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刘圣君;李跃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稳心颗粒和心律平,余对症治疗相同,4周后观察两组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稳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稳心颗粒是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
作者:刘华;刘圣君;李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胃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对66例病人的癌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MT的表达状况.结果:MT在胃癌中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4.5%(36/66),MT在胃癌中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与侵犯深度呈正相关.结论:MT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检测MT对制定化疗方案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秀玲;白丽娜;薄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与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本文收集我科2001.3~2003.11月住院病人,且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30例,2002年12月以前为对照组15例,以后为治疗组1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β-七叶皂甙钠,两周后采用同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无效率6.7%,死亡率13.3%.对照组总有效率30%,无效率30%,死亡率为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和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近期死亡率明显下降.提示这两种药具有脑保护和脱水降颅压作用.
作者:李春永;潘妍婷;薛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影响该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调本院自1998~2002年采用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的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56例,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的活动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56例患者中随访10月~3年,本组中优32例,良15例,可5例,差4例;49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4例疗效差者1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2例关节僵直.结论: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胫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结构,该手术是治疗近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调查,明确ALD患者的致病因素.方法: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等不同情况的临床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ALD)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的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其疾病进程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致个体间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不同.
作者:舒敏;刘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与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湿疹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和患处局部外用药治疗湿疹58例,与60例一般疗法做对照,观察其疗效,分析其关系.结果:用一般疗法治疗的对照组60例患者,其疗效明显低于本观察组,且疗效不确切,时好时坏,始终未能彻底治愈.与观察组相比较,则充分显示了本观察组疗效的优越性、彻底性、确切性,而且一旦治好永不复发.结论:观察组湿疹患者疗效的确切性,中西医结合配以患处局部外用药的联合应用,体现了标本兼治,是观察组疗效高且确切的根本原因.
作者:侯健;王津津;李静;杜艾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梁扩寰[1]曾提出: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见者有(一)营养失调性脂肪肝:(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二)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三)糖尿病;(四)小肠旁路手术后;(五)激素;(六)肝细胞性损害及其它.脂肪肝所致肝细胞损害,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者从近年门诊住院患者中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营养过剩,大量饮酒,肥胖超体重者占据大多数,非酒精性者亦同时出现.
作者:杨生文;冯蕴霞;李健;张英茹;王书郁;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作者:陈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健康汉族献血员MBL含量.方法:用MBL ELISA方法测定血浆MBL的浓度.结果:所检测健康汉族献血员女性的MBL的含量为2.536±0.531(mg/L),男性为2.865±0.690(mg/L).结论:测定出健康献血员的血浆MBL的含量,女性略低于男性.
作者:贾天军;李萍;张寅龙;张印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医学问题.急性铅中毒可引起人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出现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铅中毒脑病,出现四肢麻木或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慢性铅中毒可引起身体、智力发育障碍或滞后,降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因此,早在80年代国外就对儿童铅中毒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降低儿童血铅值.近年来我国政府、儿童教育专家及社会各界对降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作者:鲍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ESR、CRP、R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卫平;邢之华;林展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7例乳腺癌中MT表达的情况.结果: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59.6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髓样癌中MT的阳性率分别是69.05%、80.00%、10.00%,髓样癌和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T的表达与淋巴是否转移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检测MT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苏华;冯丽娜;王素伟;薄爱华;张晓丽;邢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同一患者再次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早孕妇女60例,均为第一次药物完全流产后半年至一年,两次服药前情况、服药方法及药物流产后观察内容基本相同.结果:再次药物流产后,52例胎囊在服药后6~8h排出,6例胎囊在3d后排出,2例3d后B超提示胎囊滞留宫腔内,行清宫术.完全流产率96.7%(58/60).结论:药物流产对同一患者可再次使用,但完全流产率随孕次增加有下降趋势.
作者:林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分娩领域里,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中,有半数的产妇需要会阴侧切术,以缩短产程,营救胎儿为目的.那么,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愈合情况就尤为重要,日趋引起产科医生的重视.我院从2002.6~2003.7月,对住院分娩的100名产妇的会阴侧切口行皮内缝合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海燕;刘丽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部占位性病变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对周围各组织解剖结构的压迫,侵犯情况对于病变组织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判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占位病变进行影像分析,19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IP多平面重建,6例行MRI平扫加增强.分别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程度、位置、与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关系等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结果:咽旁间隙向内受压,移位7例,其中6例为腮腺混合瘤,1例为咽旁间隙内淋巴瘤.颈动脉鞘受压,变窄伴咽旁间隙向反方向受压或移位5例.其中1例副神经节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颈动脉鞘不规则扩大变形,颈动脉分叉扩大1例,为颈动脉体瘤.咽旁间隙受侵,变形,向外移位伴鼻咽腔受侵7例,3例为鼻咽癌,4例为淋巴结转移.结论:颈深部占位性病变,除自身大小、密度、形态、位置等因素外,通过观察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相应变化情况,可对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诊断,尤其在肿块位置较深,较大的情况下,结合多平面重建和MRI的矢冠状位扫描,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5%左右.依据病变形态、密度、信号、边缘、强化程度等情况可进行鉴别诊断,甚至定性诊断.
作者:郑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检测功能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NK细胞、IL-2及其受体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36例鼻咽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sIL-2R进行了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桂林;黄松宜;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酰胺对儿童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方法.方法:对28例氟乙酰胺中毒儿童早期、足量使用乙酰胺做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存活.结论:早期、足量及足疗程使用乙酰胺是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关键.
作者:张英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熙鹏;孙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膀胱癌组织中的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1%(33/73)和34.25%(25/73).HSP27的表达随分级和分期呈降低趋势,但组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HSP70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27和HSP70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并为肿瘤化学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江兰;陈秀玲;薄爱华;张晓丽;邢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近两年从综合医院转到我院41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用抗抑郁剂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结果:41例抑郁症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应用氟西汀治疗后治愈率67.9%,显效率17.3%,进步2.4%无效2.4%.治疗前后HAMD表明五项因子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综合医院抑郁症多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后,可缓解抑郁和躯体症状,加快躯体症状的康复.
作者:马希威;王立新;马振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