瘤摘除术,出血量分别为600 ml、1 200 ml、1 200 ml和1 600 ml,平均1 150 ml.结论:经血管栓塞是治疗脊柱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学东;章祖成;苏瑞;曹勇伟;洪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海军飞行员在疗养期间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为飞行员服务.我们于1996年6月至1999 年10月对来我院的685名飞行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海玲;姬琦;齐绍成;黄成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现代高技术战争要求战时卫勤保障高效化.其高效化要求主要表现在:及时发现和抢救伤员,以降低伤死率和伤残率;加强前沿医疗机构救治力量,以缩短伤病员的住院时间和提高归队率;研制并装备多种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医疗卫生装备,以提高救治水平和效率.近几年问世的兼搬运、治疗和后送多种用途的智能型担架则是实现卫勤保障高效化的一种重要装备.
作者:龚国川;骆星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全麻插管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无明显高血压病、拟在全麻下行胸腹部择期手术的病人24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对照组.麻醉:异丙酚组静注异丙酚、芬太尼和肌松剂诱导插管,并于术毕拔管前静注异丙酚1 mg/kg;对照组静注安定、芬太尼和肌松剂诱导插管,拔管前不给药.对比两组在插管及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插管时两组血压、心率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拔管时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拔管前静注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拔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王定力;李军;王唯;刘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