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中贤;商月娥;支秀峰
目的:观察两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方法:用国产Richard钉和髁钢板治疗不同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和15例.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动力髋螺钉组8周,髁钢板组9.9周.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动力髋螺钉较髁钢板内固定更利于病人早期活动.
作者:周骏武;韩维德;胡召云;吴丙虎;胡磊;周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胃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对66例病人的癌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MT的表达状况.结果:MT在胃癌中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4.5%(36/66),MT在胃癌中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与侵犯深度呈正相关.结论:MT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检测MT对制定化疗方案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秀玲;白丽娜;薄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部占位性病变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对周围各组织解剖结构的压迫,侵犯情况对于病变组织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判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占位病变进行影像分析,19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IP多平面重建,6例行MRI平扫加增强.分别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程度、位置、与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关系等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结果:咽旁间隙向内受压,移位7例,其中6例为腮腺混合瘤,1例为咽旁间隙内淋巴瘤.颈动脉鞘受压,变窄伴咽旁间隙向反方向受压或移位5例.其中1例副神经节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颈动脉鞘不规则扩大变形,颈动脉分叉扩大1例,为颈动脉体瘤.咽旁间隙受侵,变形,向外移位伴鼻咽腔受侵7例,3例为鼻咽癌,4例为淋巴结转移.结论:颈深部占位性病变,除自身大小、密度、形态、位置等因素外,通过观察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相应变化情况,可对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诊断,尤其在肿块位置较深,较大的情况下,结合多平面重建和MRI的矢冠状位扫描,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5%左右.依据病变形态、密度、信号、边缘、强化程度等情况可进行鉴别诊断,甚至定性诊断.
作者:郑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面对面与可视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结果:19例SARS患者职业以学生、流动人员为主;年龄20~40岁为发病高峰;始发病例为输入型病例;传播范围日趋缩小.结论:我院SAR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其它省市报道基本一致.
作者:冯中贤;商月娥;支秀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检测功能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NK细胞、IL-2及其受体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36例鼻咽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sIL-2R进行了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桂林;黄松宜;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稳心颗粒和心律平,余对症治疗相同,4周后观察两组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稳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稳心颗粒是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
作者:刘华;刘圣君;李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健康汉族献血员MBL含量.方法:用MBL ELISA方法测定血浆MBL的浓度.结果:所检测健康汉族献血员女性的MBL的含量为2.536±0.531(mg/L),男性为2.865±0.690(mg/L).结论:测定出健康献血员的血浆MBL的含量,女性略低于男性.
作者:贾天军;李萍;张寅龙;张印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及/或实验室检测证实的SARS的影像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影像表现:多在发热3d内出现肺部阴影(10例),以片状为主(16例),可为单侧(9例),也可为双侧(8例),两肺中下野多发,常为多叶段同时发病.病变多在发病1~7d明显进展加重,此起彼伏;多在两周内开始吸收.临床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7例),体温>38.℃,以咳嗽(15例)、咳痰(12例)、乏力(10例)和肺部音(11例)为主要症状体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或偏低.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和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流行病学史便可明确诊断.
作者:赵启利;王海枝;李乐天;凌惠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ESR、CRP、R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卫平;邢之华;林展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观察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稳心颗粒1袋,一日3次,两组均是14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1例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3例出现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室性早搏明显优于单一应用心律平.
作者:王亚玲;徐涛;李方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钙、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了解患儿成骨细胞功能变化.方法:以血清钙、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为参数,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钙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强的松治疗后血清钙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水平[血清钙(P<0.01)、骨源性碱性磷酸酶(P<0.01)].结论: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抑制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成骨细胞功能,导致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的降低.
作者:石蔚;梁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皮下坏疽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收治120例新生儿皮下坏疽病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位于臀、背部80例,占67%;其它部位40例,占33%.结果:坏疽型多72例,占60%;蜂窝织炎型25例,占20.8%;脓肿型17例,占14.2%;坏疽型6例,占5%.血液、脓汁培养阳性共111例,85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为大肠杆菌,5例为白色葡萄球菌,4例为绿脓杆菌,2例各为链球菌、变形球菌,其中7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皮下坏疽如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不但能提高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后遗症.
作者:焦振祥;李爱军;李庆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调查,明确ALD患者的致病因素.方法: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等不同情况的临床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ALD)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的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其疾病进程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致个体间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不同.
作者:舒敏;刘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医学问题.急性铅中毒可引起人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出现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铅中毒脑病,出现四肢麻木或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慢性铅中毒可引起身体、智力发育障碍或滞后,降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早在80年代国外就对儿童铅中毒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降低儿童血铅值.近年来我国政府、儿童教育专家及社会各界对降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作者:鲍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同一患者再次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早孕妇女60例,均为第一次药物完全流产后半年至一年,两次服药前情况、服药方法及药物流产后观察内容基本相同.结果:再次药物流产后,52例胎囊在服药后6~8h排出,6例胎囊在3d后排出,2例3d后B超提示胎囊滞留宫腔内,行清宫术.完全流产率96.7%(58/60).结论:药物流产对同一患者可再次使用,但完全流产率随孕次增加有下降趋势.
作者:林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梁扩寰[1]曾提出: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见者有(一)营养失调性脂肪肝:(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二)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三)糖尿病;(四)小肠旁路手术后;(五)激素;(六)肝细胞性损害及其它.脂肪肝所致肝细胞损害,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者从近年门诊住院患者中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营养过剩,大量饮酒,肥胖超体重者占据大多数,非酒精性者亦同时出现.
作者:杨生文;冯蕴霞;李健;张英茹;王书郁;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作者:陈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膀胱癌组织中的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1%(33/73)和34.25%(25/73).HSP27的表达随分级和分期呈降低趋势,但组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HSP70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27和HSP70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并为肿瘤化学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江兰;陈秀玲;薄爱华;张晓丽;邢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GST-π在47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GST-π总的阳性率为61.70%(29/47),在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06%、83.33%、50.00%.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较高,且与耐药有关,应重视对乳腺癌中GST-π表达的检测,以便优化化疗方案.
作者:郭汉斌;张新国;李建锋;薄爱华;张晓丽;邢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近两年从综合医院转到我院41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用抗抑郁剂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结果:41例抑郁症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应用氟西汀治疗后治愈率67.9%,显效率17.3%,进步2.4%无效2.4%.治疗前后HAMD表明五项因子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综合医院抑郁症多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后,可缓解抑郁和躯体症状,加快躯体症状的康复.
作者:马希威;王立新;马振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