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二胎风险与孕前评估

张素云

关键词:高龄, 生育风险, 孕妇年龄, 生理结构, 身体状况, 夫妇, 准妈妈, 主力军, 消息, 女性, 女士, 媒体, 国家, 调查
摘要:问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公布后,生育二胎并没有之前大家所预想的那么火热。据媒体调查,仅有三成夫妇有孕育二胎的打算,主力军则为35岁、40岁以上的夫妇,甚至个别50岁左右的女士也跃跃欲试。但是这些高龄准妈妈(准备当妈妈)普遍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再次生育而感到担忧。孕妇年龄越高,各种生育风险也随之增加吗?从女性生理结构上分析,为什么说高龄会面临更多的生育风险?
家庭医学(下)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二胎风险与孕前评估

    问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公布后,生育二胎并没有之前大家所预想的那么火热。据媒体调查,仅有三成夫妇有孕育二胎的打算,主力军则为35岁、40岁以上的夫妇,甚至个别50岁左右的女士也跃跃欲试。但是这些高龄准妈妈(准备当妈妈)普遍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再次生育而感到担忧。孕妇年龄越高,各种生育风险也随之增加吗?从女性生理结构上分析,为什么说高龄会面临更多的生育风险?

    作者:张素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晨峰高血压用药指南

    许多细心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血压在一天之中是不一样的,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一天分不同时间测血压,这些患者常常发现早上到上午这段时间的血压比一天中其他时间的血压都要高,甚至有些患者只有早上这一段时间血压较高,其他时间即使不吃降压药也不高。因为这些情况而烦恼,在门诊求助的患者不在少数,而谈到这种现象,就不得不说说人体自身调节血压的一些原理。

    作者:陈尔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发现乳腺钙化要紧吗

    乳腺钙化是乳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指可以在乳房造影片上看到钙沉积物的影像学表现。许多中老年妇女在做乳腺钼靶检查时,会发现程度不同的乳腺钙化。一般认为,乳腺内钙化的发生与病变区域内细胞变性、坏死后的钙盐沉积、肿瘤细胞和乳腺细胞的分泌等因素有关;乳腺组织非病灶内发生的钙化,则与局部组织的炎性损伤,以及损伤修复后的钙盐沉积等因素有关。

    作者:吕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伴有肾病的高血压如何用药

    高血压与肾病互为因果,治疗须双管齐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仅仅表现为血压增高,无其他不适及临床表现。随着高血压持续时间的推移,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而出现的肾脏损伤,称为高血压肾病,主要原因是血压升高,增加了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的压力,引起肾血管病变,导致肾缺血性损伤,促进肾小球硬化。

    作者:苏冠华;邱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男性不育问题出在哪

    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精液异常大多数男性不育是精液异常所致。精子过少或精液中精子密度低于2亿/毫升,女方受孕机会减少;如果低于每毫升0.2亿或完全没精子,则会造成不育。不育男性中无精症、弱精症极为常见,不过只要及早治疗,还有希望。

    作者:王贞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男友只恋爱不结婚怎么办

    学霸、健康、阳光、质朴……如果你的男友顶着这些光环,又有份好工作,你会不会将他奉为“男神”?在29岁的小倩眼里,她的男友就是这样的“男神”。可“男神”虽好,却也有着高冷范儿,和她的关系总是忽冷忽热。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聊聊宝宝的小脚丫

    2016年1月30日,演员印小天在微博晒出儿子的出生照。夫妻俩将双手比成心形,将宝宝的一双小脚丫保护其中,画面十分有爱、温馨。可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开始关注宝宝的小脚丫了。

    作者:谢鑑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常吃石榴防乳腺癌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常吃石榴有助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新研究中,俄亥俄州立大学内科医学部教授盖瑞·斯通纳及其研究小组就石榴对加速癌细胞的芳香酶的抑制作用展开了研究。经过对石榴中10种单宁衍生化合物的筛选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化学物质具有预防雌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的可能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七活血更能补血

    三七,又称田七、金不换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中医认为,三七为治疗“血证”之要药,它有“通”“止”两大特点,即血瘀不通畅时可活血散血,有出血时它又能止血。由于三七长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故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用法一般是早晚一次,每次1.5~3克,温开水送服,也可直接煲汤或用牛奶冲服;如果与其他中药配伍,需遵医嘱,还可外用。但一定要注意孕妇不能服用。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非杓型高血压用药指南

    什么是“非杓型高血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监测时,采用的是家庭自测血压或诊室血压,即在每天固定的一个或多个时间点进行测量,以评测血压水平及其稳定性。相比之下,由于国内动态血压监测开展尚不普及,人们对血压的昼夜变化了解和关注较少。现代研究认为,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是不断变化的,形成像波浪一样的连续曲线。与大家的传统认知一样,正常情况下夜间人们的活动减少,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其血压水平低于白天。这种现象反映在血压-时间折线图上,形似一只勺子,故在医学上也称为“杓型高血压”。而在另外一些患者甚至正常人中,这种节律减弱甚至消失,被称为“非杓型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非杓型高血压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心脑血管事件。

    作者:邱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因人而异选择降压药

    今冬天气寒冷,家住福建莆田市的赵合彬老人高血压又犯了,而且一直比以往还高,这可把他急坏了。临床上有很多种不同的降压药,老药备受青睐,一些新药也逐渐“受宠”,这让老赵眼花缭乱,选择药物时他经常“朝三暮四”,血压始终居高不下。后不得不住进医院,在医生监控下用药,才把血压稳定下来。

    作者:吴志;沈清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型高血压病患者如何用药

    读者梅先生在单位年底体检的时候被诊断为H型高血压病,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疑惑之下,他问医生:何为H型高血压病?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作者: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绞痛缓解期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用药

    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且病情较重、发病较急和较易猝死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作原因是冠状动脉(供给心脏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管)狭窄,使得心脏的供血、供氧锐减。当冠状动脉狭窄在60%~70%以上时,遇到某些诱因如噩梦、情绪波动、饱餐和气候变化或活动增多、劳累过度等,就会突然诱发严重心脏供血不足而发作心绞痛,严重者因缺血过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尤需强调的是有些病人冠状动脉可能已经严重狭窄,但平时并没有心绞痛,第一次发病就病情垂危;或冠状动脉狭窄不重,却可能因突发性心绞痛时由于特殊情况未能及时用药而猝死,需要特别予以警惕!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女性莫“谈瘤色变”

    53岁的刘阿姨体检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医生说这是良性肿瘤,而且肌瘤也不算大,建议她随访观察。近,刘阿姨偶尔觉得腰骶坠胀,影响休息,就又去做了一次检查,B 超报告提示“子宫肌瘤变性”。刘阿姨觉得“肌瘤变性”很可能就是恶变的一种婉转说法,顿时为之色变,寝食难安。她想知道,“肌瘤变性”究竟是不是子宫肌瘤癌变了呢?子宫肌瘤的恶变几率究竟有多大?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脏健康从娃娃抓起

    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截至2009年,全球有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其中1/10的人有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肾病患者约有150多万人,他们依靠肾脏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并且这一数字将在未来十年内成倍增长。为了唤起全社会对肾脏病的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肾脏疾病,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共同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2016年3月10日为第十一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肾脏健康,从娃娃抓起”。

    作者:李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豆制品到底是致癌还是防癌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植物雌激素”。因此有研究称,多吃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但网上也一直流传说,长期吃豆制品会导致“植物雌激素”大量堆积在体内,增加患乳腺癌的概率,以至于女性朋友对豆制品心存疑虑。豆制品到底是致癌还是防癌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听专家怎么说。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警惕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人称其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无特异症状,极易和胃肠、肝、胆等疾病相混淆,当出现典型症状时病情多已到了中晚期。因此要对胰腺癌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下几种症状是胰腺癌的早期信号,应当引起人们高度警惕。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感染与贫血

    小儿感染也会导致贫血吗?答案是肯定的。从发病率上看,因感染引起的贫血在小儿时期的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相当普遍,被称为感染性贫血。引起感染性贫血的感染种类很多,小儿以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及传染病为主,多见于菌血症、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骨髓炎、深部脓肿、结核病、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其他感染包括真菌、支原体、某些病毒(如 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还有疟疾及钩虫病等。这些感染引起贫血的发病机制不一样,如钩虫病引起的贫血是由于肠道长期少量失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疟疾造成的贫血为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所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细菌毒素对骨髓造血细胞的直接抑制,是细菌感染引起贫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夏乐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坏习惯偷走体内营养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小偷”,它们不喜欢金银珠宝,也不稀罕手机电脑,真正让它们感兴趣的是你体内的营养素。跟这群“小偷”扯上关系,你即使吃得再营养,也很难拥有健康。这里,我带大家认识一下这帮从你体内偷走营养的“小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要及早治疗

    一年前,一向乖巧懂事的熙熙添了些“坏毛病”,她经常挤眉弄眼、抽动鼻子,还时不时地“清嗓子”咳嗽几声。幼儿园老师以为她生病了,急忙打电话忙告诉了熙熙妈妈。妈妈赶紧到幼儿园接了熙熙,带着她到医院先后查了眼科、呼吸科,排除了眼结膜炎、鼻炎、咽炎、气管炎。妈妈放心了,以为是小孩子顽皮有不良习惯,过段时间自己没趣就会改掉坏毛病。可是几天后,老师又找到妈妈,说熙熙非但旧毛病没改,还添了新毛病。经常不自主地耸肩,还伸舌头引起小朋友哈哈大笑。前几天班级公开课,熙熙的表现把课堂弄得一塌糊涂。无可奈何之下,妈妈带熙熙到省里的权威医院。当导诊护士告诉妈妈去神经科诊治时,妈妈还有些困惑不解,这么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女孩,怎么会患神经方面的疾病呢?后经过专家的诊断,熙熙患上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熙熙的这些行为,都是这种病症的表现。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家庭医学(下)杂志

家庭医学(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