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响应曲面试验优选远志糖蛋白的提取工艺

张娟娟;熊越怀;贺文彬;王颖莉

关键词:远志, 糖蛋白, 提取工艺, 单因素试验, 响应曲面试验
摘要:目的:建立远志糖蛋白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蛋白得率为评价指标,从pH值、温度、盐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5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其中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运用响应曲面方法考察远志糖蛋白的佳提取工艺,并对佳提取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采用pH=7.85的Tris-HCl(NaCl浓度0.1mol/L)缓冲液,以液料比8mL/g、温度33℃水浴提取1.5h,得到的糖蛋白得率高为5.96%.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相对准确,可以较好地优选出远志糖蛋白的佳提取工艺.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广义规则归纳法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对804例发病72h内入院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进行动态临床信息采集.应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断证候要素,采用广义规则归纳法对入院第1-2天,3-5天,6-8天3个时间段总计804例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中风发病早期各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入院后第1-2天、3-5天诊断为痰湿证的患者入院后第6-8天仍保持痰湿证的可能性大;入院后第1-2天、3-5天为内火证的患者入院后第6-8天仍为内火证的可能性大;入院后第1-2天为阴虚证的患者入院后第3-5天至入院后第6-8天仍为阴虚证.结论:中风病急性期发病1周内痰湿证、内火证维持时间较长,不易变化,临床应积极予清热化痰治疗.

    作者:辛喜艳;常静玲;高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药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好用香药且是宋代香药滥用之风的源头,长期以来几乎成为学界共识.通过对《局方》使用香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不同时代方书应用香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局方》与前代方书相比,确有应用香药的种类增加、香药在方中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但这并非《局方》独有的特点,而是存在于整个宋代医疗界的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宋代经济贸易特点、气候特点、饮食文化特点有一定关联.由此可见,《局方》多用香燥药的特点,可认为是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映射,而并非宋代好用香药流弊的唯一源头.

    作者:付璐;林燕;马燕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归饮通过Wnt/ERK信号通路交叉串扰影响成骨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右归饮含药血清影响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右归饮含药血清对ERK、Wnt通路和ERK/Wnt交叉串扰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组,加药干预.培养3d后,应用ELISA检测Wnt/β-catenin及ERK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Runx2、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右归饮含药血清能显著上调3种蛋白表达(P<0.05,P<0.01).联合阻断ERK、Wnt通路,3种蛋白表达水平较含药血清组有明显降低(P<0.05,P<0.01);与单独阻断其中一条通路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单独阻断某一条通路,仅Runx2较右归饮含药血清组有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右归饮含药血清能显著增加成骨细胞活性,该作用与ERK、Wn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且两条通路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串扰作用.

    作者:范连霞;章建华;尹华;张成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阐释并分析该类饮片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合理用药及药物警戒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收集和整理7味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的ADR/ADE文献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饮片引发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安全事件报道56篇,病例492例,涉及ADR/ADE的饮片共6味,占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总数的85.71%.分析可见,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误用、剂量过大、长期用药、个体差异、给药途径不当等.结论: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发生安全问题多见于硼砂、轻粉、砒石.加强拔毒化腐生肌类饮片的用药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小霞;张冰;张晓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二至丸不同时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至丸不同时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Hx)模型外,其余各组给予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7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d,第8天行PHx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术后6、12、24、72h处死,二至丸预防组和二至丸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h继续进行预防性给药及治疗性给药3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二至丸治疗组大鼠术后72h其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CD4/CD8的比值明显下降,而CD4+CD25+T细胞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二至丸不同时相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均可有效改善PHx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升高CD4+CD25+T细胞水平以恢复其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状态的稳定.

    作者:周步高;王馨;邹勇;徐荣;岳海洋;赵海梅;左铮云;刘端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冠心病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的影子价格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急、慢性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①运用FluxExplorer软件平台构建起的CHD血瘀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网络模型;②应用GC-MS技术和血气自动分析仪从健康对照组、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中取冠状动脉血检测葡萄糖、脂肪酸及血氧含量;③检测结果代入网络模型,通过影子价格分析CHD不同血瘀证状态下参数变化的特点.结果:在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和CHD急性血瘀证的状态下,葡萄糖、脂肪酸、血氧的影子价格依次是-4.3478,0.0000,-5.6087;若分别增加1单位,则代谢后ATP的产量依次增加4.3478、0.0000、5.6087单位.3个模型中对于葡萄糖、脂肪酸和血氧3种能量物质的灵敏度有别,其中对于葡萄糖和血氧的灵敏度,呈现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的趋势(P<0.01);而对于脂肪酸,则呈健康对照<CHD慢性血瘀证<CHD急性血瘀证的趋势(P<0.01).结论:CHD急性血瘀证和慢性血瘀证心肌细胞对于不同能量物质的利用程度有别,而提供充足的氧气是充分利用能量物质的关键.

    作者:袁肇凯;简维雄;黄献平;张月娟;孙安会;夏世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光安颗粒剂4种有效组分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 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分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青光安颗粒剂有效组分作用于滤过性手术后兔眼(有效组分1-4组),通过与正常组、模型组、丝裂霉素组(MMC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颗粒剂4种有效组分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TGF-β 1和Smad3的影响.结果:有效组分2组与MMC组TGF-β 1和Smad3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3组与MMC组TGF-β 1和Smad3及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抑制效果不如MMC组.结论:青光安有效组分2和MMC都可通过抑制TGF-β 1和Smad3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

    作者:谭涵宇;彭清华;李文娟;欧阳云;彭俊;李建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萆薢渗湿汤加味对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革薢渗湿汤加味对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另选取15名健康无阴道炎者作D组.A组:制霉菌素阴道上药;B组:萆薢渗湿汤加味口服兼熏洗;C组:B组治疗同时加制霉菌素外用;D组:无治疗.取受试者阴道灌洗液作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结果:A、B、C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90%,16.7%、73.3%,93.3%、90.6%;复发率为35.00%、40.00%、3.57%.治疗前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浓度较D组低(P<0.05),IL-6较D组高(P<0.05);治疗后IL-2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IL-6降低(P<0.05),C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加味联合制霉菌素治疗VVC疗效好、复发率低.VVC的发病可能与IL-2下降及IL-6升高有关.

    作者:郑文兰;徐超;杨江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张磊辨治咳嗽九法述要

    笔者通过分析张磊教授的学术论文、论著和跟师期间的笔记资料,总结出张磊教授治疗咳嗽的九种辨治分型方法和经验方药,如疏散风寒法,适用于风寒袭肺证,方用自拟祛风散寒止咳汤;疏散风热法,适用于风热犯肺证,方用桑菊饮合升降散;疏风润肺法,适用于温燥或凉燥证,方用桑杏汤或杏苏散加减;燥湿化痰法,适用于痰湿蕴肺证,方用自拟健脾燥湿化痰汤;益气滋阴法,适用于气阴两虚证,方用自拟参麦养阴止咳汤;补益肺脾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方用自拟补脾益肺止咳汤;补益肺肾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方用自拟补益肺肾止咳汤;清肝降逆法,适用于肝胃气逆、胃酸伤肺证,方用自拟清肝降逆止咳汤.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验证,这些方法疗效确凿,可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指导和借鉴.

    作者:饶洪;李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天葵子醇提部位的化学成分分离与分析

    目的:分离、分析中药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ESI-Q-TOF-MS技术,定性分析天葵子95%乙醇提取部位化学成分;利用柱层析技术对醇提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解析鉴定所得单体的结构.结果:通过正离子质谱信息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定性鉴定出天葵子醇提取物中的6个化合物,分别为Ehretioside B(Ⅰ)、冬青氰苷(Ⅱ)、东方唐松草苷(Ⅲ)、(1E,4α,5β,6α)-4,5,6-trihydroxy-2-cyclohexen-1-ylideneacetonitrile(Ⅳ)、2-丙烯酸-3(4'-羟基苯基)-(4”-羧基苯基)酯(Ⅴ)、苦瓜酚苷A(Ⅵ).柱层析分离出3个单体,分别鉴定为唐松草酚定(Ⅶ)、小檗碱(Ⅷ)、cirsiumaldehyde(Ⅸ),其中小檗碱(Ⅷ)为首次从天葵子中分离得到.结论:通过现代柱色谱分离以及HPLC-ESI-Q-TOF-MS技术,结合波谱解析手段,能够对天葵子中化学成分进行有效分离和定性分析,该方法合理、可行,结果准确.

    作者:闫秋莹;程海波;张海彬;沈卫星;陈朝军;孙东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伤寒论》六经身痛证治规律

    六经身痛以表证为主,三阳经身痛从麻黄汤峻汗解表散寒,到柴胡桂枝汤微汗和解营卫,后狂汗出,痛自解.三阴经身痛,皆有本经不足,邪气乘虚而入,尚未入脏腑之里.治疗上有扶正祛邪并用.

    作者:祝盼盼;陈宝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调控大鼠心肌肥大模型microRNA-199a-5p的表达机制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肥大模型microRNA-199a-5p的调控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分成3组,模型组和参附注射液组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大模型,假手术组腹主动脉不作缩窄.参附注射液组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6.0mL·kg-1·d-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6.0mL·kg-1·d-1,连续12周.采用Reahime 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microRNA-199a-5p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croRNA-199a-5p的候选靶基因,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基因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microRNA-199a-5p上调(P<0.05);参附注射液组大鼠心肌microRNA-199a-5p表达量较模型组下调(P<0.05);参附注射液组HSP70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microRNA-199a-5p在心肌肥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microRNA-199a-5p的上调,增加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心肌肥大大鼠心室重构,从而改善大鼠心功能.

    作者:毛竹君;熊耀康;宋洁;袁文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脾郁角度探析失眠从中焦论治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理变化总属阴阳失交.文章从阴阳出入与脾胃的关系方面,探析脾郁的内涵,提出了失眠的病机以脾郁为本,健脾开郁是治疗失眠的基础治法的观点,强调了脾在失眠发病中的重要性,阐明了失眠从中焦论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作者:张敏;纪立金;黄俊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试论中医文化和道文化的关系(一)

    中国历来就有“医道同源”“医道相通”的说法.文章对医道同源相通于一观三论进行综述,阐明了道文化为中华之根,中医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源于道文化的世界观与本体论基础.中医文化就是以道、易文化重点阐述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人天相应的整体观为理法根基.文章梳理了医道文化的理论源流,分别从医、道文化的形成渊源、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来阐述二者的关系.孕育文化的地理环境是医、道文化形成的必然条件,医、道文化渊源于圣人传承.圣人通过身心实证而合道顺德,为医道文化的核心缔造者和传承者.

    作者:刘哲;翟双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受试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对照1组(岭南传统天灸1号方)与对照2组(安慰剂),每组50例,予以相应治疗.采用JOA量表、VAS量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测.结果:①3组患者的采用JOA量表、VAS量表得分经多元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患者JOA量表各时点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l组分别与对照2组比较,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l组比较,治疗结束时JOA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3组患者VAS量表各时点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1组分别与对照2组比较,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吴倩;温秀云;徐书君;邓生辉;符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流行性感冒从风毒论治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流行性感冒具有季节性、流行性、突然爆发、迅速扩散、病情较重的特点.由于病毒抗原的多变性,导致人类在预防流行性感冒特别是造成大流行的流行性感冒方面常常处于被动局面.文章通过对中医传统理论文献、名老中医经验及现代临床研究的分析、总结,提出从风毒论治流行性感冒的观点,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辨性特点,又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的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对指导多变的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辨证论治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晓阳;王祯;连心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临证处方中止泻药运用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临证处方中止泻药的运用规律.方法: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临证处方中止泻药进行频数统计、构成比重和性味归经分析,同时进行同用度和聚类分析,并对有运用禁忌止泻药开展违禁与解禁率分析.结果:①温性,辛、苦味,归脾、胃、大肠、肾经的止泻药运用居多,高频止泻药为肉豆蔻、吴茱萸、补骨脂等9味,止泻药占方均用药数的23.21%,且有一半的处方用到了1-3味止泻药.②高频止泻药有3组亲疏关系聚类:白头翁、秦皮、砂仁为一类,可视为急性发作期湿热内蕴所用止泻药;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为一类,可视为迁延期脾肾虚寒所用止泻药;乌梅、赤石脂、诃子为一类,可视为缓解期脾肾不固所用止泻药.③有禁忌止泻药平均违禁运用比率为24.06%,违禁运用者平均解禁比率为72.55%.结论:文章通过归纳分析国内众多医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止泻药运用经验,为该病的辨证、分期治疗的遣方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提供了止泻药的违禁与解禁应用的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倩;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简单性原则的视角探讨吴澄运用易理论治热证

    易学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引发了相应的主流思潮.明清时期,伴随徽州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进步,科技发展与理学昌盛的合力作用下,新安医学的繁荣与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简单性原则体现于《易经》“易”“象”“辞”3个重要观念之中.文章从简单性原则的视角,探讨清代新安医家吴澄论治热证,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补充辨证纲领、建立卦爻模型和卦辞释医等学术观点,评析医易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内在局限.

    作者:徐雯洁;王键;徐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概况,说明目前本病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方向,即建立符合本病特点的包括症状、体征、微观指标及生活质量在内的全面评价量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PID后遗症的疗效.

    作者:尹小兰;魏绍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汤剂临床研究的盲法运用现状及评价

    文章分析中医汤剂的盲法应用现状,并对盲法的实施进行评价.在中医汤剂临床研究中,盲法的实施大多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实现,但盲法的试验报告质量普遍不好.同时,在用中医汤剂安慰剂对照时,盲法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安慰剂支持中医汤剂盲法实施过程的论证强度较低.因此,在中医汤剂临床试验中,盲法应用率很低,报告不完整,试验设计低下.

    作者:彭嘉;肖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