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于庆华;王自远;金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erpin B1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骨化三醇组在常规培养的HaCaT细胞中加入骨化三醇,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无血清培养基,避光培养48 h后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胞全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法进行分离,并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析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蛋白鉴定。serpin B1的表达上调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blotting法予以验证。通过RNA干扰实验、噻唑蓝实验和流式细胞法分析serpin B1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骨化三醇组的serpin B1表达上调。骨化三醇在1×10-9~1×10-6mol/L浓度时能抑制HaCaT细胞增殖。干扰serpin B1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且使骨化三醇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骨化三醇可上调HaCaT细胞中的serpin B1表达,这可能在骨化三醇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慧;郭志丽;顾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更有效地治疗婴幼儿腹泻及缩短其腹泻时间。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小儿推拿门诊就诊的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西药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推拿治疗而观察组接受推拿加外敷王氏保赤丸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7.52%,观察组中中医辨证分型实证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虚证患者(P<0.05)。结论:推拿和外敷王氏保赤丸都属于外治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任何不良反应,两者相结合,疗效明确,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作者:杭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系统评价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免疫血清学标志物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interleukin, IL)-4、IL-17、IL-23、IL-6、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完整检索7个数据库中的近30年相关文献,纳入17篇文献,共包括768例受试者(44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325例健康对照者)。评价被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然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免疫血清学标志物水平效应量。结果:总效应量分析结果显示,受试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均数差24.90 pg/ml,95% CI:12.36~37.43)、IL-17水平(均数差28.92 pg/ml,95% CI:17.44~40.40)、IL-23水平(均数差310.60 pg/ml,95% CI:4.96~616.24)和TNF-α水平(均数差19.84 pg/ml,95% CI:13.80~25.87)显著高于对照组, IL-4水平(均数差-13.5 pg/ml,95% CI:-17.74~-9.26)和IL-10水平(均数差-10.33 pg/ml,95% CI:-12.03~-8.63)显著低于对照组,IL-6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血清IFN-γ、IL-17、IL-23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IL-4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该结论尚需得到高质量、大样本量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作者:李欣;肖青青;李福伦;徐蓉;范斌;彭世光;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乙醛酸甲酯与R(+)-α-甲基苄胺缩合、与环戊二烯通过aza-Diels–Alder反应,产物经氢化、上Boc保护、水解、缩合得到苯并咪唑衍生物,继续与联硼酸频哪醇酯反应得到雷迪帕韦关键中间体:(1R,3S,4S)-3-[6-(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1H-苯并咪唑-2-基]-2-氮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叔丁酯,总收率40.6%(以乙醛酸甲酯计),关键中间体经过三步反应得到雷迪帕韦丙酮合物,纯度99.7%,ee值达100%。
作者:赵聿秋;孙光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发出《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下称《通知》)称,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待国务院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对目前急诊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的特点,开设针对中医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的医患沟通课程,通过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思想,培养成熟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中医人才。
作者:耿赟;方邦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阐明屋尘螨变应原Derp1对人肥大细胞HMC-1释放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法测定HMC-1细胞表面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水平;将Derp1、SLIGRL-NH2(PAR2激活剂)、LRGILS-NH2(PAR2对照肽)及Derp1+ FSLLY( PAR2拮抗剂)分别处理HMC-1细胞,用ELISA检测药物刺激后类胰蛋白酶水平;采用钙绿实验检测PAR2生物学功能。结果:肥大细胞表面表达PAR2受体;Derp1单独作用于HMC-1可明显引起HMC-1细胞内钙流释放及类胰蛋白酶的释放,类胰蛋白酶释放水平明显高于SLIGRL-NH2及正常对照;将Derp1与FSLLY共同作用于HMC-1时,可部分抑制HMC-1细胞内的钙流释放及类胰蛋白酶的释放。结论:屋尘螨变应原Derp1可以通过激活人肥大细胞HMC-1表面PAR2受体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
作者:唐慧;王朵勤;沈燕芸;徐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HPLC检测采用Sepax HP-C18柱、以0.1%的高氯酸水溶液-甲醇(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25℃。结果:6个有关物质能较好地分离,专属性、线性、定量限、检测限、校正因子、系统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方法可将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中的乙酰谷酰胺与6个有关物质完全分离。
作者:王燕;钱伟钢;厉昌卫;徐菁华;孙东艳;周华娜;王雪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上海慈光皮肤健康基金会是由方之光先生为董事长的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经上海市民政局核准,于2014年10月9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我国著名皮肤科专家、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首任院长乐嘉豫教授担任基金会理事长,华山医院原皮肤科主任郑志忠教授担任副理事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皮肤科主任朱光斗教授担任秘书长。基金会的理事成员汇集了上海市皮肤健康领域的精英领军人物:原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温海教授、瑞金医院郑捷教授、华山医院徐金华教授、长海医院顾军教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王学民教授、中山医院李明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施伟民教授、新华医院姚志荣教授、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李斌教授、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明教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袁定芬教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陈向东教授、曙光医院张慧敏教授、上海龙华医院李咏梅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蔡茂庆教授、上海仁济医院鞠强教授。更有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和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山医院秦万章教授担任基金会高级顾问,专业水准堪居国内前茅。基金会的每位理事都庄严承诺,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无私的将高水准的专业知识贡献出来,分享给更多的同道中人。通过着力培养本领域广泛的年轻才俊与后起之秀,以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早日脱离病痛之苦,并拥有靓丽的皮肤和健康的生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分析我院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300例,通过提取患者基本信息、药物使用信息、实验室数据等,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价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300例病例临床使用均有效,且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但临床使用中存在疗程过长、选择溶媒不适宜、浓度过高等不合理现象。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临床使用仍存在不规范之处,有待通过管理、宣教、干预等手段来进一步规范。
作者:林燕;赵慧;陶红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饮食是与痤疮发生有关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但与痤疮的关系多年来颇受争议。本文从体重、甜食、牛奶、油脂及其他饮食等几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在饮食与痤疮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皮肤科医生及患者在痤疮的正确防治上提供临床诊疗依据。
作者:鞠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2016年3月,FDA批准3个新生物制品和1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表1),分别为治疗吸入性炭疽病药物Anthim(obiltoxaximab)、治疗银屑病药物Taltz ;(ixekizumab)、治疗哮喘药物Cinqair(reslizumab)和治疗严重肝静脉阻塞药物Deiftelio(去纤核苷酸钠)。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对上海药品带量采购的主要做法尤其是突出的亮点比如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采购结算流通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上海药品带量采购真正实现了招采合一、带量采购,降价效果显著,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生产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扶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实现医药分开,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并避免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发生;有利于触发和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短期内无法扩大推广、影响医院的现金流、对医保的资金垫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的改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上海带量采购采取渐进方式开展和推进的同时也需要三医联动同步配套实施。
作者:武奇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MRI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为单发,共21个病灶均为实质性肿块,平均直径(6.3±1.1)cm,包膜完整清楚呈圆形,边界清晰。T1WI均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或云絮状高信号。增强期肿块强化为明显低信号。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均未见肿大淋巴结。镜下瘤细胞由成束的短梭形细胞组成,胞质由于含脂质而呈空泡状。结论: MRI影像与OT的病理较为符合,有助于OT术前准确诊断。
作者:许祥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使用单纯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与再联合中、低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2013年间收治的5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先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然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单纯外用0.05%丙酸卤米松乳膏(根据皮损范围给予15~60 g/d治疗)组和外用0.05%丙酸卤米松乳膏联合口服中、低剂量泼尼松[轻、中度患者剂量为0.2 mg/(kg·d)、重度患者剂量为0.4 mg/(kg·d)]组。记录患者的每天新发水疱数、疾病控制天数、复发次数、不良反应和死亡率,对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计数、血清白蛋白和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影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在单纯外用组,治疗3周后,患者的每天新发水疱数和血EOS计数明显减少;在联合口服组,治疗2周后,患者的每天新发水疱数即明显减少,血EOS计数在3周后也明显减少。在单纯外用组和联合口服组,患者的血EOS计数与每天新发水疱数都呈正相关性;在联合口服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每天新发水疱数呈负相关性。治疗3周内,联合口服组的疾病控制率远大于单纯外用组;对轻、中度患者,联合口服组的复发率也较单纯外用组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在联合口服组和单纯外用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使用单纯外用糖皮质激素相比,再联合中、低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可较快地控制疾病、降低复发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外周血EOS计数和临床症状呈正相关性,故可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低龄是疾病严重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牧迟;潘萌;朱海琴;李卫平;叶亚芬;徐静;郑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作了规定,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的,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D级适用于中度(PM2.5浓度≤150μg/m3)及以下污染、C级适用于重度(PM2.5浓度≤250μg/m3)及以下污染、B级适用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μg/m3)、A级在PM2.5浓度达500μg/m3时使用。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考标准规定口罩下方视野应不低于60°,避免因口罩拱形设计过高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处方点评信息系统,为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制作一般点评与专项点评系统模块。结果:系统模块的加入提升了点评效率,结合处方干预使处方合格率有所上升。结论:通过处方点评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点评工作起到了提高处方质量,监控不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处方点评信息系统已成为日常医疗和药学服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非常适合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叶岩荣;沈赟;戴佩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严重性和危害性较大的主要病种,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居高不下,流行因素难以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就目前梅毒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的现状,指出梅毒诊断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作者:乐嘉豫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