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圣君;刘华;杨文粹;孙亦滨;李远征;刘月英;付利明
目的:本文通过对实验兔饲喂不同AS2O3含量的饲料进行研究,旨在为生产中提供合理的含AS2O3的饲料.方法:根据饲料中AS2O3含量将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0.5mg/kg、1.0mg/kg、1.5mg/kg和对照组:不含AS2O3),定期称重,10周后对40只进行交配繁殖,通过产仔数、窝重、离乳率测定其繁殖性能.结果:1.0mg/kg AS2O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0.5mg/kg AS2O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5mg/kg AS2O3实验组具有中毒症状.结论:上述结果为实验兔饲料添加合理AS2O3提供依据.
作者:杜建华;刘海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不同的剂量、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的临床探讨.方法:本文将我院1998.2~2003.12月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分组,应用不同剂量和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应用丙种球蛋白,采用不同剂量和方法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疗效与剂量和方法有关,存在浓度-效应关系.
作者:张英茹;郭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从1994年开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本文就1994.3~1999.5月对B、C期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后腹腔化疗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将之与同期术后静脉化疗病例进行比较,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
作者:王玉农;梁继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面对通往知识、通往未来的大学之门,存在着幻想、憧憬与希望.新入学的大学生心理状态也发生着各不相同的变化.他们用眼去观察充满活力的校园,用耳去聆听大学生们的故事,用脑去思索自己将在大学里的生活.诚然,医学大学新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却又是简单而复杂的,是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
作者:王雪芳;谢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Lauge-Hansen将踝关节骨折分五型,分别是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和垂直压缩型.自1997.10~2001.10月,对50例关节骨折病例根据不同的操作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0岁.现分述如下.
作者:曲宪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各高校扩招的大趋势,使得学生完成中等教育后进入大学深造的比率较之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已从原来的精英制教育模式逐渐向普及性的大众化教育模式过渡,伴随着这一教育思路及招生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其后的培养、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魏会平;刘继云;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课同样也是医学生中基本的实验课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实验教学在医学物理学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现今医学院校的物理教学中,实验仍是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
作者:王伟平;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阐述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C型臂X光机透视下牵引复位后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结果及随访记录.结果:26例手术,疗效优良.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手术适应证,疗效佳.
作者:王孝国;赵军;任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抑制心肌梗塞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增加死亡率,而胺碘酮(Ⅲ类药物)可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存率.心室中层肌细胞(M细胞)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含胺碘硐或心律平的模拟缺血液灌流M细胞,了解在缺血情况下,两种药物分别对M细胞电生理有何影响.结果:(1)犬左心室M细胞的动作电位呈现出与心外膜层肌细胞相似的峰-谷-穹窿(spike and dome)形态;动作电位时程(APD)随基础起搏周长(BCL)延长而明显延长,即频率依赖性.(2)模拟缺血使M细胞的静息电位(RP)除极、动作电位幅值(APA)和Vmax减小、APD缩短,其APD的频率依赖性减弱或消失.(3)胺碘硐可延缓或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4)心律平明显抑制M细胞的Vmax、APA,并随频率加快而作用增强.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引起的动作电位参数的改变,并可造成传导延缓或阻滞.结论:胺碘酮可减轻而心律平则加重缺血引起的M细胞的电生理改变.部分地解释了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
作者:丁春华;姜建;黄德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65岁以上者)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近年在我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死亡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心病诊疗中为积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属有创性诊疗,故存在一定的风险.而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基础护理对老年CHD的介入诊疗效果以及预后将获得积极的效果,就其心理护理体会作以下介绍.
作者:李梦芳;夏丽蓉;梁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DNA分析技术应用于实际检案过程中,从各类生物检材中得到高质量的DNA是关键.我们较常见到的检材是抗凝血,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红细胞的裂解随着检材放置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困难.众所周知血红素的衍生物对PCR有抑制作用,而增加裂解红细胞的次数却使得白细胞丢失.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反复比较各种方法,终于找到一种简易血滤纸DNA提取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铁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清营活血汤(自拟)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2例.观察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结果:清营活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5.6%,纯西药组50%,有显著差异(P<0.05),而临床表现的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清营活血汤对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作者:魏建和;梁桂珍;许津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护理服务已经进入专业化时代.由于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为适应病人的需求,卫生部及中华护理学会已将培养护理专家工作写进了2004年的工作要点中.现就国内外临床护理专家发展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滕秀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制备脚气净,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用酸碱中和法测定H+总量,通过测定H+总量,探讨疗效情况.结果:测定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结论:该制剂处方组成合理,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8.04%,疗效确切.
作者:赵秀花;张万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情感激励是指以人际关系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模式.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一项调查结果证实:按时计酬的职工需发挥20%~30%的能力,即可保住职业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情感激励,则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情感激励的作用所致.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将书本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外界环境及新型人际关系的陌生和护理工作较强责任感造成的心理压力,她们更需要关心帮助、尊重和鼓励,我们在临床带教时运用情感激励法,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志慧;丁瑞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声门上型喉癌N0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中用蓝染料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进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0例N0患者2例发现有隐性转移,其隐性转移率为20%(2/10),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13.0%(3/23).经冰冻病理证实为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术标本也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尚小领;林彦涛;薛刚;徐国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幼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现就其误诊原因、鉴别诊断及处理治疗原则讨论如下.
作者:焦振祥;李爱军;樊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病因、诊治与预防.方法:对66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低是造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本组58例颅内出血病例的死亡率为17.2%,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34.5%.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普及新生儿维生素k的预防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病率.
作者:魏建和;肖佩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煅玄精石的质量标准,主要研究乙二胺四醋酸(EDTA)配位滴定法用于煅玄精石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用EDTA测定煅玄精石中含硫酸钙(CaSO4)的含量.结果:本法对煅玄精石的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1.91%(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作者:李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观察罗红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我科与我院儿科合作于2002.11~2003.2月用罗红霉素治疗及用红霉素作为对照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现将临床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生文;张鹤鸣;石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