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分析

齐雪英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检验内容, 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 微生物污染, 饮食安全, 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 安全意识, 消费者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食品的安全意识也逐渐提高。目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但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仍是大,也是目前食品安全中较严重的问题。因此,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致力于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黑豆米果生产工艺的创新研究与进展

    米果是一种以米为原材料制成的米类点心,通过不同的工艺和制作配方,可制出各种口味。大部分米果类点心口感松脆,米香浓郁,脂肪低,老少皆宜,营养丰富,安全无油。米果起源于中国唐朝,经常食用米果类食品能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提高免疫力。近年来,随着米果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更多品种的米果系列产品不断问世,其中新型黑豆米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黑豆米果高蛋白,并含有丰富维生素,有美颜减肥的功效,食用价值高。本文对黑豆米果生产工艺创新与进展展开研究和分析。

    作者:陈婷婷;周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畲药小香勾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丽水市地处浙南山区,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民间用植物进行营养保健的现象十分普遍。小香勾是一味常用的畲药,具有除湿、健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疝气、腹泻、消化不良等,因其治疗效果较好,被录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此外,小香勾还可食用,在食物烹饪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发挥祛风除湿、健胃消食的作用。在烧猪脚、鸡等荤菜时,添加小香勾可增加清香,并且减小油腻性。

    作者:唐旭伟;沈松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效创新的产品客户满意的服务-艺康助力乳制品企业

    —访艺康大中华区集团客户总监杨帆作为全球大的专用化工品生产商之一,艺康在工业领域采用服务与产品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成为了全球具创新的企业之一。乳制品是艺康重要的业务单元之一,其运用自身优质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乳制品企业保驾护航。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灵芝精深加工现状及发展探究

    在我国,灵芝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灵芝的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等功效。因此有关灵芝的产品产业不断发展进步,产品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保健食品,又有药品、化妆品等,其深加工技术不断得以深化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灵芝深加工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朱玉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民众身心健康事件屡见不鲜。食品生产与消费者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本文中以信息不对称为出发点,研究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有效地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郝志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实验室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作为食品药品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监控食品药品安全、制定相关标准、紧急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提供科学依据,是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撑。而实验室是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对发挥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对人们安全的保驾护航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进而引发社会的“道德风险”。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特别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夏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探析

    自20世纪70年代转基因技术诞生,短短几十年该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生命科学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转基因食物虽与传统食物相比有很多优点,但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也逐渐受到质疑,关于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争论至今尚未出现定论。本文在分析转基因食物潜在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相关争论,并提出转基因食物的发展建议。

    作者:周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国家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规范基层食品安全执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和国务院“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和落实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责任”的要求,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完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事权、规范行政许可、依法行政强制等11个方面,对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波法提取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分析

    本文利用微波法对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番茄红素光谱特性、提取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浸取时间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6#溶剂油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560 W,提取时间100 s,可获得佳提取效果。

    作者:包东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现代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食品的安全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对于百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从欧洲的疯牛病、二恶英到国内发生的苏丹红、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事件让人对食品安全产生不少担忧。因此,加强食品检测刻不容缓,重要的是不断加强食品检测技术。传统的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检测要求,要将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应用到食品检测领域才能让食品的质量更安全,使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已有一定成果,本文围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介绍。

    作者:刘喆;关芳;石格鑫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问题分析

    食品生产行业中,食品的加工环节是整个食品链中重要的环节。食品加工涉及的程序复杂,因此对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是保障食品行业生产企业安全运转的重要一步。我国当前正在运转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必须随着时代与食品的变化进行改革,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作者:韩亮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20种农药残留量

    本实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120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乙腈萃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定量下限检出限(S/N≥10)为0.005~0.100 mg/kg,在加标水平为0.05 mg/kg时,方法回收率为67.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以内。

    作者:王首忠;李强;田益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质量检验精准度提升方式

    食品质量检测可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因此消费者和企业对其都十分关注。针对当前食品的质量检测结果不准确和安全事件时常的发生等现象,本文对影响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精准度方面的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为食品安全把好关。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改变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其中脑卒中、肾病、心脏病等是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认为,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实施健康饮食习惯教育,科学的摄入盐分和脂质,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改变饮食习惯对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李春梅;裴艳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可明显增加所培育作物的产量,还能有效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稳定性。与传统农业相比,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季节的限制,这也是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验对肉制品安全重要性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肉制品在饭桌上越来越普遍,其营养价值大,已成为膳食结构的基本组成。然而,瘦肉精事件出现后,食品安全重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强化肉制品管控尤为重要。新时期,为提升肉制品的品质,需重视并深化安全检验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检验利用物理和化学等不同方法,依照国家食品卫生规范标准,借助现代技术,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对食品的基本组成和含量进行检测,进而保证终质量。

    作者:蔡秀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酱油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称为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但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其危害更明显。

    作者:仁绍坤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再加上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食品材料加工工艺。不少厂家受到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利益的驱使,出现不卫生因素或造假问题,产出的食品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中涵盖了农药残留、微生物、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等。

    作者:张友维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保障和提高食品检测数据准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食品也进入人们的视线,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十分严重的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因此,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格外重视,我国不断地研究先进的检测方式以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对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作者:罗鹏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