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脏手术麻醉诱导期应用评价

王绍林;张进;何磊;张晶晶;程浩;陈俊;殷骏;刘小彬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麻醉, 诱导, 监测
摘要:①目的 评价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脏手术麻醉诱导期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19例患者在CPB下行心脏手术.以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5ng/mL作为初始目标靶浓度进行TCI,如果Narcotrend index(NI)>50,每次提高丙泊酚血浆靶浓度0.5μg/mL,直至NI到30~50.如SBP<80mmHg,静注苯肾上腺素50~100μg,如HR<50次/分,静注阿托品0.25mg,必要时重复给药.静注维库溴铵0.1mg/kg,等肌松完善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2min(T1)、气管插管后5min(T2)患者的MAP、HR、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功能指数(CFI)、全心射血分数(GEF)、心室收缩力指数(dpmax)、CVP.③结果 T0时点的CFI、dpmax、ITBI、GEDVI明显低于正常值,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T1时点的MAP、CI、dpmax、SVRI 、ITBI、GEDVI均低于T0(P<0.05).T2时点的MAP、CI、SVRI、ITBI、GEDVI明显高于T1,恢复至T0水平.T1时点的CVP高于T0,T2时点的CVP与T0相似但低于T1(P<0.05).④结论 在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纠正不利的病理生理改变,可以使患者更加安全的度过麻醉诱导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黛力新与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 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易反复发作,且大部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症状.我们采用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5~2010年唐山市国民体质状况对比分析

    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河北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了充分利用所获数据,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国民体质个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有必要对各市进行深入地个案研究.河北省唐山市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经济发展强市,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唐山市国民体质状况在于完善河北省国民体质状况研究的个案基础.通过和2005年同类人群各项数据指标的对比,动态观察唐山市国民体质的变化,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推动唐山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为唐山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王丽娜;李兰香;尹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牙体预备瓷贴面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瓷贴面修复技术具有牙体预备量少、对牙髓刺激小、生物相容性好、颜色稳定、美观性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口腔修复治疗中受欢迎的美容修复方法,在前牙美容修复中更是应用广泛.本人采用瓷贴面技术进行美容修复39例患者共92颗上前牙,进行了为期2年的临床随访,修复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建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Toll样受体4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Medzhitov R等[1]首次发现人TLR,到目前已经发现TLR家族有13位成员(TLR1~13).其中TLR4在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Toll样受体4(TLR4)可识别多种内源性配体,如热休克蛋白60(HSP60)、表面活性剂 A、纤维连接蛋白A等.本文就TLR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崔翔宇;李占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CEA泵用于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由于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受到患者欢迎.但是由于手术创伤、留置导尿管的刺激、前列腺窝内气囊牵引的压迫、术后膀胱冲洗液的刺激以及患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均可使膀胱的敏感度增高,引起膀胱不自主地收缩,发生持续或间断地膀胱区剧痛、尿道烧灼感、强烈的便意感等,甚至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膀胱剧烈痉挛可进一步加重血尿,血凝成块堵塞引流管,又可加重膀胱痉挛.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能够有效缓解TURP术后的膀胱痉挛发生.现将40例应用PCEA泵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樊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是由于脑垂体前叶缺血、炎症、肿瘤、坏死或手术等原因引起,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分泌减少所致的综合征.本病引发的精神或神经症状较多见.其发病率约为25%~40%[1].对我院资料齐全的36例患者住院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琳;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孕期营养状况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孕期营养状况与产后抑郁的关系.②方法 抽取我院产科门诊入院就诊的、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能理解问卷内容、自愿合作且孕前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孕妇304例,观察孕期增重情况,产后4~6周应用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表(EPDS)筛选产后抑郁产妇.③结果 产后抑郁发生率为 16.8%;不同孕期增重孕妇(A、B、C、D、E 组)产后抑郁EPDS≥13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期增重<10kg)抑郁症发病率21.7%;B组(10kg≤孕期增重<15kg)抑郁症发病率14.0%;C组(15kg≤孕期增重<20kg)抑郁症发病率10.2%;D组(20kg≤孕期增重<25kg)抑郁症发病率27.3%;E组(孕期增重≥25kg):抑郁症发病率38.9%.④结论 孕期体质量的变化是影响产后抑郁的的重要因素,孕期增重在15~20kg组产后抑郁发病率低的,孕期增重≥20kg后,随孕期增重的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也增高.

    作者:张俊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CE2基因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大量试验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调节RAS途径,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在RAS系统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作为新发现的家族新成员,能够高效催化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转化为Ang-(1-7),而Ang-(1-7)能够拮抗 AngⅡ的效应,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心肾功能等重要生理作用.因此,ACE2在调节ACE-AngⅡ和ACE2-Ang-(1-7)两条通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也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现就ACE2基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文德重;朱丽艳;杨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肠减压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对行胃肠减压的9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垅;张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学新生自尊与责任心的相关研究

    ①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自尊与责任心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自尊量表(SES)和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问卷对285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③结果 大学新生在责任心方面存在性别差异(t=-3.597,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新生的自尊心不存在显著差异(t=-1.878,P>0.05);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在责任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797,P<0.05);大学新生自尊与责任心有显著正相关(r=0.553,P<0.05).④结论 大学新生中,女生的责任心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责任心低于男生;大学新生的自尊水平越高,责任心水平越高.

    作者:杨绍清;朱小茼;薄建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1930年发现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人体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中主要、敏感的标志物之一,但由于其临床意义大致与红细胞沉降率相仿,且长期没有灵敏的检测手段,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CRP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运用高敏感法测出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P, hs-CR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已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岳学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哮喘伴焦虑情绪患者多虑平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表明,由于患者哮喘反复急性发作,可以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情绪,如紧张、焦虑,这些情绪反过来又可加重哮喘发作.本研究旨在通过给予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多虑平抗焦虑治疗,探讨多虑平对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秀荣;葛晓励;王红阳;戈艳蕾;刘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感染性疾病科与儿科联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43例,经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43例手足口病患儿,男187例,女156例,年龄4个月~10岁.其中并发脑炎34例,心肌炎4例,肺水肿2例.住院天数5~22天,患儿均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臀部皮肤见米粒大小的丘疹和疱疹,口腔疱疹为特征.

    作者:刘艳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临床分析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①目的 对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讨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②方法 收治跟腱断裂患者98例,年龄21~7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8例.③结果 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率95.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3%.④结论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但要注意消除医源性因素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增加.

    作者:姜云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肠息肉221例临床病理分析

    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具有一定的癌变率.大肠息肉病理分类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研究结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和临床及病理类型,早期发现大肠息肉恶变,改善结肠癌的预后,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均有重大意义.对我院2009~2012年行肠镜检查的221例大肠息肉患者息肉病理进行分析,探讨大肠息肉恶变的相关因素.

    作者:史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热牙胶根管填充技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常用、有效的方法,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将清理成形的根管进行严密的三维充填,消灭死腔,杜绝来自根尖及冠方的各种微渗漏,阻止外界细菌和污染物的渗入,防止再感染,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根尖愈合的良好生物环境,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愈合与恢复[1].1967年有学者提出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利用牙胶加热软化流动性的特点,使其在压力的作用下顺着根管壁的形态,形成均匀致密的整体,终达到较理想的三维根管充填效果.本研究通过对102例根尖炎的患牙行根管填充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对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进行了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丁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具有现实虚拟性、丰富多元性、平等开放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大学生意识形态西化、网络道德失范、正确价值观的裂变、社会责任感淡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确立网络主体意识、坚持实践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兰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STAT5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①目的 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 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5和VEGF在68例NSCLC及26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STAT5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TAT5和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比较(秩和检验方法)呈正相关.④结论 STAT5、VEGF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抑制STAT5信号通路,可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靶点.

    作者:邵红玲;许学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48例肺栓塞临床特点分析

    肺栓塞(PE)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栓塞涉及心肺血液系统,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有较高的病死率,且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在欧美发达国家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曾一度排在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列居第三位[3].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临床漏诊率和病死率,笔者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4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丽婷;鲁湘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是外科急腹症中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病情凶险,目前病死率仍高达20%~40%[1].我科2001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疾病分期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建立了多学科合作的诊疗体系,使SAP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2],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方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