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血三联指标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的研究

侯灵彤;陈昭;韩向群

关键词:产前筛查, 染色体异常, 神经管畸形, 甲胎蛋白,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游离雌三醇
摘要:①目的探讨检测孕娠中期母血清三联指标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和游离雌三醇(μE3),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18例孕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签定协议书)进行超声及血清标记物筛查,总计筛查9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Freeβ-hCG和μE3水平,用随机中文筛查软件计算风险值,对高风险孕妇再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给予确诊.随访所有孕妇至胎儿出生.③结果96例孕妇中,有高危因素者22例,筛查出4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但羊水细胞核型均为正常,其中3例已经分娩,无异常胎儿.未筛查的422例孕妇中,发生死胎1例,新生儿先天性直肠阴道瘘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④结论广泛宣传并开展胎儿神经管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可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应重视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中的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来评估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并依据引文频次的多少和影响因子的大小来分别对国内的科技期刊进行排序.而影响因子的大小基于参考文献的著录.参考文献著录即将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作者:苗丽娟;丁焕然;代小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小切口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随着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有关白内障术前的麻醉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人们大多采用表面麻醉加球后/或球周麻醉,患者不但痛苦大,而且风险大,并发症也多.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霞;郝军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多节段开窗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

    1999~2004年,我院对36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施行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现状与治疗策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我国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常累及.病理变化为血管壁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后肢端发生坏疽、溃疡[1].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群;胡骥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etectomy,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857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家君;杨洪燕;宋维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枸橼酸铋和呋喃唑酮联用治疗幽门螺旋菌慢性胃炎的序贯试验

    慢性胃炎是常见多发病,自1983年Warren首次报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存在幽门螺旋菌(HP)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1],证实HP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已确定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胃炎病程长,单一用药复发率高.近年来,我们采用序贯试验方法,旨在探讨枸橼酸铋联用呋喃唑酮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荆丽萍;蔡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跳跃型脊柱骨折32例分析

    跳跃型脊柱骨折又称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是指受伤后脊柱骨折多于1个节段,且至少被1个正常节段所分隔.这一类骨折具有损伤暴力大,致伤机制复杂,常并发其他损伤,易于漏诊或延迟诊断等特点.1995年5月~2005年2月,我院共收治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钢;丁可;贺小兵;殷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术联用中药排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285例临床分析

    1979年8月~2004年12月,我们收治肝胆管结石患者533例,其中285例在手术后加用中药进行利胆排石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林;龙先泽;龙建军;胡红;龙家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央区附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胶质瘤在颅内肿瘤中位居首位,约占44%,中央沟胶质瘤在治疗中有其特殊性,操作不当术后易留下肢体功能障碍,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998年以来,我们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区附近胶质瘤患者49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声;刘艳鸣;刘凌;徐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Stomrt-trave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初探

    Stomrt-traves综合征极为罕见,一般与长期淋巴水肿相关,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同侧上肢,尤其术后放疗,长期慢性淋巴水肿、淋巴管扩张,内皮细胞恶性增生导致肿瘤形成.我院收治Stomrt-traves综合征1例,结合有关文献,旨在探讨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董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对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素玲;王大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60例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该手术具有鼻外无切口、创伤小及出血少,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充分保留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治愈率高.2001年8月~2005年11月,我院对2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玲;赵爱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2003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均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腔内置管引流,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辉;任印彬;张伟;谢升;高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托蒽醌、足叶乙甙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复发性与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剂量合理的联合化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早期强化治疗,新药物的不断发现,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缓解率已达到70%~80%,但仍有部分患者经化疗后未缓解或缓解后又复发(即复发性与难治性),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仍然是ALL治疗的难点之一.2000~2005年,我们应用米托蒽醌(MIT)、足叶乙甙(VP-16)、阿糖胞苷(Ara-C)联合组成MEA方案治疗复发与难治性ALL患者30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梅;袁红;黄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冠心病患者凝血状态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不同冠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②方法Fib、D-D和vWF均采用STAGO公司的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③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Fib、D-D、vWF、MPV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④结论Fib、D-D、vWF、MPV增高,对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演变情况及用于溶栓药物治疗的疗程监测和疗效考核,评价预后,且对早期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发生不可逆性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戎秀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81例报告)

    1985~2004年,我院收治闭合性肾损伤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8例,女23例;年龄14~58岁,平均39.7岁.左侧34例,右侧47例.伴休克15例,合并伤21例.B超检查81例,CT检查73例,IVU检查9例.

    作者:王鹏飞;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咽异感症发病因素调查

    咽部感觉异常简称为咽异感症,是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部感觉异常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等.也有称为慢性咽炎,咽部神经官能症、癔球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病症.由于症状表现的部位原因,常首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约占咽喉疾病门诊的10%~20%[1].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多科性、病因复杂的心身疾病.近年来发现的致病因素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消化道疾病、心理因素、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等.有人还将精神抑郁列为首位[1].2001年9月~2005年11月,我院门诊就诊咽异感症患者734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单春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入院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无严重心律失常,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男44例,女28例;年龄45~83岁,平均(60±6)岁;病程6~14年,平均7年.原发病:高血压28例,冠心病30例,扩心病10例,风心病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12例,Ⅲ级48例,Ⅱ级12例.对照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42~82岁,平均(60±5)岁;病程4~10年,平均7年.原发病:高血压21例,冠心病33例,扩张性心肌病12例,风心病6例.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15例,Ⅲ级48例,Ⅱ级9例.排除标准:、低血压、心动过缓、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支气管哮喘者.

    作者:闫惠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相关治疗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及预后.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患者获得有关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对某社区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李茹莉;赵彬;李秀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或器官间质当中.1867年[1],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n推测骨髓和血液中存在能向非造血系统分化的干细胞,1968年,Friededstein首次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证据,证明在骨髓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它能分化成骨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故将其命名为MSCs.人们发现骨髓中MSCs的数量丰富,近年来,也有从骨膜、肌腱和胎儿脐带血等组织中分离出MSCs的报道.随着细胞移植的发展,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逐渐成为细胞移植的一种可行性供体,与骨髓相比,脐血取材方便,且细胞数量多.本文对源于脐血的MSCs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丹;秦书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