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周运峰;袁冬;孟东方
许芝银教授从事甲状腺疾病研究40余年,对该系统疾病的治疗用药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介绍许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分析其辨证思路及立法、处方、用药特点,以供读者借鉴.许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之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类,根据本病的病程发展演变规律,将疏风泄热、清肝泻热、益气养阴、温阳通滞、理气破瘀、化痰散结等作为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并结合四诊所得临证资料与3期病程,分为6种证型,审证求机,辨证论治.
作者:罗志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两穴,观察其对补阳还五汤成分抗脑缺血作用及代谢影响,验证“穴药”法能研究中药归经及经络脏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针刺大鼠心经的神门与少海;观察补阳还五汤的药效指标及代谢指纹图谱的变化.采用高效液湘法建立血液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药物组与药物组的谷氨酸(GLU)、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γ-氨基丁酸(γ-GABA)、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热休克蛋白70(HSP70)、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产生显著性的变化,其中VEGF、TGF-β 1上调,IL-6、LDH、GLU、γ-GABA、HSP-70、NO、TNF-α下调,说明针刺药物组及药物组能使缺血性脑组织血管新生、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神经损害、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等降低,神经功能改善,其中针刺药物组更为明显;针刺药物组内、药物组内、对照组内、针刺药物与药物组间、针刺药物与对照间组、药物与对照组间的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或血液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1711-0.6041,各组间、组内差异显著(P<0.01),针刺能明显改变补阳还五汤代谢,促进其向对照组方向代谢.结论:针刺经络腧穴能调整脏腑功能,改变药物对其作用与代谢规律, “腧穴针刺作用-经络脏腑功能-药物作用与代谢”存在一定的印迹规律,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与经络脏象研究的“穴药”法.
作者:邓凯文;邓俊林;孙青辉;贺福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与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抽取血液标本,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其蛋白质组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与血瘀证候相关联,分析得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血瘀证患者血浆和非血瘀证患者血浆相比,血浆2-DE凝胶图片中共发现了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有5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分别是结合珠蛋白、SP40/40、血管Rab-GAP/TBC-containing蛋白、纤维蛋白原γ链、γ-肌动蛋白;1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TROVE域家族,成员2.结论:蛋白组学异常是出现相应中医证侯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中得出的差异表达蛋白,希望可以为今后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物学信息提供线索.
作者:李水芹;王飞;李平;赵和平;张文生;王永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清毒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PV18阳性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细胞模型,清毒栓水提醇沉液、β-榄香烯、干扰素α-2b进行干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 及Real-time PCR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 (MHC-Ⅰ)抗原呈递通路相关分子TAP1、TAP2、LMP2、LMP7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清毒栓及β-榄香烯均可显著上调HeLa细胞内抗原呈递通路相关分子TAP1、TAP2、LMP2、LMP7的蛋白表达(P<0.05),清毒栓可上调4种分子的基因表达(P<0.05),β-榄香烯仅能可上调TAP2的基因表达(P<0.05),干扰素q-2b对该4种分子的基因表达无影响.结论:中药清毒栓可通过调节抗原呈递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及基因表达,起到促进抗原呈递的作用,这可能是该方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曹颖;金哲;楼姣英;杜晨光;徐丁洁;董玉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求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大鼠回肠组织蛋白的差异性表达.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阳虚证模型组和脾阴虚证模型组.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与药物损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动物模型,通过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后分离回肠组织,后采用双向电泳法分离差异表达的蛋白,凝胶银染后经选点、酶切和质谱分析,用MASCOT软件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肽质量指纹谱数据并确定蛋白质.结果:脾阳虚证模型组回肠组织蛋白质图谱中有12个蛋白点表达异常(P<0.05),脾阴虚证模型组回肠组织蛋白质图谱中有7个蛋白点表达异常(P<0.05).结论:脾阳虚证模型组与脾阴虚证模型组存在差异蛋白质组表达,脾阳虚证或与细胞骨架损伤和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更为密切,脾阴虚证或与过氧化损伤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吕凌;贾连群;马巍;宋雪娇;崔永霞;于漫;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萱草花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大鼠经口灌胃给药0.5g.kg-1.5mL-1,给药前后乙醚麻醉状态下,眼窝静脉窦采血120μL,分别在0、5、15、30、60、120、240、480和720min时间点采血,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芦丁含量.结果:大鼠灌胃给药萱草花提取物后,芦丁在30min达到大血药浓度(Cmax)(13.50±6.38)ng/mL,其半衰期为(5.09±2.33)h.结论:芦丁可被迅速吸收,且相对于单体芦丁,萱草花提取物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郝丽静;葛永莉;王国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确定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考察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制备APPS脂质体,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系数为指标,优选佳制备方法以及考察各制备因素的影响.结果:逆相蒸发法制备的APPS脂质体包封率为(48.80±0.46)%、载药量为(4.79±0.04)%、稳定系数为(0.2558±0.1200).以1/10离子强度的pH值7.4 PBS缓冲液为水合介质制备的APPS脂质体包封率为74.77%,稳定系数为0.1448;药脂比1∶20时制得的脂质体优于其他两种比例,其包封率为60.50%,稳定系数为0.087;以PEG2000为脂质膜成膜材料制备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9.80±1.83)%,稳定系数为(0.1188±0.0300);PEG与卵磷脂比例在0.25∶1时其包封率更佳,包封率为62.48%;转速60r/min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为57.10%,稳定系数为0.1383; 25℃下制备的脂质体其包封率为58.88%,稳定系数为0.0561;搅拌2min时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为73.20%,均优于其他水平.结论:经综合考虑,采用逆相蒸发法,选用1/10离子强度的pH值7.4 PBS为水合介质,药脂比1∶20,PEG2000为脂质膜成膜材料,PEG与卵磷脂的比例为0.25∶1,转速60r/min,温度25℃,搅拌2min制备APPS脂质体工艺较优.
作者:丁美红;朱雨晴;吴瑾瑾;李昌煜;葛卫红;石森林;宋述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文章在调研玉屏风散适应范围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将肺卫气虚证与气虚体质概念等同、过敏体质与气虚体质两者混同等现象,从玉屏风散原为气虚体质“腠理不密,易于感冒”而设、专为补气调体“托里固表”而制,阐明其制方调体之本意,倡议对于反复发作性疾病的诊治理念应从肺卫气虚证或表虚回归到从气虚体质调理、对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也应从过敏体质兼夹气虚体质加以认识.同时强调临证应根据兼夹之体质、复杂之病情、多样之剂型、四时之季节,遵循因人、因病、因时“三因制宜”原则,发挥中医多样化的剂型特色,并从兼夹体质综合调体、辨体辨病结合调治、因人因病因时制宜3个方面提出玉屏风散的应用拓展思路及几点思考.
作者:张蕙;倪诚;张荣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干预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L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AMCI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给予非干预方案,治疗组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综合干预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蒙特利尔认知(MoCA)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社会功能活动(FAQ)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MoCA总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DL和FAQ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核心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四方面模糊综合评价疗效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AMCI中医综合干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模糊综合评价可为类似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作者:张艳霞;张允岭;金香兰;高芳;郭蓉娟;陈志刚;曹晓岚;陈志强;张玉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归纳为5个中医证型,分别为肾虚髓减证(35.54%)、脾气亏虚证(19.83%)、肝郁血虚证(17.36%)、痰浊阻窍证(15.70%),瘀血阻络证(1 1.57%).结论: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病位在肾、脾、肝,以虚证为主.
作者:战丽彬;周妍;林海燕;苏本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应性原则表现为中医药名词术语在中英双语之间的词义、体例、结构及逻辑之对应性,其有别于著名翻译家奈达之“动态对等”.“对应性”作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之首要定名原则,当与其它原则难以兼顾时,应该优先考虑对应性原则.至于术语翻译过程之语义缺省,则可采用文外补偿、文内补偿、归化补偿、仿译补偿等方法加以修正.
作者:刘成;王小芳;洪梅;朱建平;林明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筛选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佳激素.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组、泼尼松龙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2d后臀肌注射相应激素3d的方法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体质量变化,分别于造模4、8、12周检测骨组织形态学、骨组织病理学、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钙、磷含量.结果:与泼尼松龙组、地塞米松组相比,甲强龙组造模在破坏大鼠股骨头的骨组织形态、破坏骨小梁的排列结构、减少骨小梁面积的作用上更为明显;降低股骨骨密度的作用更显著持久;更能降低股骨大弯曲载荷、大弯曲位移、杨氏模量及骨钙、骨磷含量.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佳造模激素.
作者:章建华;张成龙;尹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肾炎临床较为常见,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特色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辨证为主,分层次,多靶点及因人治宜.李顺民教授擅长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各种慢性肾炎,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及IgA肾病等.尤其对于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及增效减毒方案的探索有丰富的经验.
作者:祁爱蓉;李顺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视神经脊髓炎(NMO)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服用辨证论治开立的中药6个月以上的31例NMO患者,根据服用免疫抑制剂与否将其分为中药组和中药+免疫抑制剂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年复发率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间年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中药组NMO患者19例,中药+免疫抑制剂组NMO患者12例.中药组患者治疗后年复发率显著下降(P<0.01);中药+免疫抑制剂组患者治疗后年复发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年复发率无差异,治疗后亦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中药治疗及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均能显著降低NMO患者年复发率,联合免疫抑制剂效果未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王苏;樊永平;张永超;万江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针刺治疗FC的现代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刺治疗FC的经穴特点和规律.结果:共获254篇文献,涉及148个腧穴,共1 872频次,其中十四经穴109个,1 816频次;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使用频繁;足阳明胃经穴使用频次高,足太阳膀胱经选穴个数多;胸腹部腧穴使用频次和个数领先;特定穴个数和频次占绝对优势,以五输穴、交会穴、腹募和背俞穴多.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内现代针刺治疗FC文献分析发现,重视胸腹局部和循经取穴是现代针刺治疗FC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刺处方的主要部分.
作者:苏志维;李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肠组织TGF-β1/Smads信号蛋白含量,探讨其肺损害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构建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正常组大鼠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肠.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首次造模后第8、29、50天取肺、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变,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肠组织TGF-β1/Smads信号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肠组织均出现病理形态改变;模型组大鼠第8、29天结肠组织TGF-β1、Smad3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第29、50天肺组织TGF-β1、Smad3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出现肺部损伤,其损伤程度随结肠病变进展而加重,TGF-β1/Smads信号蛋白可能通过对结肠和肺的损伤修复作用介导“肠病及肺”的病理传变过程.
作者:王宝家;杨宇;唐洪屈;郑秀丽;周仕杰;陈禹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温郁金醚提物中二萜类化合物C体外对人结肠腺癌SW62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化合物C作用SW62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化合物C能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SW620细胞增殖,其抑制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药5-Fu和L-OHP(P<0.01),而对正常HUVEC细胞仅有轻微毒性作用;作用后的细胞在镜下呈典型的凋亡改变;化合物C能阻滞细胞于G1和S期,减少G2期比例,并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结论:温郁金中二萜类化合物C能显著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沈雁;吕宾;张烁;马忠俊;李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金保方教授临床运用古方八珍汤化裁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疗效甚佳.文章介绍了其辨治女性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内膜过薄、输卵管积液、子宫腺肌症所导致不孕症,以及男性少弱精子症和免疫性不育症的经验各举1例,并加以分析,以飨同道;充分体现其整体论治的理念,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作者:李廷付;金保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必须建立在价值传承的基础之上.探讨马王堆养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弘扬和发展马王堆养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剖析马王堆养生文化产生背景和内容特点,认为该文化以养护形神、延长寿命为目的,并根植于民本政治的社会思潮,侧重养生经验和方法的传承,具备天人相应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注重生命、注重民生、注重实用、注重生态4种价值取向.
作者:陈洪;何清湖;陈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症(OP)小鼠骨骼及骨骼肌Na+-K+-ATP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和福善美组.灌胃8周,取股骨及骨骼肌,采用ELISA方法测定Na+-K+-ATP酶的含量.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骨骼肌中Nd-K+-ATP酶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福善美组小鼠骨骼肌Na+-K+-ATP酶升高(P<0.01);健脾组和活血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骨Na+-K+-ATP酶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福善美组小鼠骨Na+-K+-ATP酶升高(P<0.01);健脾组和活血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的形成可能与骨及骨骼肌中Na+-K+-ATP酶含量异常有关;补肾法通过调控OP小鼠的骨及骨骼肌中Na+-K+-ATP酶含量,对OP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孙鑫;杨芳;邓洋洋;郑洪新;林庶如;王拥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