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刘喆;关芳;石格鑫

关键词:现代技术,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事件, 检测领域, 检测技术, 生物技术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 生物芯片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 生活质量, 域的应用, 探针技术, 生物分子, 生活水平, 三聚氰胺, 检测要求, 苏丹红, 瘦肉精, 疯牛病, 二恶英
摘要:食品的安全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从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到国内发生的苏丹红、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事件让人对食品安全产生不少担忧。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刻不容缓,重要的是不断加强食品检测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检测要求,要将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应用到食品检测领域才能让食品的质量更安全,使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已有一定成果,本文围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介绍。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蛋粉脱糖技术研究进展

    鸡蛋营养极其丰富,富含蛋白质、类脂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作为食品资源,有着广泛的加工前景。禽蛋加工中,全蛋约含75%水分,蛋白约含87%水分,蛋黄约含50%水分。过多的水分对禽蛋的冷冻冷藏及运输十分不利。因此生产出一种去掉水分、减轻重量、即使在室温条件下也能流通的干蛋制品已成为研究趋势。

    作者:汪师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DNA条形码在肉制品防欺诈鉴别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常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牛肉、猪肉等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肉食品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使肉制品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DNA条形码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DNA条形码在肉制品防欺诈鉴别中的实际作用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关系到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

    作者:蒋炜丽;谢文佳;张平;吴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理化检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近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食物的质量不过关,因此做好食品理化检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就变得十分重要。食品的理化检验是一项非常认真和仔细的工作,检验分析的质量受实验室环境、样品、试剂、仪器设备、操作过程和计算结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检验时要注意做到认真负责,要求检验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面提高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率,在检验后出具准确的检验报告。

    作者:习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也逐渐提高。目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但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仍是大,也是目前食品安全中较严重的问题。因此,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致力于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齐雪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提高饮用水“两虫”检测回收率的方法探讨--Filta-Max xpress快速法

    本文对免疫磁分离荧光抗体法测定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过程中3个关键步骤——浓缩、分离和染色过程的加标回收率情况分别进行比对试验,对如何提高饮用水中“两虫”检测回收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金幼平;徐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榨菜类产品合成着色剂的检验

    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用于食品着色,改善食品的色泽。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品着色剂有60种左右,我国允许使用的有46种。按性质和来源,食品着色剂分为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两类。天然着色剂主要是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出的色素,包括植物色素、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等。天然着色剂色彩易受金属离子、水环境、酸碱度、氧化性、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外界环境影响,一般较难分散,染着性、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且价格较高。合成着色剂以苯、甲苯等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经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制成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有一定的毒性,过多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但由于人工合成着色剂较天然着色剂成本低、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故被广泛使用。

    作者:姜帅;廖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葡萄酒中总糖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和了解葡萄酒,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葡萄酒的忠实爱好者,人们对于葡萄酒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葡萄酒中的总糖含量是影响葡萄酒质量和区分葡萄酒种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葡萄酒中总糖的检测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明;魏法山;刘燕;刘永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食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健康,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是关系着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董自爱;申向梅;任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盐中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碘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及智力的正常发育。碘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碘摄入不足时,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量就会减少,进而影响新陈代谢,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使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出现“碘缺乏病”。

    作者:赵维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饮用水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条件优化

    本实验对饮用水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条件优化。通过对该方法不同基体改进剂的添加效果、基体改进剂用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等因素的探讨和实验,确定了终优实验条件。在添加3μL 5 g/L硝酸镁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800℃、原子化温度1650℃条件下,测定方法的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092μg/L,精密度为4.89%,加标回收率为88.2%~103.3%。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适于饮用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作者:宋子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肉制品在饭桌上越来越普遍,其营养价值大,已成为膳食结构的基本组成。然而,瘦肉精事件出现后,食品安全重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强化肉制品管控尤为重要。新时期,为提升肉制品的品质,需重视并深化安全检验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检验利用物理和化学等不同方法,依照国家食品卫生规范标准,借助现代技术,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对食品的基本组成和含量进行检测,进而保证终质量。

    作者:蔡秀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嘉祥县食药监局开展国庆期间安全突查

    为强化国庆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质量,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0月1-7日,根据节前制定的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方案,嘉祥县食药监局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由分管负责人带队,对县城区大中型超市及药店进行突击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我国食品安全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正常生存的首要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检测关系到人们生活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因食品安全造成的中毒事件越来越多,使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大米和蔬菜中有农药残留,家畜、家畜和水产品中有激素和抗生素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有食品生产厂家滥用食品添加剂,还有环境污染和农业化肥滥用,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省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情况解析

    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规定的核查内容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试验现场进行核查,并提出核查意见。试验现场核查包括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检测试验、稳定性试验、卫生学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等现场的核查。现将2013年3月1日承接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工作以来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唐子安;王明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黑茶类降脂成分他汀化合物的新发现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属于后发酵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黑茶的主要产地有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广西等。主要的花色品种有:安化的黑砖、花砖、茯砖、千两茶和湘尖,云南的普洱茶(包括紧压茶和散茶),湖北的青砖,广西的六堡茶,四川的茯砖、方包、康砖、金尖和雅安边销茶等。黑茶具有很强的消食去腻功效,是我国一些边疆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在这些民族中有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作者:谢春生;谢知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方法分析

    硫酸铝钾有膨松和脱水的作用,常被用于豆类制品、小麦粉和水产品及其制品的生产与加工中。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对孕妇及儿童的影响为显著,具体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及神经发育受损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干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是目前常用的3种测定食品中金属元素的前处理方法。本文实验3种前处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国家标准物质GBW07603杨树叶和样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比较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劣,以促进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质量的提升。

    作者:杨金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

    氯霉素具有广谱抗菌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但氯霉素类药物用于食用性动物易导致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超标,可引起人体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目前,大多数国家已严格限制其使用,并对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的高残留量(MRL)进行了规定。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关注程度逐渐提高,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越来越重要,进行食品中的快速安全的污染物检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迫切。本研究通过分析免疫检测的基本涵义,了解免疫检测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探究了食品检验中的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并对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焦雪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测中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有效运用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两种检测方法,其中气相色谱法首先应用在工农业领域的检测中,它是将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检测的色谱法,其原理是假设将样品放置于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因为气体扩散速度快,所以很快就可保持在平衡状态,气相色谱法也被认为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而质谱法则能很好地对物品进行定性,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更加提升检验的有效性。

    作者:房英杰;颜显辉;于军强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人参低糖饼干的研制

    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新诊断标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95%可信限 C,11.3%~11.8%,下同),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8.1%(7.9%~8.3%)。医学界还未研制出可完全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临床研究也证实,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相结合对病情控制十分有利。糖的适量添加是保证产品良好品质的重要条件,不添加糖的饼干产品很难被患有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人群接受。本试验开发的低糖饼干使用无糖甜味物质代替绵白糖,不仅改善口感,同时降低传统饼干的含糖量,并配合有降糖作用的新资源食品人参,属于功能性烘焙食品,对糖尿病病人具有一定的保健意义。

    作者:徐凌志;尤丽新;张文杰;赵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