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糖药,用还是不用?

张征

关键词:血糖升高, 生活方式, 控制饮食, 控制血糖, 糖尿病, 降糖药, 运动, 糖化, 空腹, 纠结, 达标
摘要:王大爷今年55岁,发现血糖升高2年多,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但一直没有用药.目前人越来越瘦(BMI18.5),血糖也不高(空腹6.5、餐后8.2、糖化5.6%),他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用药?糖尿病前期(或早期)、通过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达标,这样的情况下,降糖药,用还是不用?
大众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炎难治愈试试中药灌肠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人,往往有相同的痛苦经历:疾病难以痊愈,生活备受折磨.有些人甚至患病十多年,也无法摆脱此病的困扰!小小肠炎,为何如此难缠?特点:发病与缓解交替溃疡性结肠炎,简单来说,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我们的结肠管腔由内至外分为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而令人厌烦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发生于结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病人多以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有的还伴有腹胀、纳差、恶心、呕吐、肛周脓肿、肛瘘等症状.

    作者:陈金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称心月嫂百般好

    因为生产前很久没上洗漱间,生完我就被插了导尿管,所以,我没法穿裤子.因为是夏天,病房里的空调总是开着的,下半夜会凉些,半夜我踢被子了,膝盖有些受凉,不舒服.病号服很大,没什么大小号区分,我是比较瘦的,衣服穿在身上直咣当,建议姐妹们穿一层贴身的衣服.

    作者:Jane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尼美舒利退烧的真相

    近一条微信在网上疯狂流传:“真心呼吁有小宝贝的朋友,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五例这样的病人,发生瑞氏综合征,四个抢救无效死亡!今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禁止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使用,请不要再到私人药店、诊所听那些蹩脚医生的给孩子使用.转自儿童医院ICU科医生.”不断有网友向医生求证这条信息的真伪,我们就在这里解析一下.

    作者:冀连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精液检查123

    精液检查流程有哪些?去不育症门诊就医,男性首先要接受精液的常规分析,就像农民种地前要“点种”一样.有些人可能会对这方面的检查抱有疑虑、害羞、痛苦、无奈等复杂的心理,而且不同的实验室也确实由于仪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差别,使得精液常规检查项目五花八门,结果也千奇百怪,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此也没有可比性.

    作者:李宏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胎剖宫产,二胎只能剖吗?

    首先,以前剖宫产的次数和距离现在怀孕的时间是个关键的因素.如果只有一次剖宫产史,那么可以考虑自然分娩.如果有2次甚至更多的剖宫产史,那么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下只能再剖宫产了.对于剖宫产的孕妇,下次怀孕建议是2年以后,以保证子宫充分愈合.如果术后时间不足2年,不考虑自然分娩.

    作者:彭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家有卧床病人

    生活中,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骨折后的病人,以及因脑中风、脑外伤而造成偏瘫的病人,在经过医院的一段时间治疗回到家后只能卧床休息,因此使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液的供给,而导致组织缺血,肿胀,破溃,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医学上就称为褥疮.所以,对久病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家人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郑金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比不成功更可怕的

    有些事情,如果你不是真的喜欢,根本就做不成.譬如科学研究.如果不喜欢做,你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做这件事情的资格,就算是死读书考了高分能做这件事情了,但长年被困在实验室中,重复那些大同小异的实验,还要找出其中的规律来,也会觉得实在枯燥无味.若是凭借着意志力坚持,就算是后实验成功,自己也因此成名得利,人生终究还是没有意思的.要是喜欢,那就自然不用说了,哪怕是后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实验能让同行或同事少走一些弯路,也会觉得十分开心.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每一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因此而得到了衣食所需和基本尊严,真的很合算.譬如写作.

    作者:刘卫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坚持锻炼一百天

    王旭峰的“头衔”都是跟营养有关的:现任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北京营养师俱乐部创始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而他新浪微博上的内容却不仅仅跟营养有关.置顶的《坚持锻炼300天前后对比图不禁让网友感慨他锻炼的效果好得惊人!几乎每天,他在刷新有关营养内容时也不忘发上一条健身微博,有针对性地推荐锻炼方式或是盘点自己当日的健身举措.

    作者:栾兆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为谁痛哭

    闺蜜小影才貌双全,然而造化弄人,32岁不幸患上肾癌.小影去上海做左肾切除术时,我特别担心.出院归来,她不但没有顾影自怜、悲观消沉,反而比术前更阳光、更乐观.她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打乒乓球、游泳、徒步……一晃十年过去了,她的病情稳定,完全看不出患病的迹象.那天,我陪小影散步,她突然谈起当年在上海手术时的感受.她说:“在上海治疗时,对床右肾癌变,比我早3天入院.她大我两岁,我俩一见如故.第二天她做手术时,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真有‘度秒如年’的感觉.手术很成功.可是,当我看见全麻后昏睡的她,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痛哭……”

    作者:陈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为什么我们经常“坐没坐相”?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样才够端正.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还是“坐没坐相”,喜欢歪靠、探身、翘腿等等不良坐姿呢?说白了,还是因为不良坐姿比端正坐姿更舒服.虽然我们都知道端正坐姿有好处,但说实话,真的不好保持,需要经常休息,拉伸、放松肌肉,调整姿势,站起来活动.

    作者:周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恕不远送

    读一篇文章,说到一位才子临终前为自己的丧礼留下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且饮故人酒一杯.横批:恕不远送.突然就记起了爷爷,那年后一次见他,他也对我表达过“恕不远送”的意思.平日里大家在外打拼,那天是难得的大家庭聚会,叔叔嫂嫂党兄堂弟以及孩子都回来了.大人吃饭聊天,孩子们一刻不停在屋内屋外打闹.

    作者:吴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时尚夜跑人

    那天下班很晚,我想搭小刘的顺风车回家.理好公文包,正准备去找他,却见他换了一身运动装朝我走来.我问他要去做什么?他说:“夜跑.”夜跑?平时只听说过晨跑,没想到还有夜跑.小刘说:“我从小爱好跑步,但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晨跑,近朋友介绍了我夜跑,一下子就爱上了呢!”由于经常伏案工作,生活节奏很快,我一直没时间锻炼,所以感冒、头疼总是在折磨着我.听了小刘的话后,我也想试试夜跑.第二天,正好晚上没事,我便出去夜跑了.

    作者:郑陶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城区:瑞士的“文化名片”

    瑞士美景天成,雄浑的阿尔卑斯山脉斜穿而过、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点缀全境、森林茂密葱郁、浪漫的高山全景火车和湖上荡舟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然而,我在瑞士待过一段时间后,印象深刻的却是瑞士城市的老城区.如果说秀美的自然景观构成瑞士外在美的话,那么,瑞士的老城区则从人文角度折射出瑞士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特点.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眼科内镜,让眼科进入微创时代

    微创,乃至超微创,一直是医师不断追逐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眼科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医学利用鼻腔鼻窦与眼眶之间特殊毗邻解剖结构关系,将眼科内镜技术与眼眶外科手术相结合,使眼科真正进入微创治疗时代.由于内镜的放大作用及良好的照明,使手术不仅没有疤痕,而且更加精细,更使一些传统不可能手术的病例有了手术的可能.

    作者:涂云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天冷睡个“细节”觉

    大家都知道,许多动物到冬天需要冬眠,而人也变得不愿意动,睡觉是为舒服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冬天天气寒冷,觉也睡得比夏天香.但睡得多不等于睡得好,要想提高睡眠质量,重要的就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培养健康的睡眠行为.冬天要想睡个好觉,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作者:高花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浓妆艳抹难相宜

    恰如其分地使用各类护肤品,不但能使自己显得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而且能够起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但在日常使用中,不少人认为护肤品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于是化妆修饰总是浓妆艳抹,尽情“挥霍”.其实,很多护肤品的用量是有限制的,用得太多,反而会欲速则不达,除白白浪费了银子不说,皮肤出了问题就更不值得了.那么,日常使用的各类护肤品的用量究竟多少合适呢?

    作者:刘国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暴饮暴食带来的危害

    王女士近吃东西后,胸口总有“辣椒水烧”的感觉,还爱打嗝、反酸水,非常痛苦.她跟医生说:“我凡是遇到网上团购的和新开张的美食店必须光临,同事称我吃货发烧友,而且每次要吃到撑.医生,我是不是得了胃溃疡?”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后,告诉她,她得的是一种叫做“胃食管反流”的疾病.

    作者:许军英;熊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穿越生命的寂寞

    众所周知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早年备受冷落,晚年盛誉加身,构成了他传奇的艺术人生.齐白石视绘画为“寂寞之道”,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和成功的秘诀.“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讲的就是他在1920年到1929年间以超出常人的毅力,花10年时间关门谢客、潜心研究的情形.他曾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同期,齐白石也在治印上下过死功夫,他这样写道:“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池底.”这些时日,他感到“一天不画心慌,五天不刻手痒”.可以说,齐白石是凭借作品的海洋,穿越生命的寂寞,从而漂进艺术天堂的.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美真谛:心神合一

    其实,选择健身项目就像穿衣扮靓一样,既要适合自己,又要根据心情来选择——这就是许多人所忽视的而被健美大师为重视的“心神合一”的健美真谛.你对本能与心体为合的原理有何见解?伟大的健美运动员如阿诺德·李哈尼等都亲身体验到的健美真谛:若要在每一个举重的动作里达到佳表现,心体合一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心神合一的支配意识会使你获得前所未有的佳绩.

    作者:树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瓷娃娃”也有春天

    绚丽年华,刘大铭的体重却仅有40斤.上苍让他成为一个与轮椅为伴、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后还将他的脊椎摧残成残忍的S形……然而,在绝望尽头,他成功越洋求医自救,获得重生.在悲喜与生死之间,他将躯干给了病魔,而把灵魂留给了生活,一头扎进支撑心灵的文字,书写满腔热血,先后11次荣获国家级文学奖项,两次受邀至人民大会堂领奖,并当选为2014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作者: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众健康杂志

大众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