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洁;王键;徐世杰
鬼穴是主要用以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一类穴位的总称. “鬼穴”一词早见于唐代的《千金方》,后世经过许多医家补充与发展,对鬼穴的含义、内容、使用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文章简要梳理了鬼穴的源流及内涵、阐述了鬼穴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常用使用方法,为临床传统针灸理论的运用与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作者:张汗;赵梦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前的中医临床结局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新中医的生产水平和所处社会环境,必须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本研究以历史唯物辨证思想为指导,融合哲学和健康领域的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回归中医自然工具的本质属性,提出“循证量表”以建立切实可用的中医药临床结局评价新技术体系.本体系应同时满足研究者、医师、患者和卫生管理者的相关健康诉求;需首要建立量表的系列方法学规范、报告规范和定量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同时建立量表解释和应用、转化和推广、跨文化调适(翻译)、综合系统评价及相关基础体系.循证量表研究可为中医临床结局评价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支撑体系,进而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侯政昆;刘凤斌;陈新林;杨云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及圣约翰草对高脂加慢性应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伴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开心散组(445mg/kg)、当归芍药散组(3 360mg/kg)、圣约翰草组(300mg/kg).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于每日给药1h后进行应激处理,连续6周.隔周测定空腹血糖(FBG),给药3周后收集24h尿液,测定皮质酮水平.给药第25、28天进行情绪唤醒及旷场试验,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FB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情绪唤醒水平、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降低,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P<0.05,P<0.01);血清CORT水平及尿液CORT水平升高(P<0.05,P<0.01),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和圣约翰草对上述指标具有调节作用,以GR蛋白为明显(P<O.01).结论: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和圣约翰草可通过调节HPA轴活性,而改善高脂加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和抑郁行为.
作者:张锦;王登;周珺;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SAMP8行为学观察和ADAM10和ADMA17在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探讨电针干预A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并比较电针与药物治疗AD的差异.方法:8月龄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0只,以SAMR1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记忆行为学测试,以免疫组化法观察ADAM10、Western blot检测ADAM17的表达情况.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逃避潜伏时增加、目标象限游泳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药物组逃避潜伏时明显减少(P<0.05),目标象限游泳路程明显增加(P<0.05,P<0.01);药物和电针干预AD模型小鼠,均能增加ADAM10和ADMA17在SAMP8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P<0.01).结论:电针可以改善AD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上调ADAM10和ADMA17在SAMP8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痴呆的作用.
作者:王鑫;朴赞勋;周源;李志刚;许安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在针刺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实验中,采用CT灌注增强扫描证实其疗效,现总结实验技术,重点是优化静脉穿刺及埋针方法,保障高压注射的成功率,准确有效实施穴位埋针.方法:选择猪的耳缘静脉,熟悉其解剖特点,结合高压注射的要求,总结穿刺技术方法以及穴位埋针技巧.结果:前4头小猪因采用与临床患者相似的穿刺方法,图像质量不高,其后逐步改进及优化穿刺与注射技术,图像质量明显好转,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反复练习,总结出小型猪静脉穿刺及高压注射方法,从而保障了CT心脏灌注扫描的成功.
作者:张今朝;朱秀玲;赵青;包岩;佟海滨;高波;方继良;俞裕天;贾术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文章介绍了部分辛味药如桂枝、肉桂、防风、石菖蒲、郁金、益母草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特殊功效.笔者认为,在运用部分辛味药治疗精神疾病时,要仔细察证,辨证的确;同时,还要注意药品的质量.笔者还就不少本草书谓石菖蒲“辛微温”或“辛温”及具化痰之力,提出石菖蒲味应辛凉,其能“化痰”者,实乃以其开散泄及芳香悦脾之能以祛浊秽者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多,校勘质量高,也能体现宋代医籍校勘水平,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传习.文章拟从音义注释、讹误勘正、文句断识、篇以再现4个方面就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内容进行简要考释.
作者:师建平;梁永宣;孟永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的检测内源表达苦味受体活化的方法,为研究苦味中药的化学及生物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基于微电子阻抗的实时无标记系统监测激活内源表达T2R38受体的方法.结果:T2R38特异性激动剂在NCI-H716,MDA-MB-231以及HuTu-80细胞上均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基于微电阻的方法实现了对内源表达受体的监测,可以将其应用于基于T2R38受体的中药药性成分研究,为探究中药苦味药性化学和生物基础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张宇昕;王星;刘青;翟晨曦;栗世铀;乔延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前,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单因素致病性疾病仍不断挑战着人类,而薛老师继承蒲辅周教授善治急性热病经验,其辨证思路、立法用药,皆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外感温病.文章继之前文,进一步从温毒、暑温、湿热3个季节性温病特点入手,探索薛老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歆颖;于大兴;薛燕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失眠总由阴阳二气昼夜运行异常、阴阳失交所致.夜间阳盛阴衰,故夜卧不宁;白昼阴盛阳衰而见神疲乏力.针对夜间睡卧不宁,当于夜间(或下午)治以泻阳补阴;针对日间精力不济,当于白昼予升阳法治之.治疗失眠症当夜滋阴与昼升阳择时使用,可使阴阳调和而“昼精-夜瞑”.
作者:潘早波;诸毅晖;易玉辉;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气穴又称腧穴,是中医人体结构理论和针灸治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素问·气穴论》是《黄帝内经》中专门讨论这一概念的篇章.通过整理分析原文,对气穴和孙络、谿谷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讨论:气穴的结构特征由该部的孙络、谿谷共同组成,气穴是功能性概念,孙络是实体性概念,谿谷是结构性概念.气穴所处部位,其内在为谿谷肉会层次,有孙络往来其间,由是则气穴以谿谷为枢浅及皮、深至骨,籍孙络联通经络,和合中焦、冲脉之灌渗,汇行荣卫,进而与全身的气血循环相联系.初步分析结果揭示了气穴的结构特性,说明《黄帝内经》对气穴的认识总结是在一个完整系统的人体结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明确气穴的这一结构特征,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现代医学视角重新解构,进而在新的理论水平高度重组人体腧穴的物理、数学模型,是中医经络腧穴学术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肥胖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合并症,如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等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根据文献记载和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将肥胖分为三型:痰湿型、气虚型和痰湿挟瘀型,其中与痰湿体质关系为密切.减肥并不等于减轻体质量,中医采取加减法并用减肥,研制了“化痰祛湿方”,对肥胖人群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改变脂质代谢,纠正痰湿体质偏颇.因此,从体质角度入手,综合运用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对肥胖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俞若熙;李英帅;王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文章分析中医汤剂的盲法应用现状,并对盲法的实施进行评价.在中医汤剂临床研究中,盲法的实施大多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实现,但盲法的试验报告质量普遍不好.同时,在用中医汤剂安慰剂对照时,盲法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安慰剂支持中医汤剂盲法实施过程的论证强度较低.因此,在中医汤剂临床试验中,盲法应用率很低,报告不完整,试验设计低下.
作者:彭嘉;肖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液系统疾病病种繁多,治疗各异,单纯西药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诸多.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藤类中药在减轻贫血、抗炎止痛、调节免疫、抗肿瘤、改善循环、改善骨髓微环境等方面确有成效.文章从试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逐一论述藤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介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淋巴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对改善血液病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促进骨髓正常造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缓解化疗时不良反应及化疗后骨髓抑制、防止微小残留病发生及减轻移植后排斥反应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武彦琴;李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及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例研究对象按1∶1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终有效病例治疗组87例,对照组88例,治疗组采用前列通窍胶囊+癃闭舒胶囊模拟剂,对照组采用前列通窍胶囊模拟剂+癃闭舒胶囊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随访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22%,其中显效率为6.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73%,其中显效率为2.2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l).两组治疗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改善BPH患者I-PSS、QoL、Qmax、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在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通窍胶囊可明显改善BPH引起的临床症状,是治疗BPH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制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张春和;李焱风;秦国政;申吉泓;徐波;赵凡;张富刚;杨毅坚;陈天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疾病管理模式干预抑郁症患者,探索疾病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SAS软件获得随机编号,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除均给予相同的中、西药综合常规治疗外,管理组患者接受中医疾病管理,包括综合抗抑郁治疗、抑郁症中医特色教育、定期复诊、评估等;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诊疗模式接受治疗,疗程均为52周,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其因子分析、生活质量量表(SF-36)作为评价指标.结果:①两组在干预8、12、24、36、52周末HAMD-17量表组内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两组干预均有效;管理组在干预8、12、24、36、52周末HAMD-17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②两组在干预4、8周末开始SF-36量表组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两组干预均有效;管理组在干预4、8、12、24、36、52周末SF-36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疾病管理模式干预抑郁症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模式.
作者:杨婧;沈慧;闫少校;赵霞;贺建华;梁玉兰;杨倪;张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急、慢性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①运用FluxExplorer软件平台构建起的CHD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②应用GC-MS技术和血气自动分析仪从健康对照组、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中取冠状动脉血检测葡萄糖、脂肪酸及血氧含量;③检测结果代入网络模型,通过影子价格分析CHD不同血瘀证状态下参数变化的特点.结果:在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和CHD急性血瘀证的状态下,葡萄糖、脂肪酸、血氧的影子价格依次是-4.3478,0.0000,-5.6087;若分别增加1单位,则代谢后ATP的产量依次增加4.3478、0.0000、5.6087单位.3个模型中对于葡萄糖、脂肪酸和血氧3种能量物质的灵敏度有别,其中对于葡萄糖和血氧的灵敏度,呈现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的趋势(P<0.01);而对于脂肪酸,则呈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的趋势(P<0.01).结论:CHD急性血瘀证和慢性血瘀证心肌细胞对于不同能量物质的利用程度有别,而提供充足的氧气是充分利用能量物质的关键.
作者:袁肇凯;简维雄;黄献平;张月娟;孙安会;夏世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引火汤加味结合干预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成训练组和中药+训练组,各30例.两组均配合行为治疗,结构化教育等干预训练,中药+训练组在训练的同时使用引火汤加味治疗(每2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前后运用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CAR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个疗程后,训练组的总有效率为63.3%,中药+训练组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RS得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中药+训练组低于训练组(P<0.05).结论:引火汤加味及干预训练均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有效临床方法,而引火汤结合干预训练对儿童自闭症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江晓宇;蔡在欣;张作美;李爱武;成云水;吕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一定的优势与特色.陶夏平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湿热蕴结肠腑,其中气滞血瘀为局部的病理变化,寒热错杂是病理属性,肝强脾弱是病机关键;辨治中应分缓急、辨脏腑、顾兼症,治疗上宜权衡虚实、气血并调,同时注重患者的情志因素,身心并调.
作者:刘明坤;于博文;陶夏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肝脏Ras蛋白特异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RASGR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稳定的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脾清化方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脏组织RASGR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下调T2DM大鼠的FBG和HbAlC水平(P<0.0),以及肝脏组织中RASGR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健脾清化方能够降低T2DM大鼠的FBG和HbA1C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组织中RASGRP1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俊燕;陶枫;陈清光;侯瑞芳;陆灏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