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卫东;张汀荣;王琼;程洁敏;王建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价值.方法超选择性插管至甲状腺上、下动脉,采用PVA微球及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栓塞后观察甲状腺功能及大小的变化.结果 2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均成功.随访3~12个月,血清FT3中位值自17.1pmol/L降至7.44pmol/L,FT4中位值自51.1pmol/L降至23.3pmol/L(P<0.01),甲状腺明显缩小,4例停服抗甲状腺药物,17例服少量抗甲状腺药物维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为顽固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蒋国民;张允平;陈亚贤;赵进委;杨维怀;成金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与治疗是不孕症的诊治难题.随着导管技术在介入放射学的应用和发展,我院开展了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介入再通术治疗因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1998年5月至2001年3月期间,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16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军;邓志权;张莉娅;刘尚华;郝义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总结Boston贲门扩张专用球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6例方法与疗效.方法在电视监视下经口腔程序置入加强导丝和Boston专用球囊至贲门狭窄部,狭窄严重者需用20~25mm球囊预扩张.用注入15%造影剂方法,循序渐进与间接性扩张.扩至大直径持续5min后松解,3~5min后再次扩张,连续3~4次.结果 26例中球囊放置成功率100%,1次扩张成功24例,2例2次扩张.术后随访2周~31个月,平均10.6个月,无1例复发,吞咽困难缓解率100%.3例轻度食管反流症状.结论采用Boston直径40mm专用球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取代外科手术.
作者:印建国;宋锦文;杨艳;刘晓红;付志明;张亚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合理选用食管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性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方法对72例晚期食管癌置入食管金属内支架.结果吞咽困难完全清除或明显缓解.食管-气管瘘或纵隔瘘完全封闭.结论合理选择食管内支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解决晚期食管癌患者进食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秀芬;任炜;余国政;李喆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探索结肠癌微栓塞化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2只,行肠系膜下动脉插管及门静脉插管.在DSA下观察单纯造影剂及混有直径10~20μm CH44微粒的造影剂显影情况.测定门静脉中5-Fu浓度,描记衰减曲线.计算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和微栓塞化疗后5-Fu的半衰期,作t检验.微栓塞化疗后5min、3h取栓塞段结肠作光镜及电镜检查.2周后处死动物,作病理检查.结果推注单纯造影剂,血管显影时间(6.25±1.52)s,走向舒展自然、分支粗而长.推注加有CH44微粒的同等剂量造影剂,血管立即痉挛迂曲,成蛇行状,分支细而少,显影时间(930±192)s,与前者显影时间差异显著.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时门静脉中5-Fu初始浓度高,衰减速度快,平均半衰期(t1/2)=(12.36±5.25)min.微栓塞化疗时初始浓度相对较低,其后上升,再缓慢下降,衰减速度慢,平均半衰期t1/2=(47.33±14.02)min,与前者有显著差异(P<0.01).微栓塞化疗后结肠黏膜肿胀、细胞变性、偶见出血及坏死灶,黏膜及黏膜下层有炎症细胞渗出.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时反应较轻.2周后黏膜形态正常,偶见部分黏膜上皮增生,黏膜下层见局灶性瘢痕组织.结论经肠系膜下动脉灌注适当的化学微栓子,将直接和间接地提高结肠癌动脉灌注化疗效果.
作者:陈少骥;赵宏;倪才方;张志德;高敏;钱海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是不孕症常见的诊治难题,由于痉挛、操作、黏液栓阻塞等原因,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有高达30%的假阳性.但腹腔镜检、剖腹探查术等因技术复杂,创伤大等原因使其应用受一定限制.我院于1999年8月至2000年12月对10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采用球茎导管治疗输卵管阻塞.该技术有助于确定输卵管是否阻塞,了解阻塞的原因,并能同时对阻塞输卵管进行直接的介入再通.该方法高效、微创、安全,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现将我们在介入再通术中(FTR)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陆海琴;蒋培亚;徐海妹;章娟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71年Parstman应用Ivalon作颈内动脉栓塞后,介入栓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并在肿瘤、各种情况的大出血、血管畸形等方面得到临床的肯定[1-4].本文就曾成功治疗的1例外伤性肝破裂大出血,报道如下.
作者:张洪新;王执民;郭卫平;王义清;李文献;倪代会;关彦;韩瑞炀;王政真;李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0例大肠癌肝转移介入治疗后得到随访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5、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75.8%、31.5%和10.8%.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意义的预后因素是患者年龄、肿瘤占据率(与全肝比值)、病灶血供丰富与否和碘油沉积情况、原发病灶是否切除以及治疗后病灶大小差别;多因素分析为病灶血供情况和治疗后病灶大小差别.结论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是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血供较丰富的转移性肿瘤和原发病灶切除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作者:闫文都;王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1年1月~2000年10月间对117例输卵管阻塞的患者分别采用开腹行输卵管再通整形术及改良式微导管介入再通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回顾性对比分析,以寻找对患者安全、高效、适用、经济的方法.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红;陈文忠;洪树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广泛开展,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650例,现将所遇到的术后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过程结合文献报道加以讨论.资料、方法及治疗结果
作者:王希锐;董进文;张建鹏;廖顺明;路融;梁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1998年7月至今,已为40例肾囊肿患者作CT导向下经皮穿刺硬化剂治疗术.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方法Ⅰ:18例采用抽液后直接注入无水酒精;方法Ⅱ:22例采用俞同福等[1]方法,抽液后用无水酒精反复冲洗囊腔后,再留置无水酒精.随诊其疗效,结果证实方法Ⅱ的疗效优于方法Ⅰ,囊肿>3cm是介入治疗技术的适应证,一般而言,囊肿越小,疗效越好.
作者:罗小刚;张珍佳;杜富猛;顾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疗效.方法总结35例胃癌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胃动脉灌注化疗的结果.其中包括手术所见、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疗效.结果 31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证实有效率为81%,无效19%.有效者中轻度有效14例(45%),中度以上有效11例(36%).临床疗效缓解率77%,完全缓解5例(14%),部分缓解22例(63%).结论患者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近期抗癌效果好,能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金雪熙;杨大明;徐幼龙;张世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家犬肝动脉灌注热化疗过程中的升温情况,心肺肾的耐受能力,以及术后肝脏的生化、组织学改变.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水浴式加温箱和输液泵.家犬10条,分为A、B两组,各5条,经肝动脉置管灌注化疗.A组灌注5%葡萄糖液(GS),液温43°C,时间30min,流量30ml/min;B组灌注热化疗液温45°C,时间30min,流量40ml/min,于5%GS液中加入丝裂霉素(MMC)按0.2mg/kg3条,加入顺铂(CDDP)按1mg/kg 2条.结果动物肛门温度比术前升高0.3~0.5°C,肝脏温度升高0.5~1.0°C,术中心率、呼吸与术前变化不大.灌注15min时造影4条,肝动脉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灌流增加现象,灌注30min时造影6条,5条肝动脉有收缩及灌流减少现象,另1条变化不大.术后转氨酶轻、中度升高,1周内基本恢复.病理学上心肺肾没有出现急性反应,肝组织的损害轻微而可逆.结论液温43°C和45°C,时间30min经肝动脉热化疗方案可为健康家犬所接受,这为肝动脉热化疗治疗肝癌提供依据.
作者:吴良浩;陈新龙;蒋红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7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明胶海棉和(或)钢圈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17例中有11例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8例,>30%者2例,1例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1例,明显减轻者5例,总有效率9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潘龙;纪东华;王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时性腔静脉滤器置入在外周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预防异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下肢静脉血栓及1例永存动脉干合并右颈内静脉血栓的患者,分别经静脉置入临时性腔静脉滤器后,用大量尿激酶顺行或全身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11例患者经7~15d的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栓完全或部分溶解,血管开通,取出临时性腔静脉滤器,未出现并发症及异位栓塞.结论置入临时性腔静脉滤器在外周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是预防静脉血栓脱落导致异位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宦君;李丽云;万立人;赵晋齐;姜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自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对126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选择性脑动脉灌注替尼泊甙(teniposide VM26)及外周静脉滴注卡氨介(carmustine)进行联合化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锦华;周政;张可成;黄其林;刘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肝脏是实体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以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方法,但实际能手术切除者并不多,因而介入治疗则为首选疗法.我院自1993年1月~1999年1月经介入联合免疫治疗转移性肝癌35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茅卫东;张汀荣;王琼;程洁敏;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对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开拓治疗手段行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总结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6例12侧,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19~47岁.病史3~8年.术前经彩色B超,血液T3、T4、FT3等检查,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于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数字减影室应用血管介入术,成功地实施了甲状腺上动脉栓塞术.
作者:李琼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髓内动静脉畸形(AVM)的血管构型、血管内栓塞的指征及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行DSA检查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PVA颗粒及丝线段.结果 15例中,球型3例,幼稚型12例;球型AVM 均为单支动脉供血;幼稚型AVM为多支动脉供血,其中7例为2支供血动脉,5例有3支以上供血动脉,2例伴有动静脉瘘(AVF);15例患者经27例次栓塞治疗,根据栓塞前后脊髓功能评价,痊愈2例,显效3例,好转6例,4例无变化,无1例加重.经6个月~5年随访,症状较栓塞前改善者4例;栓塞后症状维持者2例;栓塞后症状再次反复者7例,再次行栓塞治疗;失访者2例.结论髓内AVM 应栓塞畸形血管团,减轻静脉压力,减少出血机会;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钢;黄祥龙;滕皋军;何仕诚;郭金和;方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LD)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CNL)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便而效果显著的介入治疗技术[1,2].我院自1998年4月~2000年2月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疗效显著.
作者:吴薇;马北北;王宏辉;王风麟;韩清;秦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