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闫颖莉

关键词:代谢疾病, 腹型肥胖,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事件
摘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症候群,是以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等多种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MS患病率急剧升高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3例后腹腔镜双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后腹腔镜双侧肾部分切除术,既达到了切除肿瘤的目的,又保留了大部分正常肾组织,有效保护了肾功能,但同时手术难度和风险也增大,对护士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也提出新要求.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对3例双肾占位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双侧肾部分切除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梅;许学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于临床创新能力培养的麻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麻醉生理学是临床麻醉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既有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又穿插了麻醉药理、临床麻醉等专业课程的知识.所以单纯依靠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临床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而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合格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和理论教学比较,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对培养学生临床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所以如何通过麻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集扎实理论基础知识、较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创新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的麻醉专科医师,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作者:王艳蕾;孙娜;秦丽娟;王小君;张一兵;杨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疏血通配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①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疏血通、低分子肝素钙治疗.③结果 观察组生活能力改善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结论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严金海;江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脑灌注、减轻缺血所致病理损害,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等多种作用[1],因此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兵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气管暴露注射法制备大鼠矽肺模型

    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职业病,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矽肺纤维化机理的研究[1~4].其研究方法大多利用动物模型来模拟人肺纤维化的进程,以探究其发生机理.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是探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机理的关键步骤.目前利用大鼠进行矽肺模型建立的方法有很多,如伯莱霉素气管注射法[5,6]、伯莱霉素雾化吸入法[7]、二氧化硅气雾法[8]、非暴露法[9]等.笔者在本次实验中采用气管暴露法,旨在探究此方法在实行时的合理操作.经过对不同二氧化硅浓度,

    作者:程燚;方烨红;邓博文;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23:00时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对我院92例23:00时血糖小于5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23:00时血糖小于5mmol/L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概率达50%,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达49%,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霞;尤奎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牛蒡子苷元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VEGF和PDGF-BB表达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其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主要以系膜细胞(GMCs)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集聚为特点,并终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1~5].高血糖对各种肾脏细胞都有损伤作用.在不同的肾脏细胞中,高糖可以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刺激细胞因子产生.体内外研究表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PDGF-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DN及肾小球硬化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10].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牛蒡子具有降血糖活性,牛蒡子主要药用成分为牛蒡子苷(ARC)、牛蒡子苷元(ARC-G)及牛蒡子酚A、B等,其中起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ARC-G[11,12].本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ARC-G对高糖刺激GMCs VEGF、PDGF-BB表达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牛蒡子提供依据.

    作者:赵辉;贾莉;袁莉;王卫华;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疾病患者食物不耐受IgG结果分析

    食物不耐受是食物IgG介导的变态反应,世界上大约有一半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现象,国内外常见的与食物不耐受相关的慢性疾病有:慢性腹泻、慢性头疼、慢性皮疹等.笔者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3年来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理论对PCI术后患者的心理影响

    ①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理论对PCI术后患者心理的影响.②方法 选取我科成功支架置入术的AMI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聚焦解决理论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8例.两组护理4周和6周后,采用国际常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比较.③结果 护理后4、6周观察组SCL-90量表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 聚焦解决理论对改善PCI患者术后心理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杨俊恩;乔爱新;韩静;张红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8F-FDG显像在诊断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应用

    ①目的 探讨18F-FDG显像在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采用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③结果 18F-FDG PET检测敏感度87.0%,特异性77.3%,准确性为83.8%,较常规CT检查明显提高;在结肠癌C+D期组的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91.7%,准确性为95.9%均高于A+B期的44.4%,60%及52.6%.④结论 18F-FDG显像能明显提高结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作者:刘武君;王铁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并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易并发脑血栓形成,是近年来刚刚引起临床重视的病症,现就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川芎嗪治疗慢阻肺并脑血栓形成34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韩旭东;姜丽丽;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影响颈性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①目的 观察站立位、视觉、足本体感觉对颈性本体感觉性眩晕平衡障碍的影响.②方法 选取颈性本体感觉性眩晕患者100例,应用<颈型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将患者眩晕症状进行评分,再分别采用5种不同站立位站立于硬板平台上和海绵垫上,选择睁眼或闭眼时,测试站立时间.③结果 眩晕患者在5种不同站立位站立于硬板平台上和海绵垫上,选择睁眼或闭眼时,测试站立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差异.④结论 颈部本体感觉障碍性眩晕平衡功能受到站立支持面、视觉、足本体感觉三者影响,尤其受视觉影响大.

    作者:田福玲;李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①目的 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临床疗效.②方法 随机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良性子宫疾病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LAVH组45例和TVH组35例,对比两组中转开腹例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③结果 LAVH组患者的中转开腹例数、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比TVH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扩宽了阴式手术的适应证,降低了阴式手术的风险.

    作者:郝晋红;辛德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治疗性沟通对恶性肿瘤伴发焦虑抑郁患者干预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但患者患病后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恶性肿瘤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上的病痛,还要面临更为艰难的治疗过程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担忧等负性情绪.据报道,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和强度也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1].李君等[2]在对14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调查中发现,72.6%的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过度的焦虑和抑郁可削弱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治疗和预后,危及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3].治疗性沟通作为一种专业的心理干预手段,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解决患者现存的主要健康问题,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增强积极应对的能力,提供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现就治疗性沟通对恶性肿瘤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干预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李兰;汪洪杰;贾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影响国内结核病疫情的主要因素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机体各个器官均可受累[1].肺结核主要是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据报道,结核病曾夺走了1/4欧洲人的生命,人类曾一度对这种传染病束手无策.

    作者:李娜;马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49例颅内出血新生儿的早期诊断

    新生儿期指从出生到满30天这一时期.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多由产伤和缺氧引起,临床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漏诊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活者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及脑积水.现对本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发生颅内出血的49例新生儿早期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0例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症治疗体会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症是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症(toxic epidermalnecrolysis),是药疹中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很快融成片,发展至全身.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泡及表皮松解,可以用手指推动,稍用力表皮即可擦掉,如烫伤样表现.黏膜也有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竭、肺炎或出血.此病除上述表现外,有时初起皮疹如多形红斑或固定性药疹状,很快发展为大片红斑、大疱、表皮剥脱等病死率30%以上.

    作者:高国珍;闫江;李晓霞;高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咽喉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GERD)可以产生很多耳鼻咽喉部的症状和体征,习惯上称这一类疾病为反流性咽喉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指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烧心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及咽喉和气道等食管邻近部位组织的损害等.

    作者:司卫锋;张珊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①目的 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改变,探讨抑郁症海马体积异常的机制.②方法 选用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通过给予不可预见慢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模型;糖水偏好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尼氏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③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相对糖水消耗量、糖水偏好百分比、开臂内停留时间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降低(P<0.05),平均逃避潜伏期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体积萎缩,数量减少,超微结构也发生改变.④结论 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结构改变,可能与海马体积异常有关.

    作者:朱玉英;熊佩黎;纪荣静;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的控制、监测、管理已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同时也成为衡量一所医院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各部门的行为对医院感染都会发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其中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因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着交叉管理,两者相互渗透.

    作者:董申琴;邵小青;孙荣;张广艳;张瑶瑶;韩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