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国肥胖和糖尿病患病人数继续增长

钟倩

关键词:美国, 肥胖, 糖尿病, 患病人数
摘要: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攻克节段性回肠炎的研究进展

    近期公布有关新的节段性回肠炎即克罗恩病(Crohn病)治疗药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颇令人鼓舞,2项研究的产品为ISIS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ISIS 2302(alicafo rsen)和Elan公司与Biogen公司的natalizumab(Antegren).两家公司皆宣布不久即将开始有关的Ⅲ期临床研究.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新探

    对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在疟疾、弓形虫脑炎、放红菌病、小螺菌鼠咬热、卡他莫拉菌感染、庞克提亚热、人埃立克体病、分枝杆菌、Q热肝炎、散在复发性斑疹伤寒、品他病、Whipple病、弯曲菌病、汉赛巴尔通体病、沙眼、社区获得性肺炎、卡氏肺囊虫病、霍乱O139感染、TSS、细菌生物膜病等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与探索进行了综述.

    作者:程书权;杨昌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Thymoglobulin在美国占38%的免疫抑制剂类抗体市场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特应性药物反应研究进展

    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甲型与乙型两大类.甲型反应为剂量依赖性,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预测;约80%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甲型反应.而乙型反应不可预测,通常又称为特应性药物反应,该反应不能用药理作用解释.特应性药物反应可累及任何器官,表现为IgE引起的某些反应(例如过敏反应)、致畸性与致癌性以及反应性代谢物综合征(如过敏反应综合征、血清病样反应与药源性狼疮).药物代谢与可致上述严重不良反应的反应性代谢物的作用,在过去15年中已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元;李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英国非处方药掠影

    英国的医药市场2000年总额为80.86亿英镑,其中非处方药销售额达到了22.80亿英镑,年增长率为6.6%,非处方药销售占整个药品销售比重为28.18%.英国因此成为欧盟各国中非处方药占药品销售比重高的国家(图1).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日本疯牛病恐慌敲响亚洲警钟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降压药物对心脏有益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Zyrtec-D获美国FDA许可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Neotrofin进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Ⅲ期临床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性功能障碍基因疗法的研究颇见成效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RL-172将起死回生?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分析

    目前美国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费用占医疗保健总预算的2.5%.第6届国际药物经济学和效果研究学会年度会议的主要议题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费用有关.Eli Lilly公司的研究者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olanzapine)和利培酮(risperidone)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进行了经济学比较分析.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卟吩姆钠将在英国上市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elecoxib与rofecoxib竞争骨关节炎治疗药市场的领导地位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美国肥胖和糖尿病患病人数继续增长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MabCampath获准在欧洲上市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Gleevec用于白血病治疗获FDA批准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温敏水凝胶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温敏水凝胶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可逆性的体积变化,利用这种性质,将其应用于给药系统可以实现响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智能化给药.在这种新型的给药系统中,温敏水凝胶可以是骨架材料,也可制成控释膜、微球、胶团等形式.本文介绍温敏水凝胶的性质以及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和释药机理.

    作者:郭启雷;朱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PP公司将上市Abbott公司的头孢噻肟第一个非专利药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心绞痛症状系新近或休息时出现、原疼痛时间延长、发作频率增加或程度加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研究表明,其发病原理涉及冠状动脉管壁细胞过度增殖及(或)强烈收缩致管腔机械性及(或)动力性阻塞;冠状动脉腔内粥样斑块破裂、糜烂、脱落(不稳定斑块),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及(或)感染因素参与局部病变进程等多项机制,常使其病程多变且预后颇差,对此适时选择有效的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严铭玉;杨钢;王鸣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