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关系探讨

郝书亭;单春光;马俊义

关键词:鼻炎, 哮喘, 支气管高反应性
摘要:临床上越来越发现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有报道指出,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支持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概念[1,2].众所周知,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手段,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6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气道高反应性检测,观察变应性鼻炎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报告如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巨幼细胞贫血1例

    患者,女性,37岁,因孕足月第2胎,血压高、双下肢水肿10 d,血小板减少1 d,不规律腹痛5 h入院.

    作者:王静霞;石彬;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的临床应用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1],骶骨骨折占骨盆骨折的14.0%~45.5%[2],其中累及骶神经者占21%~60%[3,4];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也是一种常见的骨盆损伤.稳定的单纯骶骨骨折多行非手术治疗;伴有神经脏器损伤或者不稳定的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笔者应用自行设计的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治疗骶髂关节分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泽;潘进社;张奇;张奉琪;张涛;陈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马铃薯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同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新鲜马铃薯片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对20%甘露醇血管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56例静脉输注20%甘露醇液体血管外渗漏至皮下组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及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结果 新鲜马铃薯片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组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50%硫酸镁湿敷组(P<0.01).结论 采用新鲜马铃薯片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具有独特疗效.

    作者:王巍;王培芝;王翠平;代桂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牙冠延长术桩核冠修复上前牙内倾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联合修复上前牙内倾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78颗上前牙内倾、龈线低、露龈笑要求改善美观的患者采用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修复,通过2年的临床观察,比较患牙术前术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松动度.结果 患牙术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松动度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联合修复上前牙内倾近期效果良好.

    作者:安雁鸣;白鹤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孤立病灶的脱髓鞘及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clinically diagnosis multiple sclerosis,CDMS)患者26例(CDMS组)和临床孤立病灶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s,CIS)患者30例(CIS组),空腹采血测定血清中GAD-ab的阳性率与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 CDMS组GAD-ab阳性12例占46%,CIS组GAD-ab阳性9例占30%,而体检组无1例阳性.结论 检测GAD-ab为多发性硬化(multpe sclerosis,MS)的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早期发现表现为CIS的MS患者.

    作者:宋书桐;杨金娥;魏金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科室分布、耐药性及其感染的预防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07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MRSA的检测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颁布的规则进行.结果 3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60.06%,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感染率高,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隔离和治疗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手卫生是预防MRSA 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悦;杨敬芳;张鲁涛;史利克;刘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胎儿纤连蛋白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 研究胎儿纤连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出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26例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进行宫颈阴道部分泌物fFN的测量,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126例先兆早产孕妇中,78例fFN阳性,阳性率为61.9%,早产57例.fFN阳性孕妇7 d内、14 d内、37周前分娩率分别为25.6%、39.7%、69.2%,fFN阴性孕妇则分别为0%、0%、12.8%.对7 d内、14 d内和37周内分娩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和87.2%.结论 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阴道部分泌物fFN阳性对早产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当fFN阴性对预测其短期内不发生早产的临床价值更大.

    作者:焦红燕;林慧芳;王亚凡;杨兰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关系探讨

    临床上越来越发现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有报道指出,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支持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概念[1,2].众所周知,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手段,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6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气道高反应性检测,观察变应性鼻炎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报告如下.

    作者:郝书亭;单春光;马俊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学校食堂卫生设施调查及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

    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威胁[1].根据<食品卫生法>、<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1989)>、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等法律、规章、标准的规定,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石家庄市长安区学校食堂的卫生设施及卫生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指导,对辖区内26所学校食堂的卫生设施和卫生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监测.

    作者:应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噻唑蓝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HE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白藜芦醇培养Eca109细胞前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白藜芦醇对Eca10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6.42%,并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生长明显被抑制,胞浆内颗粒增多增粗,部分细胞变圆悬浮在培养基中;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白藜芦醇能诱导Eca109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如细胞体积变小,染色质浓缩等.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40 mg/L白藜芦醇培养Eca109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达19.52%,在DNA直方图上有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并进一步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

    作者:李永军;孙晓慧;时东彦;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的试验研究

    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有几种外固定和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但是对于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仍然缺乏特有的诊疗程序[1].笔者根据骨盆后环的解剖及力学特点,研制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用以解决侧方挤压等造成的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该器械具有复位快、固定牢靠的特点,尸体实验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张奇;张涛;张奉琪;张英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透明质酸对兔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后髁突软骨增殖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对兔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后关节软骨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新西兰白兔36只,分为透明质酸治疗组、泼尼松龙治疗组、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切除标本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结果 损伤后3 d髁突前斜面增殖带透明质酸治疗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阳性细胞较泼尼松龙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7、30、90 d时,透明质酸治疗组PCNA阳性细胞计数较泼尼松龙治疗组多(P<0.01),损伤后3、7、30、90 d,PCNA阳性细胞注射盐水组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透明质酸对髁突软骨细胞的分布、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优于泼尼松龙,透明质酸促进损伤修复的作用显著.

    作者:张旭东;董福生;郝福良;栗兴超;白九评;陈瑞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缺氧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系HIF-1α和VEGF表达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学缺氧剂二氯化钴(CoCl2)诱导缺氧条件下,Eca109食管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CoCl2用于建立Eca109食管癌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并设对照组(CoCl2 浓度为0 μmol/L).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相(0、8、16、24h) Eca109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1α和VEGF mRNA结果显示, CoCl2缺氧处理后(0、8、16、24 h),HIF-1α和VEGF mRNA表达增加;但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8、16、24 h),HIF-1α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VEGF mRNA转录在缺氧培养8、16、24 h后显著升高,且不同时间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缺氧处理后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照射4Gy后,缺氧加放射组、单纯放射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为48.3%和21.7%(P<0.05).结论 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在缺氧条件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放射敏感性降低.

    作者:张洪珍;赵建晖;赵晓晖;祝淑钗;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低氧环境同放化疗抵抗的关系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的所有恶性肿瘤,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恶性肿瘤,其在我国较为多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0%.头颈部恶性肿瘤无外于三大治疗手段,外科肿瘤学的手术治疗、内科肿瘤学的化学治疗(化疗) 和放射肿瘤学的放射治疗(放疗) .但由于头颈是人体重要器官集中的部位,相邻器官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既相隔又相通,这些器官一旦发生肿瘤常常累及临近器官.

    作者:宋冬梅;刘艳梅;王宝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RK1/2信号通路与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新进展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1/2)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成员.从信号转导角度看,活化后的ERK1/2作用于胞浆或胞核内的底物蛋白,引起特定蛋白的表达或活化,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关于ERK1/2信号通路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目前集中在脑缺血的资料,而在脑创伤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显示,ERK1/2信号通路在脑创伤后的继发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可能成为脑创伤后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ERK1/2信号通路在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赵雅宁;高俊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大出血时的应用

    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及术后发生出血为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经术中仔细缝扎或电切镜彻底止血,球囊压迫可达到有效的止血目的,但仍有少数患者经上述方法不能有效止血,出血量较多,甚至影响患者全身血液循环状态.本院自1997年9月~2004年12月,对22例大出血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达到有效的止血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彬;黎玮;杨书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栓塞是指血液中出现不溶的栓子,随血流阻塞了肺动脉管腔,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简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

    作者:李建科;王运仓;张朱欣;张庆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肋间臂神经的解剖与其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附61例报告)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解剖及其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1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拟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ICBN,对照组(30例)拟行常规手术切除ICBN;两组术后均按乳腺癌临床指导治疗;对两组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1.3%及83.3%,针刺痛感的发生率分别为13.1%及36.1%,有显著性差异;皮肤感觉异常面积分别2.5 cm2及10.2 cm2;经6~36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局部复发.结论 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ICBN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针刺痛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郝静;詹华;施勇;林忠民;潘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铁代谢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铁在细胞功能中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然而未与蛋白质结合的游离铁,特别是二价铁离子对机体是有害的,铁能催化自由基的生成,导致氧化应激.机体内有多种机制控制细胞内的铁稳态.

    作者:张丽;田苗;李春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期前路手术矫正胸腰段脊柱结核后凸畸形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本组25例,病变节段胸11~腰2.取胸腹联合切口、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脊柱前路钢板内固定.植骨材料选用肋骨、髂骨或充填自体骨的钛网.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术后切口一期愈合23例,手术感染1例.早期寒性脓肿未愈1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病灶愈合率100%.24例达到植骨融合标准,1例虽未达到植骨融合标准,但局部疼痛消失,植骨内固定稳定,恢复日常生活.Cobb角术前平均34.2°,术后平均14.3°,平均矫正19.9°,1年后Cobb角丢失0°~10.4°,平均3.1°.3例截瘫患者术后3个月截瘫恢复.结论 一期前路手术矫正脊柱胸腰段结核后凸畸形效果满意,并具有手术视野清楚、病清减压彻底、复发率低、早期恢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丰胜;石宝全;郭梅秀;赵静茹;张国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