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汗;赵梦云
目的:观察引火汤加味结合干预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成训练组和中药+训练组,各30例.两组均配合行为治疗,结构化教育等干预训练,中药+训练组在训练的同时使用引火汤加味治疗(每2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前后运用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CAR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个疗程后,训练组的总有效率为63.3%,中药+训练组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RS得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中药+训练组低于训练组(P<0.05).结论:引火汤加味及干预训练均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有效临床方法,而引火汤结合干预训练对儿童自闭症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江晓宇;蔡在欣;张作美;李爱武;成云水;吕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运用中医四诊探讨髋痹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收集确诊为髋痹病的患者共321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各证候中医四诊内容并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统计计算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中医证候出现的频数与频率,髋痹病患者舌象、脉象出现的频数与频率和中医诊断模型的建立.结果:321例髋痹病病例中,共有证候21个,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区压痛、负重后加重、阴雨天加重、行走乏力、劳累后加重等.髋痹病患者的舌象以红、暗为主,出现频率分别为20.9%、17.8%;淡胖舌出现频率为20.2%,舌边有瘀斑和舌静脉曲张共占34.5%;苔质以腻为主,苔色以白、黄为主,脉象以细数、脉虚弱为主.气滞血瘀型63例以关节刺痛、苔白、关节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证候;肝肾亏虚型134例以阴雨天加重、负重后加重、腹股沟区压痛等为主要证候;痰湿痹阻型124例以关节活动受限、腰膝酸软、失眠等为主要证候.对3个症型进行多元素回归分析获得了髋痹病各证型的常见证候.结论:初步筛选出不同中医证候髋痹病患者常见的证候,能够较准确的反映髋痹病的临床特点,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
作者:张颖;张蕾蕾;孙瑞波;刘又文;刘立云;王会超;魏秋实;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整合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其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而中医和西医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卫生服务体系,二者的分工与整合的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为了改变建国后在西医的冲击下中医发展的疲软现象,党和政府把“中西医并重”作为我国卫生方针之一.我国某些省份的中医药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我们需要在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基础上,在卫生整合大潮流中平衡中西医的发展,从整合的视角出发正确看待“中西医并重”,真正科学地实现“中西医并重”.
作者:彭凯;刘文俊;金晶;熊巨洋;张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的检测内源表达苦味受体活化的方法,为研究苦味中药的化学及生物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基于微电子阻抗的实时无标记系统监测激活内源表达T2R38受体的方法.结果:T2R38特异性激动剂在NCI-H716,MDA-MB-231以及HuTu-80细胞上均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基于微电阻的方法实现了对内源表达受体的监测,可以将其应用于基于T2R38受体的中药药性成分研究,为探究中药苦味药性化学和生物基础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张宇昕;王星;刘青;翟晨曦;栗世铀;乔延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朱氏伤寒派临证善用脐腹诊识别夹阴伤寒体质,擅用桂枝救逆汤等桂枝类方治疗以肾阳虚馁为病理本质的伤寒热病及内伤杂病.笔者借鉴朱氏经验,将此法用于风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产后病等杂病.
作者:张玲玲;张薛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睡眠是由人脑控制的一种复杂的生理行为过程,与免疫功能同为正常生活所必要的生理机能.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生活环境等原因,睡眠障碍普遍发生的同时机体患病机率也在逐日增加,目前睡眠的质量影响免疫系统的机制尚无定论,文章将从睡眠与免疫系统的关联性及睡眠剥夺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来探讨其相关性.
作者:张如意;游秋云;张舜波;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六经身痛以表证为主,三阳经身痛从麻黄汤峻汗解表散寒,到柴胡桂枝汤微汗和解营卫,后狂汗出,痛自解.三阴经身痛,皆有本经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尚未入脏腑之里.治疗上有扶正祛邪并用.
作者:祝盼盼;陈宝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常态下阴虚阳虚体质任脉线上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表现,比较两种不同体质任脉线上浅表MBPU的差异,探讨电针对其影响.方法:对200名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问卷,共收集阴虚体质志愿者15名(女10名,男5名),阳虚体质志愿者15名(女10名,男5名),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系统分别对筛选出来的阴虚、阳虚体质志愿者进行常态下以及电针中脘穴时任脉线上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进行观察.结果:常态下志愿者阴虚体质膻中穴浅表MBPU明显高于阳虚体质(P<0.01);常态下阴虚体质的志愿者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相对较高,电针中脘穴可使其浅表MBPU明显降低(P<0.01);常态下阳虚体质的志愿者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相对较低,电针中脘穴可使其浅表MBPU明显升高(P<0.01).结论:阴虚和阳虚体质志愿者浅表MBPU的表现不尽相同,电针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
作者:许金森;郑淑霞;潘晓华;萨喆燕;沈慈敏;朱小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文章总结中医药典籍《伤寒论》中药汤剂的制备形式,以期综合利用现代制备技术,更好地挖掘传承优秀文化.笔者直观学习研读《伤寒论》典籍,参考历代中医药学家对该著作的注释和解读,从溶媒选择的角度整理解读典籍;《伤寒论》方药汤剂的溶媒选择与疾病证候、处方用药、临床使用特点等充分结合,高度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现今的汤剂溶媒单一,不能体现传统中医精髓.典籍记载的汤剂在选择溶媒时因证、因病、因方有别,在保证汤剂质量,提高中药疗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全方面加快典籍制备汤剂的整理开发,采纳吸收,推动中医药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吴忠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MR)研究电针胃经穴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和胆经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利用束缚冷应激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用电针分别刺激胃经组和胆经组相关穴位,收集大鼠的血清和尿液,获取一维1H NMR谱,并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各组间的代谢轮廓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穴组血清中的肌醇、甘氨酸、谷氨酰胺、异亮氨酸、缬氨酸和尿液中的肌酸酐、乳酸、醋酸盐、肌酸、琥珀酸盐、牛磺酸、甘氨酸、苯乙酰甘氨酸、尿囊素、胆碱、三甲胺、甲酸盐、甜菜碱代谢物的表达水平得到了明显地恢复(P<0.05),更接近空白组的代谢水平.结论:电针胃经穴可通过调节胃溃疡大鼠的氨基酸代谢和脂肪代谢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
作者:杨宗保;王亚东;董继扬;刘琼;王超;马富强;文磊;全仁夫;许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松筋易骨”膏摩法配合腹部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松筋易骨”膏摩法配合腹部推拿疗法(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1日2次,1次1粒).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尺(VAS)、日本骨科协会膝关节评分法(JOA)量表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①经干预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6.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60.00%(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的VAS、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筋易骨”膏摩法配合腹部推拿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KOA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松筋易骨”膏摩法配合腹部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华南;马菲;吴颖;张玮;海兴华;王金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小儿生理、病理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撷取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董幼祺教授辨证治疗小儿疳积、贫血、水肿、哮喘、夜啼等临床案例,从脾胃之生化升降着手,探析“调治脾胃”法在儿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和疗效,以供儿科专家同行探讨、传承.
作者:江丹丹;董继业;董幼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发展进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及相关事务所作为专利数据来源;以万方数据库、CNKI、CHKD数据库作为科研成果检索资源;运用简单统计与聚类分析的方法,把年度数据当作聚类成员,以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申请量、公开量、科研成果作为聚类变量,对20年来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展开聚类分析.结果: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在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3个阶段:1991至2000年是第一阶段,专利申请量、公开量、科研论文数量较低;第二阶段为2001至2004年,专利申请量、公开量是第一阶段的2倍,而科研论文数是第一阶段的3倍;第三阶段是2005年至2010年,3个指标均为第二阶段的2倍.结论: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的发展与国家政策、专利制度、中医药科研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杨旭杰;裴晓华;王春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历代医家治疗脂肪肝的方药证治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中输入相应检索词检索出脂肪肝相关文献,排除干扰文献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历代治疗脂肪肝的方药中,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泻下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消食药出现的频率较高,累计频率达91.90%,起到主要治疗作用,其中以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为常用.结论:历代医家治疗脂肪肝的主要治法为:温中补虚、理气活血.
作者:李泽鹏;池晓玲;周晓玲;萧焕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前的中医临床结局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新中医的生产水平和所处社会环境,必须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本研究以历史唯物辨证思想为指导,融合哲学和健康领域的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回归中医自然工具的本质属性,提出“循证量表”以建立切实可用的中医药临床结局评价新技术体系.本体系应同时满足研究者、医师、患者和卫生管理者的相关健康诉求;需首要建立量表的系列方法学规范、报告规范和定量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同时建立量表解释和应用、转化和推广、跨文化调适(翻译)、综合系统评价及相关基础体系.循证量表研究可为中医临床结局评价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支撑体系,进而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侯政昆;刘凤斌;陈新林;杨云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素、证型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和心肾阳虚证5组证型,提取分析CHF证素分布情况.以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CHF的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CHF的证素分布:病位以心(94.4%)为主;病性是以气虚(82.2%)为主的本虚证素和以血瘀(70.0%)为主的标实证素.结论:CHF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位以心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心脏彩超作为CHF的重要检查手段,其各项参数在各证型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CHF中医辨证的重要辅助手段.CHF各证型的NT-proBNP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CHF中医辨证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黄碧群;刘建和;彭察安;顾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门成福教授是中原门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善于化裁古方治疗各类妇科疾病.门教授在临证中将子宫腺肌病按照“癓瘕”“崩漏”“痛经”等进行辨证,主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3型,分别选用消瘤汤、参芪四物去川芎汤、温经汤为主方,灵活加减用药,调理月经周期、改善症状表现,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孙海媛;贾成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石斛合剂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5Y细胞凋亡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细胞H2O2损伤模型.予以石斛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斛合剂能减轻H2O2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能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0.05),减少LDH的释放量(P<0.01),稳定线粒体膜电位(P<0.01),使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bc1-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石斛合剂可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来实现的.
作者:刘言凤;余文珍;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不同提取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并探究水提物与醇提物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异同.方法:建立TGF-β1诱导HSC-T6细胞增殖模型,采用MTT法观察水提物与醇提物对HSC-T6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来探讨鳖甲煎丸提取物对TGF-β 1诱导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RT-PCR、ELISA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HSC-T6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鳖甲煎丸水提物在0.125-2.000mg/mL浓度范围,抑制效果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呈线性负相关关系,醇提物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水提物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醇提物则表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相关细胞因子α-SMA、Col-Ⅲ、CTGF和PDGF mRNA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水提物使HSC-T6细胞COL-Ⅲ、COL-Ⅳ、PDGF 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降低.醇提物使HSC-T6细胞COL-Ⅲ、COL-Ⅳ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降低,而PDGFmRNA含量升高促进其蛋白表达.结论:鳖甲煎丸水提物与醇提物对TGF-β 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作用表现有一定差异;同时均可抑制胶原COL-Ⅲ、COL-Ⅳ的合成;对PDGF表达调控亦有所不同.
作者:付玲珠;屠珏;凌云;郑婷;盛云杰;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过程须保证科学性和可靠性,数据平台技术在文献研究阶段、专家咨询阶段、临床病例研究阶段和指南质量评价阶段均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文献结构化管理、对Delphi法咨询专家组和指南质量评价专家的网络在线调查、研究病例数据的多中心在线录入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方法实现指南制修订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快速填报、质量控制、电子存档和快速溯源,从而提高指南制修订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季聪华;曹毅;李秋爽;刘姗;张颖;黄思佳;周鹏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