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减肥作用研究进展

朱静;张智钰

关键词:膳食纤维, 提取, 肥胖症, 减肥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与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有很大关系,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对改善肥胖症状有显著作用。本文对膳食纤维的不同提取工艺和对肥胖症改善和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改变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其中脑卒中、肾病、心脏病等是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认为,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实施健康饮食习惯教育,科学的摄入盐分和脂质,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改变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李春梅;裴艳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葛根馒头的佳工艺研究与营养成分分析

    本文将研磨的葛根粉添加到面粉中制成葛根馒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通过对馒头的质地、色泽、口感气味和内部结构等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其佳工艺配方为高筋面粉42.91%、葛根粉14.3%、酵母2.29%、白糖14.3%、清水25.74%、小苏打0.17%和泡打粉0.29%。其成品质地松软,具有葛根香味。实验结果表明,葛根馒头中的氨基酸、膳食纤维、钙和异黄酮含量分别比普通馒头提高了23.09%、16.32%、92.54%和344.44%,为葛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莫茹茵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中含铝添加剂试剂盒分析

    针对目前食品含铝添加剂滥用现象,本文寻找出可靠的现场快速测定方法,应用于食品中含铝添加剂的现场快速检测。选择市场上易滥用含铝添加剂的糕点、面点、粉丝作为研究对象,从试剂盒稳定性实验、方法精密度实验、加标测试、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进行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1.6%~104.7%,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能满足食品中含铝添加剂的现场快速测定的需求。

    作者:张新;黄忠意;孙桂芳;刘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啤酒是饮料的一种,以独特的口味受到人们的欢迎。啤酒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啤酒酵母发酵而成,但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影响啤酒的口味和质量。为减少微生物对啤酒的影响,各企业正积极研究防治措施。

    作者:杨春晖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微生物的检测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们生命健康。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当今我国的几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肖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营养成分检测在我国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食品安全与营养成分检测的关系,对我国现阶段营养成分检测的法规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检测方法的主要内容和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及解决方案。

    作者:柯佳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安捷伦科技公司为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简化兽药残留的分析2016年10月10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推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帮助中国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快速分析受中国农业部监管的动物源性食品中189种兽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中相关问题的要点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为基础,是社会民众生命健康安全重要的保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生产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使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社会民众的饮食安全。为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约束,同时也要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才能为民众的饮食健康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丁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生长发育期会决定其一生的健康情况,新生儿期则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时期。胎儿肠道内是无菌的,但出生后不久,大量的菌群开始在肠道内定植,出生1天后,新生儿体内就可检测到少量的肠道菌群,初定植在新生儿肠道内的是兼性厌氧菌,如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在出生后的4~7天,专性厌氧菌开始在肠道内定植,如双歧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等。许多因素均可影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建立,如新生儿的喂养方式、分娩方式、胎龄、卫生状况、地理环境和抗生素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和发育的影响,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及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子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调研报告

    笔者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全面分析食品监管领域的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作者:潘平;林钦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枣强县市监局三项措施力促“百日攻坚”扎实开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市局“百日攻坚”会议要求,结合枣强县实际,枣强县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三项措施力促工作开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对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

    食品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我国具有工业规模的食品产业产值高达7.8万亿元,并同比保持高速增长。在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在改良食物质量方面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然而近年来,三聚氰胺事件、红心鸭蛋染色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误认为食品添加剂是所有食品问题的罪魁祸首。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科学地介绍和分类,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食品安全问题,促进食品添加剂产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樊文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嘉祥县食药监局开展国庆期间安全突查

    为强化国庆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质量,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0月1-7日,根据节前制定的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方案,嘉祥县食药监局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由分管负责人带队,对县城区大中型超市及药店进行突击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现代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食品的安全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从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到国内发生的苏丹红、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事件让人对食品安全产生不少担忧。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刻不容缓,重要的是不断加强食品检测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检测要求,要将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应用到食品检测领域才能让食品的质量更安全,使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已有一定成果,本文围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介绍。

    作者:刘喆;关芳;石格鑫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保障和提高食品检测数据准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食品也进入人们的视线,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十分严重的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因此,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格外重视,我国不断地研究先进的检测方式以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对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作者:罗鹏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省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情况解析

    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规定的核查内容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试验现场进行核查,并提出核查意见。试验现场核查包括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检测试验、稳定性试验、卫生学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等现场的核查。现将2013年3月1日承接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工作以来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唐子安;王明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冻罗非鱼片生产中不同除菌措施效果对比分析

    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冻罗非鱼片是罗非鱼主要加工出口产品,在水产品出口创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安全性也倍受关注。然而,冻罗非鱼片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微生物尤其是致病菌的二次污染,进而影响其食用安全性,我国冻罗非鱼片产品出口因微生物污染被不合格通报并拒绝进口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探索制定一套针对冻罗非鱼片批量生产有效可行的除菌措施,对提高冻罗非鱼片产品卫生质量、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罗非鱼片加工产业常用的除菌措施主要有含氯消毒剂消毒、臭氧水消毒和清水清洗,本文选取典型罗非鱼加工企业对三种除菌措施效果进行验证比较。

    作者:李秋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

    随着农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合理地使用化肥与农药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但一旦使用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危害便会从粮食本身的安全显现出来,进而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化肥与农药等的使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陈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相比于普通的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合格率更高,也更利于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根据国家制定的无公害要求,各地开始兴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超过7万多个,该数字表明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和规范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为农产品的检测带来新的开端,同时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农产品检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申向梅;董自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罗非鱼在微冻保鲜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情况分析

    海南省地处热带,罗非鱼养殖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全年均可生长。罗非鱼生长周期短,出肉率高、肉味鲜美,营养极其丰富,具有健脑、强体、利尿、滋阴益肾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海南省罗非鱼年产量约26万t,但随着保藏期的延长,鲜度会不断下降,直至腐败。因此保持鲜度、获得较长保鲜期是一个困扰海南水产品加工工艺的难题。

    作者:郭利芳;苏鹏;赵勇;王宇鸿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