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李朱勤
升降散定名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瘟疫条辨》,原为治瘟疫15方之首方。其方由僵蚕、蝉衣、姜黄、大黄这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为气分药,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为血分药,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调和气血,宣泄三焦气机,共奏解郁宣透,降火泄热之功,配伍精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不仅限于治疗疫病,在内外科疾病中也广泛应用。笔者查阅近5年的文献,对升降散的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马智慧;耿贇;方邦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对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氧化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辅助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肺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呼吸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总分及对照组SGRQ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可显著减缓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进而有效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海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确保手术室特殊药品管理严格而规范。方法:设立麻醉药箱,实行基数管理;特殊药品处方电子化;加强特殊药品剩余药液管理。结果与结论:杜绝手术室特殊药品非法盗用和流失,节省药师和麻醉师工时,推进特殊药品合理利用的监测。
作者:王春晖;吕迁洲;戴佩芳;许剑安;吴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近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胰腺癌的遗传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胰腺癌实际上是4种独立的疾病,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基因触发和生存率,这一研究结果为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严重创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以大承气汤为主方的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TNF-a、PCT、DAO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以观察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严重创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MODS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纠正胃肠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李荣;段晖;梁正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件-计算机化系统》是药品生产企业所必需遵循的重要法规之一。对于法规生效之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本文参考了欧盟、PIC/S及FDA对此类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结合本人经验提出了系统合规计划的策略。
作者:郑茜;严伟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73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警示。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735例ADR报告为样本,从报告来源、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经、药品分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ADR发生率。结果:在我院ADR报告中,护士上报的例数多(377例,占51.29%);女性ADR发生率(469例,占63.81%)高于男性(266例,占36.19%);老年患者ADR发生率(250例,占34.01%)高于其他人群;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755例次,占91.96%)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给药;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高(488例次,占59.4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要的临床表现(278例次,37.02%)。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作者:李颖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突发性耳聋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120例突发性耳聋病例资料,对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就诊是否伴有耳聋眩晕等多种因素进行筛选,获得临床上与突发性耳聋效疗及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20例中治愈41例,显效及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81.7%。结果发现,患者的年龄(OR=1.223)、初诊病程(OR=1.556),治疗前耳聋程度(OR=6.225)、听力曲线类型(OR=6.247)、伴有耳鸣(OR=6.238)及伴有眩晕(OR=5.322)均与疗效、预后相关(P<0.05);性别、患耳部位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突聋患者年龄越小、病程越短,其疗效和预后越好;听力损失程度越高、听力曲线为全聋型及伴有耳鸣眩晕预后越差。
作者:陆俊;洪惠敏;沈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我院1例莫西沙星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氟喹诺酮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FQNS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刘岚光;石卫峰;徐红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对跟骨压缩性骨折患者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的35名患者进行1年随访研究,观察其手术前后跟骨B?hler角与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愈合情况,并对其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的跟骨B?hler角明显增大,Gissane角则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名患者中,术后X线片显示有25名已经达到解剖复位、10名接近解剖复位;按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为优的有22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91.43%。结论:自体骨移植联合钛板内固定术对跟骨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足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作者:黄志锋;冼海庭;陈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VitB12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联合VitB12治疗,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叶酸、VitB1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e,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ological index,NPI)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叶酸、VitB12水平,MMSE、MoCA、NPI、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Hcy水平,NPI、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叶酸、VitB12水平,MMSE、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叶酸联合VitB12治疗有助于显著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浆Hcy水平,从而显著改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勋;任星;师访;徐达青;高秀先;汪进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if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术后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到2015年期间,在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期间接受MECT治疗的964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MECT术后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比较。结果:共报告不良事件119例(12.34%);女性报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χ2=13.964,P=0.000)。不同精神疾病的不良事件报告率存在显著差异(χ2=9.736,P=0.004),其中情感性障碍的不良事件报告率高。丙泊酚麻醉后导致近记忆减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依托咪酯(χ2=8.111,P=0.005);而依托咪酯麻醉后导致急性谵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丙泊酚(χ2=9.201,P=0.003)。结论:MECT在治疗上总体安全,但也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特别是发生意识不清(急性谵妄)时,应密切观察。
作者:陈翔春;王雅萍;江文庆;吴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制一种提高辛伐他汀片稳定性的处方工艺。方法:使用共聚维酮S630作为隔离材料对辛伐他汀原料进行包衣,再混合辅料干压。结果:本品经加速试验(40℃,相对湿度75%)6个月,其各项质量指标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单一杂质≤1%,总杂质≤3%)。结论:新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产品的稳定性问题。
作者:顾煜;高静;胡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日前,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5—2015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有15011篇,占世界份额的11.9%,排名世界第4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药物咨询的分析,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将药物咨询的内容分类,再应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进行分析。结果:咨询者以护士和患者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8.2%和36.3%;咨询药物以心脑血管和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26.0%、17.1%、12.7%;咨询内容以前5项(药物用法用量、配伍联用、不良反应、名称价格、作用用途)为主要问题,药物求购等问题为次要事项。结论:针对用药咨询的主要问题,药学工作者应采取适当措施方便病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黄琦芸;吕迁洲;沈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基于安徽省2012年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目录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将不同质量类型的药品价格进行对比,通过显著性P值分析药品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通过比较其价格水平差异来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以此来探讨双信封招标制中质量分层标准与方法的合理性,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作者:柳鹏程;陆丽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SHBG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以便优化来曲唑治疗方案。方法:选取116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54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或黄体酮撤药性出血第3~5天分别口服5.0 mg/d和7.5 mg/d来曲唑,连续应用5 d。监测每组患者卵泡发育,并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含量。结果:B组LH、E2、SHBG水平明显高于A组,T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成熟卵泡数明显多于A组(P<0.05),而成熟卵泡平均径线、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妊娠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而排卵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PCOS患者的助孕效果确切,可促进SHBG与性激素的分泌,以7.5 mg/d来曲唑治疗效果更优。
作者:朱美凤;卢文芳;谌为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是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纲领性文件,其从2004年印发、实施后,对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行政管理、监测指标值以及细菌耐药性变化三大方面来总结《指导原则》实施10余年来所取得的成效。
作者:姚亚敏;张莉;孟现民;张永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强心苷、利尿药的常规治疗,并口服卡维地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40%高于对照组的44.4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减缓心衰,减慢心肌重构,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雅;李朱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对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36例(患牙127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7例,60牙)和对照组(19例,67牙),两组患者均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2例,作为正常组。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4周、正常组于体检当天采集血清CRP、TNF-a、IL-17水平,并于末次治疗后4周检测牙周指标。术后随访1年,统计并比较复发率。结果:正常组血清CRP、TNF-a、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以及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行牙周基础治疗后,采用局部米诺环素用药联合全身奥硝唑辅助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牙周治疗效果。
作者:赵然;胡秋斌;余彩琴;陈敏;陈焕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