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白玉龙;张备
目的:了解和验证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在社区居民中实施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免疫法大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对65岁以上2085名常住居民进行初筛,对其中阳性的高危个体建议采用结肠镜进行复查。结果:初筛阳性501例,其中问卷调查阳性460例(22.1%),FOBT阳性32例(1.5%),两者均阳性9例(0.4%),初筛高危人群浓集率为24.0%。501例中127例接受结肠镜复查,受检率25.3%,检出结直肠癌5例(0.24%),癌前病变60例,占2.88%,其中腺瘤伴中度异型增生4例,结直肠息肉50例,结肠黑病变6例。结论:采用问卷调查和FOBT法联合筛查方案可明显缩小重点人群范围,并可广泛应用于社区结直肠癌的初筛。
作者:张敏;曹炽;时影影;徐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日前,专家呼吁发挥生物标志物p16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作用,实现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早期准确分级,以期真正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按严重程度可分为CIN1、CIN2和CIN3三级。近年来,p16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它有助于辅助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判读,可显著提高CIN2、CIN3判读的准确性和病理医师之间诊断的一致性。在多年临床验证的基础上,美国病理学会(CAP)和美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会(ASCCP)出台指南建议,使用特定克隆号(E6H4)的p16INK4a抗体,作为检测HPV感染是否影响到细胞周期调控的生物标志物,这也是全球唯一获得IVD认证的p16抗体。
作者:科学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2011年6月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前后中心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口服降糖药用药数据,以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品种、用药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排序比(DUI)为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7月-2012年6月口服降糖药物总的消耗金额及构成比下降,2012年7月-2013年6月总的消耗金额及构成比上升。非磺酰脲类消耗金额及构成比呈快速增长态势,噻唑烷二酮类消耗金额及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能够促使慢性病患者回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杨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更好地完善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以老年人为重点签约对象,通过不断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家庭医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管理的基础,并按照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服务。结果:家庭医生签约率为27.73%,其中老年人签约率近70.00%,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00%以上,为50.00%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为近50.00%的老年人进行了肺炎疫苗的接种和结直肠癌筛查,为5.00%的老年人进行了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论:家庭医生在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吴军;徐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北站社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为规范社区房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北站社区门诊持续房颤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治疗史、凝血酶原监测及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率知晓情况等,并采用CHADS2评分评价治疗的合理性。结果:房颤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比例仅为36%,抗凝治疗的平均时间为6个月;社区尚未开展抗凝治疗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结论:社区房颤的抗凝治疗尚未展开,需加强和提高社区房颤的规范管理水平。
作者:刘明艺;王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家长绘制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以实时了解儿童的体格生长规律。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对215名0~6个月儿童家长发放生长发育曲线制作图,并示范绘制方法,以指导家长实时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同时发放215份问卷调查家长绘制儿童生长发育图的情况。结果:共收回问卷表194份,其中156名(80.41%)家长能熟练掌握绘制方法,127名(65.46%)家长认为生长发育曲线图对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有帮助,144名(74.32%)家长认为绘制方法方便。结论:通过家长绘制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能加强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及方向的了解和增强育儿信心。
作者:张新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CHF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均进行常规CHF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指导、生活习惯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6 min步行距离测验(6MWT)及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T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6MWT结果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燕长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贯彻本刊办刊宗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经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同意,本杂志“医学继续教育”栏目将每期刊登医学继续教育自测题,由全科医学专家出题,题目围绕当期杂志相关内容及全科医学基本知识,题型以多选题为主。读者只要在杂志原件上回答题目,答案在题目刊登后3个月内寄到上海市大田路129弄A幢22楼G室(邮编200041),或者采用电子邮件发到huweixie@sina.com,同时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包括手机)。凡6期以上答题正确者授予上海市医学继续教育Ⅱ类学分10分,学分证书于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各发5分。“医学继续教育”栏目题目在杂志刊登的同时也发布于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网站(http://www.shwsxh.com.cn)和上海医药杂志网上论坛(http://blog.sina.com.cn/shanghaiyiyao)。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左下后牙自发痛半个月来口腔科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口腔疾病治疗史。检查:颜面部对称,皮肤无红肿,张口度正常,38近中倾斜阻生,近中邻面深龋损,37远中邻面深龋,37、38齿均有明显探痛和冷热激发痛,无叩痛,28缺失。X线片显示38齿融合单根,37、38齿均有穿髓孔,无根尖阴影。诊断:37,38齿牙髓炎;38齿近中阻生。处理:2%利多卡因局麻下37齿开髓,封失活剂VOCO;拔除38齿。次日下午,患者前来咨询皮肤问题。检查:颜面部下1/3及颈部皮肤广泛散在性红疹,约1.0 mm×1.0 mm,口周皮肤及唇红干燥,转诊华山医院。
作者:储月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斯奇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收集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取穴用药相同,干预组在三伏天(小暑至立秋约1个月)和三九天(冬至后的第1天~第27天)进行穴位注射干预,对照组仅在三伏天行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以1年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干预组的疗效更佳。
作者:袁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因“自服百草枯9 d”于2014年11月9日入院治疗。患者11月1日因琐事与家人争吵后服下掺有百草枯的食物,之后开始呕吐,至9d后才在家属陪伴下就诊,主诉第1、2天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之后均为少量血性液体,无明显胸闷气闭,无明显其他不适,急诊以中毒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农药百草枯中毒。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1℃,律齐,脉搏116次/min,血压153/100 mmHg,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口腔黏膜糜烂破溃,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肺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4.2 s,纤维蛋白原4.59 g/L,D-二聚体970.0 ng/ml,丙氨酸转氨酶(AST)17 U/L,血肌酐70 mmol/L,尿酸159 mmol/L,血钾3.25 mmol/L,C反应蛋白38.24 mg/L,前白蛋白116 mg/L,血气pH值7.53,二氧化碳分压37.7 mmHg,氧分压97.8 mmHg,剩余碱7.8 mmol/L,乳酸2.8 mmol/L。急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84×109,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389×109,中性细胞比例88.6%。入院后积极给予吸氧、洗胃、导尿、补液,输注地塞米松、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环磷酰胺等对症治疗,并紧急给予右股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入,予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
作者:裘宇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在药物基础上采用社区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效果。方法:将106例高血压合并焦虑情绪患者随机分入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1次/d,心理干预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1次/d和心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血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的有效率。结果:心理干预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8±8.41比42.76±6.35,P<0.05)。治疗后心理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39±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1.45±12.15)mmHg和(80.67±6.1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8.32±10.15)mmHg和(88.23±5.56)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0.01)心理干预组有效降压率为84.91%,对照组为64.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社区能提高合并焦虑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作者:曾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枫林社区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原因,以减少漏尿的发生。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36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出现漏尿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36例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是老年退行性变化漏尿18例(19.35%),导尿管引流不畅漏尿11例(11.83%)和膀胱痉挛漏尿7例(7.53%)。干预后,27例患者的漏尿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严格、规范的无菌操作及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的漏尿发生。
作者:李卓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甲状腺结节是普外科常见病,近年来,在健康体检中超声探查发现其发病率(包括甲状腺癌)有逐年增加趋势。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碘摄入量、遗传因素、放射线接触史、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本文综述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图像中的表现及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林擎天;樊友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全科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终将走向社区卫生服务岗位,社区实践基地的建立、健全与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政府加强社区实践基地的经费投入、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丰富和完善考核方式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根本保证。
作者:杨春凤;刘文斌;叶建花;陈旭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来自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公共健康科学部的Elissabeth F.Beaber博士领衔的团队在Cancer Reaserch期刊上发表的新研究成果表明,近期使用一些含高剂量雌性激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且因服用的避孕药成分不同,风险也有不同。乳腺癌在年轻女性中并不常见。有多方面证据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其实还对健康有益。甚至此前有研究表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是因为停用口服避孕药。该研究团队认为,以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女性的回忆以及口述,这会给研究结论带来偏差。该团队使用了电子医药记录仪详细记录了女性使用避孕药的名字、剂量以及用药时间。该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包括1990-2009年期间1102个被诊断罹患乳腺癌的女性以及21952个女性作为对照。对照组中大约分别有24%、78%以及不到1%的女性在过去一年内使用了含低剂量、中等剂量以及高剂量雌性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中的至少一种。研究发现,近期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比其他不使用或曾经使用此类避孕药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提高了50%。其中,含高剂量、中等剂量雌性激素以及含双醋炔诺酮的避孕药分别使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提高达2.7、1.6以及2.6倍。而平均含0.75 mg炔诺酮的三相组合口服避孕药将会使风险提高3.1倍。而含低剂量雌性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则不会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不过,Beaber博士指出目前的结论还需要谨慎对待,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作者: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由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快舒尔”无针注射器改变了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注射器重复使用针头容易发生断针、感染、不易吸收等无法回避问题,而且极大的减轻了糖尿病患者注射时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只有手电大小的“快舒尔”无针注射器全系列产品抛弃传统的金属刺入,通过注射器中压力装置产生高压,将液体药品从注射器前端药管顶部的小孔中推出,药液形成极细的液体柱,瞬间穿透皮肤到达皮下,且弥散分布,弥散技术使得胰岛素的吸收接近内源性胰岛素,起效快,药效稳定。为了获取更多的样本验证产品的功效,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正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临床测试。
作者:科学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情况,并提出推动社区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相关建议。方法:2013年采用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黄浦区打浦桥社区45~95岁年龄段居民2405人进行结直肠癌初筛,并对初筛高危人群行肠镜检查和分析。结果:初筛中高危人群451人,阳性率为18.75%,其中115人(25.5%)接受肠镜检查,确诊结直肠癌3人,腺瘤、息肉59人。结论:在社区开展筛查有利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但社区居民结直肠癌肠镜检查率偏低,需加强居民结直肠癌癌筛查的宣教动员工作。
作者:李为翊;陈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余市中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服务,观察组采取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进行优质护理。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构成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276例(92.00%),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233例(77.67%);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体检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健康。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为研究降发病率及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调查辖区10家公立幼儿园儿童,共计1925人,自然光线下用平面口镜进行口腔检查,分析龋齿年龄段、性别及补牙等状况。结果:总龋患率为28.00%(539/1925),随年龄的增长,龋齿患病率逐年提高,6岁达高峰。结论:社区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预防龋齿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防龋的卫生宣教。
作者:周雪飞;李桂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