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断胃肠减压在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

刘凡

关键词:间断胃肠减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救治体会
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此类患者多就近在县乡两级医院就诊,因此,在基层医院对该类患者给予早期积极而正确的综合治疗意义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2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间断胃肠减压和甘露醇灌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整体护理查房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查房,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有效地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1 查房要求1.1 正确选择业务查房的内容 护理人员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例、复杂大手术、新业务新技术、特殊检查以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董巧云;李春丽;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双益降糖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和患者人数快速增长,2011年11月公布的一项数据中显示,目前我国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9 240万人,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发病率也高达9.7%.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多组分、多靶点),不仅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整体调节人体机能,解除患者临床症状,防治多种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田春雨;薄海美;喇孝瑾;李继安;韩刚;江春花;董玉山;杜晨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高血压等级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研究

    ①目的 比较健康者和不同等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②方法 选取健康者及高血压患者共160例,按不同的血压等级分为,高血压1级组(HP1)、高血压2级组(HP2)、高血压3级组(HP3)及正常对照组.使用高频超声仪器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进行比较研究.③结果 与正常对照(NC)组比较:HP1组IMT无明显变化(P>0.05);HP2、HP3组IMT明显增厚(P<0.01);与HP1组比较:HP2、HP3组IMT均增厚(P<0.05);与HP2组比较:HP3组IMT增厚(P<0.05).随着血压级别的升高,颈动脉中-内膜厚度逐渐增厚,斑块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且以HP3组明显.④结论 高血压早期,IMT无明显变化;高血压中后期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检出率升高.

    作者:燕瑞平;刘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牙体预备瓷贴面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瓷贴面修复技术具有牙体预备量少、对牙髓刺激小、生物相容性好、颜色稳定、美观性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口腔修复治疗中受欢迎的美容修复方法,在前牙美容修复中更是应用广泛.本人采用瓷贴面技术进行美容修复39例患者共92颗上前牙,进行了为期2年的临床随访,修复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建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一起举证不实投诉案件的调查分析

    食品经营单位经验收合格后发放的许可证,是合法证件,其受法律保护.对于群众举报的情况,应认真调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合理、合法地处理.经调查不属实的举报,也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既能保护合法经营,又能防止商业欺诈,给双方满意的答复.同时,要求经营单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手段,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作者:石大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对颌骨及股骨不同影响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特点是骨量降低,骨的微结构变化,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被认为是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的主要骨病之一[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较大的社会问题,影响高龄人群的健康和寿命.

    作者:闫娜;李金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进行体外循环,利用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及代谢产物等,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我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共收治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梦梅;何飞;张芮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CEA泵用于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由于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受到患者欢迎.但是由于手术创伤、留置导尿管的刺激、前列腺窝内气囊牵引的压迫、术后膀胱冲洗液的刺激以及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均可使膀胱的敏感度增高,引起膀胱不自主地收缩,发生持续或间断地膀胱区剧痛、尿道烧灼感、强烈的便意感等,甚至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膀胱剧烈痉挛可进一步加重血尿,血凝成块堵塞引流管,又可加重膀胱痉挛.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能够有效缓解TURP术后的膀胱痉挛发生.现将40例应用PCEA泵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樊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5~2010年唐山市国民体质状况对比分析

    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河北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了充分利用所获数据,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国民体质个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有必要对各市进行深入地个案研究.河北省唐山市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经济发展强市,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唐山市国民体质状况在于完善河北省国民体质状况研究的个案基础.通过和2005年同类人群各项数据指标的对比,动态观察唐山市国民体质的变化,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推动唐山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为唐山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王丽娜;李兰香;尹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决定因素的研究现状

    1998年,Costa[1]第一次将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系统引入正畸临床治疗中,开启了正畸支抗领域的新纪元.这种新型正畸支抗,克服了传统强支抗(横腭杆、Nance弓、固定舌弓,唇挡、颌间牵引、头帽口外弓)的诸多缺点(不易控制、舒适性较差或依赖患者合作等),极大地方便了正畸医师和患者,缩短了疗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经过这十几年来的应用和探索,如今微种植体支抗获得的可靠稳定的正畸效果已在临床上得到了正畸医生的普遍认可.微种植体支抗已经逐渐成为正畸支抗的主要支抗种类,文章主要探讨决定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目前的观点认为,决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正畸力的初期稳定性,骨结合率及其加载时间.

    作者:王延雪;张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临床分析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①目的 对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②方法 收治跟腱断裂患者98例,年龄21~7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8例.③结果 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率9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3%.④结论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但要注意消除医源性因素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作者:姜云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与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重患者常因气道梗阻、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等因素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以通畅气道,必要时使用呼吸机呼吸[1].但因气管切开后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使封管时间延长,对患者的恢复不利.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的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朱蓉蓉;周颖;尹正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颈性眩晕的治疗体会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称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我科于2008年6月~2011年8月收治74例颈性眩晕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中分离出来的另一形态学类型的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以往常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丁保平;阿庆玲;王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彩超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主要是外伤或感染导致动脉壁破裂,并在周围软组织内形成局限性血肿,其内血流通过破裂口与动脉相通.近年来,随着动脉穿刺插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的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病例逐渐增多,而假性动脉瘤常会出现瘤体破裂、血栓栓塞、压迫周围神经组织、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因此,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就尤为重要.

    作者:吴学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探索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一贯以来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搞好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鼓劲、解难、维稳的职能,才能促进医院科学和谐发展.

    作者:韩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血气分析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作用、通气功能和酸碱状态.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危重患者监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通过血气分析了解患者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直接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在临床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环节的疏忽,造成结果的偏差,易给临床造成误导,从而影响患者的救治.为了作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结果,总结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对易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王新丽;孙田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电针刺激呼吸中枢对气管插管引起呃逆的影响

    呃逆是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内,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的短促声响,其发作频率可以在4~60次/min.我们对52例气管插管引起呃逆的患者,应用电针与肌注胃复安对比治疗,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旗;田福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TCD、CDFI检测颈动脉狭窄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应用研究

    ①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测技术在颈动脉重度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术后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对于38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CEA术后进行TCD及CDFI检查,对颈动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分析.③结果 TCD及CDFI诊断38例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与DSA对比基本符合.术后TCD、CDFI检测狭窄段内经显著增宽,管腔内血流充盈良好,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管腔内狭窄解除,开放侧支关闭.④结论 CDFI对颈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TCD用于对颅内动脉侧支血流的检测,TCD与CDFI结合不仅提高了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而且对于CEA术后疗效评价、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凤霞;李娜;程雅祺;王文静;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节镜技术在钛板螺钉取出术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四肢骨折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成为一种趋势[1].微创手术可以降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功能恢复[2].目前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后,内固定物取除时的微创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并少见报道.关节镜技术由于其具有损伤小、愈合快等优点,特别适合外科对形态的高要求.因而,近年来其逐渐拓展至关节腔外疾病的治疗,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囊肿切除、皮下血肿清除及内固定取出等.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应用关节镜技术取出内固定物,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涛;赵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