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国;蒋宇丹;季晓燕
本文以国药控股为实例,探讨了集团性混合所有制医药分销企业的战略性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为国内制药企业提供借鉴。
作者:刘天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4年12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称,阿德福韦酯存在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的风险。
作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2例肺曲霉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真菌治疗方案制定,取得良好疗效,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一线,提供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徐红冰;王宏虹;廖若敏;白冲;周新;刘皋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诸多老年人的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凸现出来。本文试图从行政干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探索该问题的解决对策,为上海早日实现“成功老龄化社会”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者:周佳;张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 PD)结合了PK与PD的研究方法,同步研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与药效和疗效的关系,定量描述药物的效应-时间过程。PK/PD研究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抗真菌药物和提高其在许多严重真菌感染时的抗菌效果。本文就抗真菌药的PK/P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滔敏;程能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了给广大医药工作者提供不断学习提高的机会,促进医院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经上海市药学会批准,2015年本刊可继续授予医学继续教育Ⅱ类学分。每期“医学继续教育”题目围绕“专家论坛”等栏目中专家指导性文章,由专家出题,读者只需认真阅读当期杂志即可找到答案。每期杂志设10道题目,答对8道以上即为当期合格,6期题目合格者可获医学继续教育Ⅱ类学分10分,12期题目合格者可获医学继续教育Ⅱ类学分20分。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3例汞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总结重金属中毒周围神经病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3例口服同一种降糖保健品(汞砷超标)引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3例患者发病前口服摩柯复合片数月,亚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以四肢末梢型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提示多发性运动和(或)感觉周围神经损害,轴索损害为主。1例呼吸困难者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后疗效差,其他2例应用激素后均有缓解。结论: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对重金属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有差异,临床需重视既往药物和保健品的使用史。
作者:邓秋琼;王蓓;刘华;李颖;王玮璐;吴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中药代煎的应用调查数据,以及有关代煎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研究的文献。两种煎药方法各有利弊,各有市场。以理化手段评价两种方法的文献因评价指标不同而有不同结果,而以药效药理手段为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认为仍需针对两种煎药方式探讨适合的研究方法,并对中药代煎业务加强监管。
作者:蒋秀娟;高希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因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的5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33例,63.5%)和过敏性休克(5例,9.6%)。结论:应加强对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监测,注意其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徐红冰;石卫峰;刘皋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5’-核苷酸酶试剂(速率法)在自动化检测血清或血浆中5’-核苷酸酶活性的应用。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重复性、线性试验、测定血清或血浆中5’-核苷酸酶活性,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美国Diazyme 5’-核苷酸酶试剂(速率法)比较。结果:两个水平质控中酶活性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2.83%和1.96%,在5~200 U/L酶活范围内,线性良好。两种试剂测定血清5’-核苷酸酶活性的相关系数较好,相关系数r为0.995。结论:自主研发的5’-核苷酸酶试剂盒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结果准确,可满足大批量临床样本的常规和自动化分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景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近年来药物经济学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从药物经济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方法学发展、相关模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别予于总结。结果与结论:药物经济学的内容和评价方法都在不断发展。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培养药物经济学相关专业人员,建立并完善自己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
作者:吴伟栋;冯莎;祁方家;卢建龙;窦冠珅;应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由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主导、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了的“2014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研究”经过近一年的调研和分析顺利完成。据介绍,2014年的病人满意度测评首次由第三方主导,覆盖了包括三级综合性医院和儿科、妇产科、肿瘤等三级专科医院,可充分反映上海市三级医院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的质量。
作者:中国新闻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国近5年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现状。方法:对在2009-2013年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结果:经一定的入选标准筛选,获得有效文献411篇。分析发现,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设计、方法和结果讨论中均存在不完善之处,提示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质量有待提高。结论:应通过加强学术交流、重视对药物经济学评价新技术的学习,以提高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质量,进而使之能够有效指导今后我国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冯莎;祁方家;卢建龙;吴伟栋;窦冠珅;应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介绍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不确定性的概念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不确定性的存在会影响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不确定性可能产生在药物经济学评价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而通过完善评价设计、改善统计和敏感度分析可有效评估并处理不确定性。结论:为保证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须从各个环节减少不确定性。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敏感度分析可以评估不确定性,有助于评价者控制不确定因素。
作者:窦冠珅;卢建龙;祁方家;吴伟栋;冯莎;应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全面介绍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常见的成本及其测算方法,本文从成本的内涵出发,阐述不同角度的成本内容差异,介绍常用的成本构成和方法,后对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测算难点和争议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祁方家;卢建龙;冯莎;吴伟栋;窦冠珅;应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缩宫止血合剂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中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86例,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缩宫止血合剂。统计分析两组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及转经情况。结果:实验组中阴道出血量<月经量的产妇24例,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月经量的产妇10例;实验组产妇转经时间和转经经期分别为(20.22±2.38)d和(3.92±1.13)d,对照组产妇转经时间和转经经期分别为(31.39±3.06)d和(6.08±1.42)d。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用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基础上加用缩宫止血合剂,能够有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后子宫修复。
作者:洪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857%磷酸二氢铵溶液(20∶8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25 nm。结果:氯苯那敏峰与杂质A、B、C、D峰之间的分离度良好,氯苯那敏及四个杂质的小检测限分别为0.017、0.016、0.077、0.030、0.053μg/ml。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作为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
作者:施建国;蒋宇丹;季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发生软产道损伤类别、分娩方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经阴道分娩发生软产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患者,会阴阴道裂伤108例(81.82%),其中侧切再损伤89例(67.42%),未侧切阴道裂伤19例(67.42%);软产道损伤在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肝功能障碍、急产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无合并症者(P<0.05);助产术者高于正常产者(P<0.05);长产程者高于短产程者(P<0.05)。结论:重视产妇发生软产道损伤的高危因素,及时正确地诊断和处理软产道损伤是降低软产道损伤并发症、提高围产保健的重要内容。
作者:余节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