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观察

刘洪波

关键词:上消道出血,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
摘要:上消道出血多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等消化道的出血病症.中医没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名,属于吐血(呕血)、便血(黑便、远血)、结阴等病证范畴.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防风增效下瘀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HPC-Ⅲ、ColⅥ、LN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防风增效下瘀血汤治疗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疗效,揭示风药防风增强活血化瘀的机制.方法: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下瘀血汤组、下瘀血汤加防风1组,下瘀血汤加防风2组.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观察其血清中HPC-Ⅲ(Ⅲ型前胶源)、ColⅥ(Ⅵ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含量及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及其加防风组大鼠血清中HPC-Ⅲ、ColⅥ、LN含量明显降低,下瘀血汤加防风1组和下瘀血汤加防风2组上述指标比下瘀血汤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防风配伍下瘀血汤可增加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可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用药配伍思路.

    作者:何利黎;罗再琼;刘然;黄文强;彭宁静;蔡晓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论治行走于黑白虚实之间

    本文通过对太极图的研究,认为太极图的本义即黑白虚实,经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虚实辨证广泛存在于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因此结合导致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分析探讨了虚实二纲可以统领阴阳、表里、寒热,并试探性地提出以虚实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总纲,进一步指出虚实辨证在临证治疗中针对性强,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这不仅是对辨证论治在理论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临床辨治思维,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医辨证和论治.

    作者:李美丽;朱西杰;李卫强;蔡根深;王延丽;王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艾滋病发热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艾滋病气虚发热的临床疗效,完善艾滋病病人发热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观察治疗艾滋病气虚发热患者4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52.5%.结论:本疗法对艾滋病气虚发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范琼;段清克;梁健;郭建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清热利湿健脾方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33例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和Warren首次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Hp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诸多证据已证实,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中国人特殊的用餐习惯,Hp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普遍采用以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制剂为主的三联、四联及序贯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西药耐药率高、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停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日趋明显.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清热利湿健脾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3例,并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的33例对比观察,获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护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足浴,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护糖尿病足疗效满意.

    作者:贾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肾淀粉样变1例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西医对于早期经活检确诊的肾淀粉样变性病确可起到阻断疾病进展及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但对后期疾病的治疗却无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方面,通过审察病机,辨证论治,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益气养阴化瘀法运用中药结合西药对症治疗1例肾淀粉样变性病,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李帆;周丽娟;张英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

    近年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外治及调护等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近5年与此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周语平;张永丽;火明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六步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囊炎250例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囊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六步法治疗该病2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0例中男118例,女132例;左膝92例,右膝103例,双膝55例;年龄40~50岁23例,50岁以上~60岁66例,60岁以上~70岁114例,70岁以上~80岁35例,80岁以上12例;病程1个月以内43例,1~3个月42例,3~6个月35例,6~12个月37例,1~3 a42例,3a以上51例.

    作者:崔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临床观察

    上消道出血多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等消化道的出血病症.中医没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名,属于吐血(呕血)、便血(黑便、远血)、结阴等病证范畴.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26例,采用清溃愈肠方煎液加2%利多卡因100mg改进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做好心理护理、灌肠前准备、灌肠中体位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而严密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香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清瘟败毒饮浅谈余霖疫疹治验

    余霖认为疫疹为感受外来具火热之性的疫疠毒邪所致,其斑疹之发有缓急之分,通过斑疹的形态及色泽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余霖创制的清瘟败毒饮为治疗疫疹的主要代表方剂,该方充分体现了余霖清热凉血解毒、养阴保津及重视活血的治疫思想.

    作者:张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146例临床观察

    大柴胡汤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方是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笔者于临床中常以本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满意.现将2007年以来应用大柴胡汤治疗的146例急性胆囊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旭霞;文国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扶正益气法治疗脱发兼自汗验案1则

    脱发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病因学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很多,但疗效不一.笔者有幸跟随郎世平老师学习,在此病治疗方面受益颇丰,今选取老师治疗脱发兼自汗验案1则介绍如下.蔡某,男,17岁,2013年3月21日初诊.现病史:患者就读于重点高中,高三阶段学习繁忙,自觉压力非常大,经常熬夜看书,精神状态不稳定,睡眠不好,一周前发现其头顶部出现硬币大小圆形的脱发斑,感觉头皮微痒,平素头油不多,手心容易出汗,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查其脱发区头皮正常,边缘整齐清楚,周围的头发轻轻一扯容易脱落.

    作者:谢平金;林勇凯;林焕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磨汤口服液为主治疗脑梗死后便秘临床观察

    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笔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果糖治疗脑梗死后便秘20例,并设两个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6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在50~78岁,平均(62.25±12.32)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脑梗死》[1]的诊断标准.②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③首次脑梗死患者.排除标准:①下消化道器质性疾病患者.②肝、胆、胰腺疾病患者.③不明原因的腹痛患者.④肠梗阻患者.⑤近期作过腹部手术患者.⑥发病前有便秘史者.⑦对半乳糖不能耐受者.

    作者:周国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厥而皮水”之我见

    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到“厥而皮水,蒲灰散主之”.历代注家对此条的注解多有出入,笔者综合几个注家的观点,结合蒲灰散药物组成及功效,提出“厥而皮水”为水邪引起血脉不通畅使然.1 赵以德之见赵以德在《金匮方论衍义》中写到“厥者,逆也,由少阴经肾气逆上入肺,肺与皮毛合,故逆气溢出经络,孙络之血泣,与肾气合化而为水,充与皮肤,故日皮水.用蒲黄消孙络之滞,利小便,为君;滑石开窍,通水道,以佐之,小便利则水下行,逆气降”.

    作者:廖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机理

    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道,肾为阳气之本.消渴之为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其病机主要为三焦不畅、气机鼓动不利.基于此,治疗消渴,以温肾和通利三焦为根本进行调节,此法是对消渴病主流病机“阴虚燥热”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探讨.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验案举隅

    感冒一病,因其有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之异,所以可说是既易治又难治.笔者常窃思之,既然是外感疾病,必然存在六经传变之规律,征诸临床,可见到许多来医院要求中医治疗的感冒患者,大多已用过中西感冒药物,甚至经过抗生素、激素的肌注或输液治疗,这时若按六经传变的规律考量,可知病已不在太阳卫表,多已传到少阳,或成太阳少阳并病,或成少阳阳明合病,甚则三阳合病.这种情况下,笔者每以小柴胡汤加减来解决这一问题,现择几案举例如下.

    作者:房更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辨证分期用药防治胚胎停育50例临床观察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因某种原因所致胚胎停止发育,B超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枯萎卵[1].中医无此病名,可归于“胎漏”、“胎动不安”、“胎萎不长”等范畴.2010年-2013年期间,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门成福教授运用固肾汤等方预防性治疗本病5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娜;杨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冲脉隶属阳明”论治月经病

    妇女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而隶属阳明,因此妇科病从阳明论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欲从“冲脉隶属阳明”入手,通过文献整理联系病例分析的方法,探究调治阳明对于月经病治疗的重要作用.

    作者:龚婷婷;蔡少桐;李滨;张少红;吴丽珍;林源;巫诗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术止泻汤对脾虚泄泻小鼠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术止泻汤对脾虚泄泻小鼠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的影响,揭示其止泻机理.方法:用经典的番泻叶灌胃诱导小鼠腹泻建立脾虚泄泻模型,予二术止泻汤治疗后,观察其对宏观指标(生存状况、排便情况)和微观指标(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术止泻汤低高剂量组小鼠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其中术高组效果佳.结论:二术止泻汤治疗脾虚泄泻,其止泻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溶菌酶和血清锌含量有关.

    作者:白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