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4例疗效观察

叶春美;石培民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反应停, 三氧化二砷, 不良反应
摘要:①目的 观察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②方法 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4例,反应停起始剂量为100mg/天,睡前顿服,1周后逐渐加量至200mg/天;三氧化二砷10mg加5%葡萄糖500mL,静滴,1~14天,28天为1个周期,2疗程后评估疗效.③结果 14例患者中,部分缓解5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78.6%.不良反应有嗜睡、便秘、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浮肿等.④结论 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可,特别适用老年患者.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的思考

    当前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定义为不仅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护理礼仪>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对于培养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礼仪修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1].

    作者: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层流床在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中的应用

    针对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易合并感染这一难题,我院血液科近3年对这部分患者全部使用层流床,让患者在一个相对无菌的独立的层流床单元内接受治疗、休养,大大降低了患者合并感染的概率,很好地预防了因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给患者增加痛苦及医疗费用的增加甚至死亡.

    作者:张玉莲;彭慧敏;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SPF级小鼠的研究进展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小鼠因为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和条件致病菌以及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而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如何完成普通级小鼠向SPF级小鼠的生物净化是近年来实验动物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从初的药物净化尝试到传统的剖腹产净化再到胚胎移植,小鼠的生物净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新兴发展起来的超数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具有来源清晰,遗传背景明确,胚胎数量充足的优点,并且可以避免病毒、遗传疾病通过胎盘传染仔鼠,是净化种群的理想方法[1],现就该技术予以综述.

    作者:刘伟;陶芳标;黄德武;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检测血清IL-18、TNF-α、IL-10的临床意义

    ①目的 探讨血清IL-18、TNF-α、IL-10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②方法 健康对照组50例,轻症胰腺炎组(MAP)56例,重症胰腺炎(SAP)组患者22例.所有AP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3、7天清晨空腹采血样测血清IL-10、TNF-α、IL-18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进比较.③结果 SAP、MAP组IL-18、TNF-α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AP组比MAP组升高,第1、3天有差别(P<0.05),第7天两组间无差别(P>0.05).MAP组的IL-10在第1天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AP组的IL-10在第1天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第7天比正常对照组、MAP组明显降低(P<0.05).④结论 IL-18、IL-10、TNF-α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的过程,可作为早期评估胰腺炎症程度的指标,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莫艳波;王静;李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在实验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针灸学>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西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1].这门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学习了<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实验针灸学>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针灸专业基础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明确针灸临床效果,开拓针灸科研思路.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在完成<实验针灸学>大纲要求的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引进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大大加强了学生科研设计及实验操作能力.

    作者:王洪彬;李雪青;崔建美;马树祥;李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护理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50%~60%,故有40%~50%的患者由于复发和/或转移而需要化疗,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008年1月~2012年7月间,我们以羟基喜树碱联合草酸铂用于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红;胡国志;张超;郭冬梅;马金生;艾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1].卫生资源可分为:卫生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资源[2].卫生资源配置的内容主要有卫生机构的设置、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和卫生经费配置等5个方面[1].姚玲亚认为卫生资源配置有两层含义:一是卫生资源的分配,即称为初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增量分配;二是卫生资源的流动,即称为再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

    作者:王艳;郭云;邱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治疗进展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指由智能的异常恶化而影响认知功能如抽象思维、定向判断和记忆力等多个方面.目前国际分类分为:①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氏病(AD),有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②血管性痴呆(VD):有多种类型,如多发梗死性痴呆、多发腔隙性痴呆、宾斯旺格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低灌注状态所致的痴呆以及出血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指既有AD又有VD的混合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1].

    作者:陈宗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性脑病患者认知障碍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肺性脑病患者认知障碍特点,提高对肺性脑病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②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50例,分析意识障碍程度,胸部CT明确肺感染程度,肺功能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血气分析评价呼吸衰竭,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障碍程度.③结果 肺性脑病极重度患者、血气分析示pH值酸性变化较快患者,脑缺血缺氧发生迅速,首先出现认知障碍.④结论 肺性脑病患者有注意力、执行能力、记忆力、语言功能、视结构功能、抽象功能,计算能力和定向力的减退.

    作者:刘晨;张晓伟;赵雅宁;李秀荣;刘信荣;葛晓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终止早孕临床效果.②方法 将56例初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③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69.2%和93.3%、孕囊排出时间分别为(263.2±114.1)和(201.5±98.6)min、术后24h出血量分别为(55.6±9.4)和(45.3±10.6)mL;观察组以轻度腹痛为主(80.7%)、对照组轻度为53.3%;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联合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完全流产成功率低,孕囊排出时间长,术后24h出血量多,易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临床上不值得提倡.

    作者:吴捷玲;熊娟;赵楚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9例脊柱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人体全身肿瘤中脊柱肿瘤占6%~10%,不管是骨肉瘤、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转移性骨肿瘤都有可能在脊柱中见到.脊柱肿瘤可引起患者剧烈疼痛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004年1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29例脊柱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郭彩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中的应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是临床常见疾病,被列为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六项单病种质量控制之二的病种.为探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我们将临床路径引入到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中来,制订标准的医疗护理流程,让住院患者按一定模式接受护理.通过质量控制,规范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标准,逐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2009年1月~2010年1月对6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婉;王立民;安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的分析

    ①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保健措施提供依据.②方法 采用问卷和现场体检方法,对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75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高血压患病现状及患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③结果 在751名农村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4.1%.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因素有年龄(P<0.05)、爱吃甜食(P<0.05)、爱吃咸食(P<0.05)、食用蔬菜量(P<0.01)、体重指数(BMI)(P<0.01)、腹型肥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高血压危险系数与BMI、年龄、咸食食用量、腹型肥胖程度呈正比,与蔬菜食用量呈反比.④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高血压患病相关因素的健康教育,促进农村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霍立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密输液器对中药制剂所致疼痛及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随着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药静脉制剂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中药制剂静脉给药有剂量准确,疗效迅速的优点.但由于中药原材料的品种、产地、成份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提取工艺较为繁杂,制备过程中混杂的微量不纯成分、存放过程中发生变化、使用过程中与常用输液配伍致不溶性微粒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疼痛及静脉炎的发生[1].有研究者采用库尔特法首次查清了我国生产的61种中药静脉注射液所含不溶性微粒的现状,发现有26种微粒超标,超标率为42.6%[2].2011年9~12月我院采用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进行中药制剂输液患者的疼痛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茅欣欣;朱瑜;季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①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将5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4.0g+0.9%NaCL溶液250mL,静滴,1次/d,银杏叶片1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1片/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③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MMSE、BI、NIH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有效.

    作者:任丽娟;丁吉财;张西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循证医学在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带来了临床医学的深刻变革,正强劲地推动着全球医学从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接受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运用.随着医学临床实践模式的转变,如何适应、完善新的临床医学人材的培养教育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神经外科医生和神经科研人才,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薛承景;薛素萍;朱军;陈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龙血竭与氧气联合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1].压疮的发生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2].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科应用龙血竭联合氧气治疗I~Ⅲ期压疮1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红;徐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喹硫平引起癫痫发作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1岁.因胡言乱语、纳少、失眠等3年,乏力、少语、少动等3个月入院.既往诊断精神分裂症.无癫痫发作史.入院时体检:符合甲减外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精神检查:存在幻视、幻听、被害妄想、虚无妄想、情感淡漠、数问一答、日常生活不知料理等.

    作者:阮晓晶;蒋玉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型锚钉植入治疗锤指畸形的疗效分析

    ①目的 探讨微型骨锚钉在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对28例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患指,先用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然后将微型骨锚钉(微型Anchor钉)植入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附着处,再用锚尾部的4-0 可吸收缝合线与撕脱的指伸肌腱缝合,重建止点.③结果 2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4.1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方法 评定:优17例,良11例.术后X线片未见骨锚钉松动、脱落.④结论 微型骨锚钉用于修复与重建指伸肌腱终腱,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可靠.

    作者: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①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等容量0.9%氯化钠组(对照组,Ⅰ组)、舒芬太尼0.1μg/kg(Ⅱa 组)、0.2μg/kg(Ⅱb组)、0.3μg/kg(ⅡC 组),所有患者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阿曲库按的麻醉方法,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于Ⅰ组、Ⅱa、b、c组静注等剂量的0.9%氯化钠和舒芬太尼0.1、0.3、0.5μg/kg.记录手术结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0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评分)、镇静度(Ramsay)评分.③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a和Ⅱb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Ⅱc 组的上述指标明显延长(P<0.05);Ⅱ(a,b,c)组的VAS评分、BCS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可有效地缓解急性疼痛,对自主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杨莉;裴洪友;徐国艳;赵昕;邢彦杰;张树立;徐凯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