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周芳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内分泌疾病, 精神障碍
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因甲状腺本身疾病引起者称甲状腺性甲减,即原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约占甲减的90%以上.甲减产生的精神症状约占5%~15%[1].现对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甲减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0月以来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 例,平均年龄59岁.右侧肢体偏瘫18例,左侧肢体偏瘫12例,其中并发言语功能障碍10例,并发高血压8例,并发糖尿病 3例,均经CT或MRI证实.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给药时间40~60min/次,1次/d,疗程1~2周.

    作者:高学萍;徐莉;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传染病护患纠纷防范方法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健康观念、思维方式也在不断转变.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疗保健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近年来,我科加强内部管理和内涵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丁淑娟;杨玲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基质明胶包埋血管束的促血管化作用

    ①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基质明胶(BMG)包埋血管束的促血管化作用.②方法 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2只.A组:bFGF +血管束 +BMG;B组:血管束+ BMG;C 组:BMG.分别于术后4、8、12周给各组动物灌注墨汁后做透明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并做HE及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定量分析.③结果 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化,效果以A组好,B组次之,C组差.④结论 bFGF对BMG包埋血管束有促血管化的正协同作用.

    作者:王瑞芳;秦书俭;程应斌;任占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物切除中出现血肿及肿物残留的预防研究

    ①目的 探讨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肿物切除中出现血肿及肿物残留的预防方法.②方法 用B超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对132例乳腺肿物(256个病灶)进行了切除,对术中出血及肿物残留的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了可行的预防血肿和肿物残留的方法.③结果 术中出血1例,术后血肿形成2例,均为病灶较多,且同侧乳房病灶均大于4个;未发现术中残留病例;术后半年复查原病灶残腔处未见血肿及可疑病灶.④结论 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术中通过彩超辅助避开较大血管,以肾上腺素盐水冲洗残腔、残腔内注入止血药及肾上腺素盐水以及术后48小时后再行切口粘合等方法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并大大减少残腔内肿物的残留,进一步预防肿瘤术后原位复发.

    作者:杨依锋;董超;李鹏;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机能学实验设计课教学效果分析

    传统的机能实验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让学生按照既定的方法步骤完成验证性实验,此种模式在医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课堂教学模式往往由于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压制了个人创新意识的发挥,难以达到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目标[1].如何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实验设计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国内众多医学院校的实践证明,它在提高医学生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总结我校前期实验设计课中的不足,探讨相应的实施方案.

    作者:朱海龙;张根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助产士是医院特殊环境中为产妇服务的特殊群体,经常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易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助产士的健康.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若助产士防范意识不强和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关注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乳头瘤病毒及p16基因的表达与外阴癌变的关系

    ①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pl6基因表达缺失与外阴鳞癌、外阴基底细胞癌及疣状癌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48例外阴鳞癌,20例外阴基底细胞癌,20例疣状癌和20例外阴正常皮肤中p16基因和HPV16 DNA的阳性表达情况.③结果 p16基因在正常外阴皮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外阴鳞癌中为27.08%,在外阴基底细胞癌和疣状癌中未被检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16 DNA在正常外阴皮肤和外阴鳞癌中未被检出,在外阴基底细胞癌中为85%,疣状癌中为90%,它们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基因在外阴鳞癌I~Ⅱ期中阳性表达率为34.48%,Ⅲ~Ⅳ期中为15.79%,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中为41.38%,与中分化和低分化的9.09%及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中为34.38%,与有淋巴结转移的12.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p16基因的表达缺失与外阴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外阴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降低呈正相关;外阴基底细胞癌和疣状癌的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有关.

    作者:李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高风险区,急诊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风险大的特点,护士操作工作的机会多,技术性比较强,容易发生差错事故,故细节管理在急诊科管理中尤为突出.我科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加强对急救药械的细节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6个月~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体温升高至38.5~40.0℃,70%以上的高热惊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口吐白沫﹑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次数过多时可损伤脑细胞,导致患儿智力发育低下,个别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或危急生命[2].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32例高热惊厥患儿,经采取相应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均完全康复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步长头痛宁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①目的 探讨步长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的疗效和作用机制.②方法 将11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1粒/晚.疗程为4.5~5年.③结果 头痛宁胶囊可使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发作程度减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头痛宁胶囊应用于偏头痛治疗和预防,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瑞霞;明红霞;赵俊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学生人文阅读的隐忧及对策

    人文阅读就是读人文著作,简言之,就是读人文方面的经典名著.人文阅读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1].医学生人文阅读现状到底如何?当下医学生阅读能力怎样提升?为了解医学生人文阅读现状,笔者选取滨州医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匿名问卷填写和个别访谈为主要形式,围绕人文阅读话题展开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5 份,回收率为93.7%.

    作者:吕振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目前诊断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BD)随之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目的是降低胆管压力,充分引流胆汁,冲洗胆管,进行胆管造影,明确胆汁引流量,直接观察引流效果.2009年1~10月,我科实施ENBD患者6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娜;张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部队2010年入伍战士骨密度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①目的 调查研究影响新战士骨密度的生活习惯等因素,为针对性预防和改善其骨质稀少或疏松提供科学根据.②方法 以351名2010年底入伍新战士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骨密度T值,对通常认为影响骨密度的6个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经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③结果 不吸烟者平均骨密度T值显著高于吸烟者(P<0.05),接收日照者平均骨密度T值显著高于非接收日照者(P<0.05),其它4个因素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吸烟和缺少日照是影响入伍新战士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石天山;刘喜军;朱争华;李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6例临床疗效观察

    ①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②方法 将1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内持续静滴,1次/d,连用14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内持续静滴,1次/d,连用14d,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反应及副作用.③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63.9%,优于对照组的61.9%、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辛树香;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前后吸烟情况分析

    据WHO统计,全球有5亿以上人群吸烟,至少3亿在发达国家,2亿在发展中国家[1].发达国家有35%的人吸烟,发展中国家为15%,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吸烟人数在迅速增长,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吸烟率将增至20%.据估计,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有1000万人因为吸烟导致死亡,这对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增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3].而且研究发现,吸烟对于女性的危害要比男性更大[4].目前中国有烟民3.5亿,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5],因此,吸烟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①目的 了解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②方法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本院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助产士工作中存在的多种危害健康的因素.③结果 被调查的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的经历,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④结论 助产士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应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助产士职业危害.

    作者:陈宁红;纳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查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众多的医疗活动中,查房是为重要的医疗活动.护理查房作为整体护理模式中的一项基本护理活动,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1],是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与效果的集体评价[2].护理查房能系统地检验护理程序的实施,及时评价专业护士的工作情况和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检验护理质量.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查房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我国护理查房的情况进行归纳及分析.

    作者:杨惠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期间年龄因素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期间年龄因素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NYHAⅡ~Ⅲ级的体外循环患者16例,随机分为青年组(Ⅰ组,n=8)和老年组(Ⅱ组,n=8)两组.全身麻醉后将舒芬太尼5 μg/kg静注,秒表计时.在体外循环前、转机后1、3、5、10、15和30min从桡动脉采血3mL置于肝素化试管中,离心10min后精密吸取血浆1mL置入真空密封试管中,-4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③结果 舒芬太尼在体外循环期间的血药浓度与时间衰减曲线可用一室模型描述,两组间的ke、t1/2、Vc、CL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年龄因素对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杨莉;徐凯智;赵昕;邢彦杰;靳彦涛;李宇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层吸痰法在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①目的 探讨浅层吸痰方法对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的影响及佳的吸痰方式.②方法 选择危重症人工气道患者96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浅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吸痰后3min的心率、呼吸、血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人工气道建立当天与第3天气管黏膜损伤情况.③结果 两组吸痰前心率、呼吸、血压、SPO2和人工气道建立当日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吸痰后3min,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SPO2及建立人工气道第3天气管黏膜损伤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减轻对气道的刺激及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作者:苏仁芳;文艳梅;叶飞珍;叶爱章;谭华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奈达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 观察多西多西紫杉醇(TXT)联合奈达铂(N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②方法 选择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TXT)联合奈达铂(NDP)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方可评价疗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③结果 全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1例(3.3%),部分缓解率(PR)5例(16.7%),稳定(SD)18例(60%),病情进展(PD)6例(20%).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8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较轻.④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良;刘利萍;赵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