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痹病临床治疗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之中医证候学研究

张颖;张蕾蕾;孙瑞波;刘又文;刘立云;王会超;魏秋实;何伟

关键词:髋痹病, 气滞血瘀, 肝肾亏虚型, 痰湿痹阻, 中医证候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四诊探讨髋痹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收集确诊为髋痹病的患者共321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各证候中医四诊内容并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统计计算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中医证候出现的频数与频率,髋痹病患者舌象、脉象出现的频数与频率和中医诊断模型的建立.结果:321例髋痹病病例中,共有证候21个,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区压痛、负重后加重、阴雨天加重、行走乏力、劳累后加重等.髋痹病患者的舌象以红、暗为主,出现频率分别为20.9%、17.8%;淡胖舌出现频率为20.2%,舌边有瘀斑和舌静脉曲张共占34.5%;苔质以腻为主,苔色以白、黄为主,脉象以细数、脉虚弱为主.气滞血瘀型63例以关节刺痛、苔白、关节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证候;肝肾亏虚型134例以阴雨天加重、负重后加重、腹股沟区压痛等为主要证候;痰湿痹阻型124例以关节活动受限、腰膝酸软、失眠等为主要证候.对3个症型进行多元素回归分析获得了髋痹病各证型的常见证候.结论:初步筛选出不同中医证候髋痹病患者常见的证候,能够较准确的反映髋痹病的临床特点,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和圣约翰草对高脂加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目的:探讨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及圣约翰草对高脂加慢性应激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伴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开心散组(445mg/kg)、当归芍药散组(3 360mg/kg)、圣约翰草组(300mg/kg).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于每日给药1h后进行应激处理,连续6周.隔周测定空腹血糖(FBG),给药3周后收集24h尿液,测定皮质酮水平.给药第25、28天进行情绪唤醒及旷场试验,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FB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情绪唤醒水平、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降低,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P<0.05,P<0.01);血清CORT水平及尿液CORT水平升高(P<0.05,P<0.01),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和圣约翰草对上述指标具有调节作用,以GR蛋白为明显(P<O.01).结论:开心散、当归芍药散和圣约翰草可通过调节HPA轴活性,而改善高脂加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水平和抑郁行为.

    作者:张锦;王登;周珺;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阴虚阳虚体质任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及电针对其影响

    目的:观察常态下阴虚阳虚体质任脉线上浅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表现,比较两种不同体质任脉线上浅表MBPU的差异,探讨电针对其影响.方法:对200名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问卷,共收集阴虚体质志愿者15名(女10名,男5名),阳虚体质志愿者15名(女10名,男5名),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系统分别对筛选出来的阴虚、阳虚体质志愿者进行常态下以及电针中脘穴时任脉线上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进行观察.结果:常态下志愿者阴虚体质膻中穴浅表MBPU明显高于阳虚体质(P<0.01);常态下阴虚体质的志愿者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相对较高,电针中脘穴可使其浅表MBPU明显降低(P<0.01);常态下阳虚体质的志愿者膻中穴、下脘穴及气海穴浅表MBPU相对较低,电针中脘穴可使其浅表MBPU明显升高(P<0.01).结论:阴虚和阳虚体质志愿者浅表MBPU的表现不尽相同,电针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

    作者:许金森;郑淑霞;潘晓华;萨喆燕;沈慈敏;朱小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广义规则归纳法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对804例发病72h内入院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进行动态临床信息采集.应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断证候要素,采用广义规则归纳法对入院第1-2天,3-5天,6-8天3个时间段总计804例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中风发病早期各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入院后第1-2天、3-5天诊断为痰湿证的患者入院后第6-8天仍保持痰湿证的可能性大;入院后第1-2天、3-5天为内火证的患者入院后第6-8天仍为内火证的可能性大;入院后第1-2天为阴虚证的患者入院后第3-5天至入院后第6-8天仍为阴虚证.结论:中风病急性期发病1周内痰湿证、内火证维持时间较长,不易变化,临床应积极予清热化痰治疗.

    作者:辛喜艳;常静玲;高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门成福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述要

    门成福教授是中原门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善于化裁古方治疗各类妇科疾病.门教授在临证中将子宫腺肌病按照“癓瘕”“崩漏”“痛经”等进行辨证,主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3型,分别选用消瘤汤、参芪四物去川芎汤、温经汤为主方,灵活加减用药,调理月经周期、改善症状表现,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孙海媛;贾成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调控大鼠心肌肥大模型microRNA-199a-5p的表达机制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肥大模型microRNA-199a-5p的调控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分成3组,模型组和参附注射液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大模型,假手术组腹主动脉不作缩窄.参附注射液组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6.0mL·kg-1·d-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6.0mL·kg-1·d-1,连续12周.采用Reahime 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microRNA-199a-5p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croRNA-199a-5p的候选靶基因,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基因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microRNA-199a-5p上调(P<0.05);参附注射液组大鼠心肌microRNA-199a-5p表达量较模型组下调(P<0.05);参附注射液组HSP70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microRNA-199a-5p在心肌肥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microRNA-199a-5p的上调,增加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心肌肥大大鼠心室重构,从而改善大鼠心功能.

    作者:毛竹君;熊耀康;宋洁;袁文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TOLL样受体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影响汉族女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风险

    目的:研究TLR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与中风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的易感性的关联.方法:纳入595例中风患者(风痰瘀阻证311例、气虚血瘀证284例)、605例对照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LR7基因表达水平,以此分析中风中医证型与TLR7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采用Sequenom MassARRAY中通量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①中风风痰瘀阻证和气虚血瘀证的TLR7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TLR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与女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风险显著关联(加性模型:OR=2.08,95%CI[1.12,3.89],P=0.021;等位模型:OR=1.98,95%CI[1.09,3.62],P=0.023).结论:TLR7基因rs2897827多态性可能影响汉族女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

    作者:古联;周金英;陈清;谢娟娟;严雁;梁宝云;谭金晶;唐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玉米须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糖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玉米须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的调控及胰腺病理结构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玉米须提取物4周,摘取胰腺用于病理组织观察,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脂肪组织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脂肪组织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且对受损胰岛有修复作用,能够减少胰腺脂肪异位沉积.结论:玉米须降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肪组织SPARC的表达及减少脂肪异位沉积有关.

    作者:陈丽艳;陈鹏;孙银玲;王萍;王伟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素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素、证型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和心肾阳虚证5组证型,提取分析CHF证素分布情况.以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CHF的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CHF的证素分布:病位以心(94.4%)为主;病性是以气虚(82.2%)为主的本虚证素和以血瘀(70.0%)为主的标实证素.结论:CHF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位以心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心脏彩超作为CHF的重要检查手段,其各项参数在各证型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CHF中医辨证的重要辅助手段.CHF各证型的NT-proBNP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CHF中医辨证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黄碧群;刘建和;彭察安;顾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调气活血法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胃酸分泌的机制

    目的:探索调气活血法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胃酸分泌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的综合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调气活血方、胃复春片、蒸馏水灌胃治疗8周,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胃酸,测胃酸pH值,取大鼠胃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质子泵(H,K-ATPase)、ez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调气活血方可有效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提高大鼠胃酸分泌水平,增加胃黏膜H,K-ATPase、ezrin蛋白的表达面积,与空白模型组和胃复春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调气活血法可能通过提高胃黏膜ezrin蛋白表达水平,促进了H,K-ATPase在壁细胞顶膜锚定,从而促进了壁细胞酸分泌,达到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作者:刘婷;苏泽琦;刘福生;张寅;贾梦迪;龚雪妍;潘静琳;丁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穴位刺激法改善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刺激法对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改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2000年-2015年)检索,选出关于针灸戒毒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行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再提取结局指标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稽延性戒断症状总分,焦虑症状积分,抑郁症状积分,睡眠障碍积分及渴求感.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共计1 080例患者.结果:穴位刺激法在改善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及渴求感)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刺激法显著改善阿片类稽延性戒断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嘉心;陈跃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季节性差异分析的薛伯寿教授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管窥(二)

    目前,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单因素致病性疾病仍不断挑战着人类,而薛老师继承蒲辅周教授善治急性热病经验,其辨证思路、立法用药,皆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外感温病.文章继之前文,进一步从温毒、暑温、湿热3个季节性温病特点入手,探索薛老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歆颖;于大兴;薛燕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HSP90-GR作用研究淫羊藿和女贞子对激素局部干预哮喘大鼠的影响

    目的:研究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对激素局部干预哮喘大鼠肺热休克蛋白90(HSP90)、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模型组(A组)、布地奈德组(GC组),淫羊藿女贞子组(YN组),淫羊藿女贞子合布地奈德组(YN+GC组).卵蛋白致敏及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YN+GC组以布地奈德雾化4周治疗,同时配合灌胃淫羊藿女贞子煎液;GC组、YN组分别单用相应药物治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HSP90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HSP90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HSP90及GR的mRNA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A组大鼠肺组织HSP90蛋白、GR αmRNA及GR α/HSP90mRNA比值显著降低(P<0.01,P<0.05);与A组比较,YN组显著上调肺GR α mRNA表达(P<0.01),YN+GC组上调肺HSP90蛋白及mRNA与GRα mRNA表达(P<0.05,P<0.01);与GC组比较,YN+GC组可显著上调BALF及肺组织中HSP90蛋白表达,肺HSP90及GR α mRNA表达及GR α/HSP90mRNA比值(P<0.05,P<0.01).结论:改善GR-HSP90作用可能是平补阴阳药对淫羊藿和女贞子协同激素局部给药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仁慧;年宏蕾;唐秀凤;肖般若;惠娅;罗良涛;许利平;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夜滋阴、昼升阳治疗失眠症

    失眠总由阴阳二气昼夜运行异常、阴阳失交所致.夜间阳盛阴衰,故夜卧不宁;白昼阴盛阳衰而见神疲乏力.针对夜间睡卧不宁,当于夜间(或下午)治以泻阳补阴;针对日间精力不济,当于白昼予升阳法治之.治疗失眠症当夜滋阴与昼升阳择时使用,可使阴阳调和而“昼精-夜瞑”.

    作者:潘早波;诸毅晖;易玉辉;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萆薢渗湿汤加味对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革薢渗湿汤加味对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另选取15名健康无阴道炎者作D组.A组:制霉菌素阴道上药;B组:萆薢渗湿汤加味口服兼熏洗;C组:B组治疗同时加制霉菌素外用;D组:无治疗.取受试者阴道灌洗液作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结果:A、B、C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0%,16.7%、73.3%,93.3%、90.6%;复发率为35.00%、40.00%、3.57%.治疗前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浓度较D组低(P<0.05),IL-6较D组高(P<0.05);治疗后IL-2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IL-6降低(P<0.05),C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加味联合制霉菌素治疗VVC疗效好、复发率低.VVC的发病可能与IL-2下降及IL-6升高有关.

    作者:郑文兰;徐超;杨江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配伍减轻雷公藤毒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雷公藤对各种肾脏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肯定疗效,但其对人体多系统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章对近十年来中药配伍减轻雷公藤毒性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类分析与综述,并对中药配伍减毒机制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作者:王于嫣然;盛梅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抑郁症中医疾病管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疾病管理模式干预抑郁症患者,探索疾病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SAS软件获得随机编号,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除均给予相同的中、西药综合常规治疗外,管理组患者接受中医疾病管理,包括综合抗抑郁治疗、抑郁症中医特色教育、定期复诊、评估等;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诊疗模式接受治疗,疗程均为52周,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其因子分析、生活质量量表(SF-36)作为评价指标.结果:①两组在干预8、12、24、36、52周末HAMD-17量表组内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两组干预均有效;管理组在干预8、12、24、36、52周末HAMD-17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②两组在干预4、8周末开始SF-36量表组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两组干预均有效;管理组在干预4、8、12、24、36、52周末SF-36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疾病管理模式干预抑郁症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模式.

    作者:杨婧;沈慧;闫少校;赵霞;贺建华;梁玉兰;杨倪;张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山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应用

    山药药性平和,作用广泛,能补益脾肺肾,是药食两用的佳品,但历代医家鲜有重用者.近代名医张锡纯却对山药青睐有加,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常为君药.文章从张氏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入手,浅析了张锡纯对山药的应用,发现其在山药的用法、用量及剂型选择上都有准绳,临床上主要用于劳热、喘咳、淋浊、久痢、泄泻和消渴等方面.

    作者:彭浩;刘龙;凌昌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赖氏引气归元针法之我见

    引气归元针法为赖新生教授在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针灸疗法,包括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两部分.两者既可分用,也可合用,旨在通过调整经络脏腑以达到平衡阴阳.文章就引气归元针法的个人观点展开论述.

    作者:庄娟娟;赖新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益肾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益肾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和手工检索2005年10月-2015年10月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716例早期2型DN患者,但方法学质量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不高,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益肾解毒为法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4.52,95%CI[2.88,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在降低mALB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与单用ACEI类药物比较,益肾解毒中药复方或联用ACEI类药物能改善UAER (MD=20.20,95%CI[4.54,3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用ARB类药物相比,联用益肾解毒中药复方能改善24hUPQ(MD=34.55,95%C I[5.24,6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仅有1篇文献报道3例患者出现干咳,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益肾解毒法治疗DN早期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UAER、24hUPQ及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张韦华;冯兴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论阴气之为气

    “阴气”《黄帝内经》中早有提及,因其所包含的概念过于宽泛,导致基本概念不确定,历代医家对于阴气的理解也莫衷一是.为探讨阴气之为气的理论内涵,文章从研究部分古代医籍和医家相关论述及医案入手,采取收集和整理文献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现代资料研究,通过分析阴气本质与来源,阐述阴气与阳气关系,剖析阴气的功用,以明确气的内涵与本质.得出:阴气与阳气共同组成气,阴气除了滋养濡润以外,还具有行气、行血、固摄和化气的功能.

    作者:付兴;张福利;李青;杜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