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李东;聂中越
本文介绍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总结了医院和社区大众的收获,并指出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
作者:胡晋红;王忠壮;石力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活素又称脑蛋白水解物(商品名丽珠赛乐、优尼泰).本品为动物蛋白经酶降解而产生的器官特异氨基酸和多肽的复合物,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组织的抗缺氧能力,改善脑能量代谢,改善记忆.偶有过敏反应发生[1].由于临床上对药物过敏反应的预见能力还较低,多次用药后发生的过敏反应,更易忽视.
作者:陈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地西泮中毒救治过程中出现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并发症目前尚未见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抢救老年人地西泮中毒的病例中发现,部分病人在意识障碍缓解后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性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为明确原因,作者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地西泮中毒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相关分析,并就发病机制作初步探讨.
作者:董娜;丁素菊;毕晓莹;吴涛;张海燕;杨群芳;许红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医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药物利用评估(DUE)程序;评价某大学附属医院CHF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法执行DUE程序,使用CHF DUE数据收集表格,从2002-03-01至2002-06-15,对在某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0名CHF患者的用药进行了评价.结果:经治疗后27名(90%)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结论:根据调查结果,作者认为该科的医疗水平同当前先进的CHF治疗指南相接近,但还有不足之处,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谢红娟;Charles D.Sands;William J.Roger;具明玉;沈炜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缓释片(商品名落普思,lowpresser)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225例门诊高血压病人入选,并随机分为尼群地平组(114例)和氨氯地平组(111例).前者口服尼群地平缓释片10 mg,2次/d;后者晨服氨氯地平片5 mg,总观察时间为30 d.观察期间定期测定血压,并于观察开始前与服药第30天测定血钠、钾、氯和肝、肾功能.结果:服药第14、第30天两观察组血压均较观察前显著降低(P<0.01).到第30天,尼群地平缓释片组与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4.4%与84.7%.与观察开始前比较,第30天血钠、钾、氯和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尼群地平缓释片组与氨氯地平组分别有4例和3例病人因头痛终止试验.结论:尼群地平缓释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轻而少,服用安全.
作者:陈凌;游晓华;潘静薇;秦永文;郑兴;李松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在治疗泌尿道感染性疾病中,左氧氟沙星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喹诺酮类药物之一.由于其对厌氧菌活性差,故临床常将其与对厌氧菌活性强的甲硝唑合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本研究应用室温留样观察方法,且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对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任晓明;李仲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在简要介绍药物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基础上,就组建高效能的高通量筛选体系需要关注的因素,如作用靶点、测试方法、检测方法与作用靶点的匹配、关键参数、效能评价等进行了重点阐述,为高通量筛选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辛海量;刘沐荣;秦路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01例服用一线抗癫(癎)药物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分类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药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病例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丙戊酸钠(VPA)75.2%、苯巴比妥(PB)67.3%、卡马西平(CBZ)53.1%、苯妥英钠(PHT)20.8%.VPA使用率高,为60.5%,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1).CBZ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1).多药联用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增加(P<0.01),以PHT/CBZ方案为突出.CBZ/VPA、PB/VPA方案在控制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增先;周金玉;张骞峰;王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或加用睡前中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42例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原磺脲类治疗组;B组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组;C组格列吡嗪控释片加睡前胰岛素组;D组原磺脲类加睡前胰岛素组.治疗12周后观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结果:在4组中,格列吡嗪控释片加胰岛素组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加胰岛素组治疗效果好,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血糖较原治疗组有所改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而维持原磺脲类治疗组效果不理想.格列吡嗪控释片加胰岛素组服药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对于原磺脲类药物治疗不达标患者,换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具有较好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治疗效果优于换药前,且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加用胰岛素睡前注射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低血糖发生率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曲伸;王淼;邹大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国医疗机构自1999年启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5年多来,在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中不正之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招标文件不完善的问题,使部分中标药品价格不降反升,多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此很不满意,病人也没有从中得到实惠,损害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信誉.本文就招标文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郑金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脂肪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灌服含2%乙醇的生理盐水)、高剂量褪黑素组(10 mg·kg-1·d-1)、低剂量褪黑素组(0.2 mg·kg-1·d-1),每组各8只,干预组每日灌服不同剂量褪黑素溶液,3周后观察体重、腹腔脂肪组织量的变化及血浆三酰甘油、瘦素、胰岛素的变化.结果:3周后高剂量褪黑素组体重及腹腔内脂肪组织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低剂量褪黑素组相比差异显著,均为P<0.01.血浆瘦素浓度高剂量褪黑素组较正常对照组及低剂量褪黑素组明显减少,均为P<0.05.血浆胰岛素及三酰甘油浓度各组未见差异.结论:高剂量的褪黑素灌服可以减少大鼠腹腔内脂肪组织的量,其机制可能与血浆瘦素浓度的改变相关.
作者:杨凌辉;刘志民;李文桐;夏培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冻疮乳膏中硝苯地平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硝苯地平在48.0~7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低、中、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8±1.78)%、(100.19±0.49)%、(100.18±0.89)%(n=5).浓度为48.0、60.0、72.0μg/mL的硝苯地平日内RSD分别为0.91%、0.24%、0.70%(n=5);日间RSD分别为0.89%、0.63%、0.36%(n=5).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适用于冻疮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智平;钟明康;施孝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方法:专职临床药师,定点科室,例举临床实例,在实践中总结专职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及工作程序.结果:药师专职定点深入临床、面对病人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因地制宜培养临床药师,是目前条件下较为可行的一种工作模式.结论:药师坚持长期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更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作者:蔡长春;李景苏;侯艳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医院药学工作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医院药学>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在本科生前期理论学习中已多次介绍该内容,给<医院药学>课程针对该内容的教授带来难度.本文总结几年来讲授药物不良反应内容的教学经验,通过应用众多临床病例的介绍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全面分析不良反应的观点,提高临床鉴别、处置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调动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达到了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紧密衔接的教学目的.
作者:王卓;胡晋红;黄瑾;杨樟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备复方硫糖铝分散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筛选处方,粉末直接压片制备复方硫糖铝分散片.测定它的崩解度、溶出度和混悬性,与胶囊剂比较,并考察分散片的稳定性.结果:制备的复方硫糖铝分散片的各项性能优于胶囊,分散片和胶囊剂的崩解时间分别为(1±0.12)和(20±3.93)min分散片中的硫糖铝和叶酸在5 min时即有约75%和85%溶出,而此时胶囊剂中两成分的溶出均<10%.结论:复方硫糖铝分散片质量稳定,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勤;顾王文;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2妊娠期哮喘应如何处理?哮喘的反复发作可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如胎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胎儿早产、过期产、低体重等.对于孕妇可致先兆子(癎)、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阴道出血和难产等,严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
作者:蔡映云;李倬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PFD)的急性毒性.方法:观察一次性ip、ig PFD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一次性ig PFD对大鼠和犬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PFD的LD50分别为:1 112 mg/kg(小鼠ig);561 mg/kg(小鼠ip);1 221 mg/kg(大鼠ig);Beagle犬ig PFD的大耐受剂量>1 520 mg/kg.结论:PFD对动物有一定的急性毒性作用,但属于低毒.
作者:王国权;吴浩;袁伯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3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呈报的基本情况和填写质量.方法:将ADR报告表填写项目录入Microsoft Excel XP电子表格,根据统计药品ADR发生的患者性别、年龄,及药品类别、ADR表现的分布情况等,分析评价ADR填写质量.结果:229份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13大类共131个品种,其中ADR发生率较高的分别是抗微生物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50%以上,神经及消化系统反应次之.229份报告表中51.97%数据基本完整,27.07%缺少必需数据.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力度,增强ADR呈报意识,提高ADR报告表的填写质量.
作者:黄瑾;王卓;徐慧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7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高血压病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5人)和氯沙坦组(37人),分别每日早晨服替米沙坦80 mg,或氯沙坦50 mg,总观察时间为8周.服药后第4、8周测定血压,入选时与服药后第8周测定血钾、肝功能、肾功能.结果:服药第4周、第8周两观察组血压均较观察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替米沙坦的降压作用较氯沙坦明显(P<0.01,P<0.001).到第8周末,替米沙坦组与氯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达94.1%与88.6%.与观察开始前比较,第8周末血钾、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替米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服用安全.
作者:陈凌;游晓华;潘静薇;秦永文;毕文杉;郑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师在医院的工作和地位也被重新审视和定位[1],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彻底改变了药师单纯调剂、发药的工作模式.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作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已在许多医院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民医院领导也很重视这项工作,于2003年2月开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在这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