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eotrofin进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Ⅲ期临床

李晓东

关键词: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摘要: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Zyrtec-D获美国FDA许可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Genaera公司发现潜在的哮喘标靶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IM Zyprexa获欧盟许可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日本疯牛病恐慌敲响亚洲警钟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PP公司将上市Abbott公司的头孢噻肟第一个非专利药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Ultracet获FDA许可用于急性疼痛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温敏水凝胶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温敏水凝胶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可逆性的体积变化,利用这种性质,将其应用于给药系统可以实现响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智能化给药.在这种新型的给药系统中,温敏水凝胶可以是骨架材料,也可制成控释膜、微球、胶团等形式.本文介绍温敏水凝胶的性质以及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和释药机理.

    作者:郭启雷;朱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eprotin获欧洲批准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偏头痛药 阿莫曲坦(almotriptan)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服抗肿瘤药的研究现状

    在肿瘤化疗中,静脉给药是主要的给药方式.口服制剂因受到生物利用度的限制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一批新的口服抗肿瘤药物(如氟尿嘧啶类、金属铂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的研制与开发,口服给药以其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接受.

    作者:陈亚红;耿宝琴;雍定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那雄胺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5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其主要表现为尿路梗阻甚至完全性尿潴留以及膀胱刺激症状,且常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动物蛋白摄入量的逐步增多和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统计,1989~1992年间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率41~50岁为13.2%,51~60岁为20%,61~70岁为50%,71~80岁为57.1%,81~90岁为83.3%.因此开发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崔京;黄健;方银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RL-172将起死回生?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评价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现已广泛应用于防治静脉血栓栓塞和治疗急性肺栓塞(PE),并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MI)病人的早期治疗药物;同时还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脑手术、血管手术、冠脉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以及部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人.本文就肝素和LMWH的疗效与安全性作一概述.

    作者:胡发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分析

    目前美国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费用占医疗保健总预算的2.5%.第6届国际药物经济学和效果研究学会年度会议的主要议题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费用有关.Eli Lilly公司的研究者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olanzapine)和利培酮(risperidone)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进行了经济学比较分析.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美国肥胖和糖尿病患病人数继续增长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以及治疗应用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系列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近几年,几种遗传介导的非粥样硬化性CVD如肥厚性和扩张性心肌病、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子学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本文就这些CVD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作一简述,并介绍有关新药的研究开发.

    作者:权薇薇;戚文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MabCampath获准在欧洲上市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Copaxone在欧洲上市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特应性药物反应研究进展

    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甲型与乙型两大类.甲型反应为剂量依赖性,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预测;约80%的药物不良反应为甲型反应.而乙型反应不可预测,通常又称为特应性药物反应,该反应不能用药理作用解释.特应性药物反应可累及任何器官,表现为IgE引起的某些反应(例如过敏反应)、致畸性与致癌性以及反应性代谢物综合征(如过敏反应综合征、血清病样反应与药源性狼疮).药物代谢与可致上述严重不良反应的反应性代谢物的作用,在过去15年中已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春元;李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007年疼痛治疗药市场将达到30亿美元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