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森林;徐莲英
目的:观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合用阿米洛利或吲达帕胺对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前后对照,每2wk为1个阶段.第1阶段为对照期,患者服地高辛0.25 mg,mg,于d 14测血清地高辛浓度、电解质、BUN、Cr、肌酐清除率、血地高辛清除率;第2、3阶段分别加用阿米洛利5、10 mg,qd或吲达帕胺2.5、5 mg,qd,分别于每一阶段的d 7、14复查上述项目.结果:地高辛联用阿米洛利后第2阶段d 14,血清地高辛浓度增高27.6%,第3阶段的d 7,14分别增高29.3%和27.7%(P均<0.01),同时伴有肌酐清除率、血地高辛清除率的降低.而地高辛联用吲达帕胺后第2阶段d 14,血清地高辛浓度稍有上升,第3阶段的d 7、14,血清地高辛浓度与前相仿并稍有所下降(P>0.05),而BUN、肌酐清除率、地高辛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2组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基本相仿.结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地高辛联用阿米洛利可导致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升高,同时伴有肌酐清除率、血地高辛清除率的降低;而吲达帕胺对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不大.
作者:吴小庆;朱剑秋;王强;薄小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人民群众对医药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工作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新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实施,ADR监测工作已完全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医院是ADR监测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院开展ADR监测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医院是药品使用集中的场所;另外,我国ADR监测的基础薄弱、地域差异大,在医院可以采用集中监测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大医院患者多,有可能监测到那些罕见的ADR.
作者:迟丹怡;王大猷;时颖华;钟明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实验性失血性休克家兔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只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B组和C组按照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造成ALI,然后在20min内复苏,C组复苏时应用葛根素.测定动脉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PAM)和中性粒细胞(PMN)总数、BALF中蛋白含量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复苏后B、C组TNF-α含量、BALF中的蛋白含量和PMN总数、肺组织含水率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但C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均低于B组.光镜下见B组肺组织间质水肿、细胞浸润明显,与之相比C组肺组织以上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葛根素对实验性失血性休克家兔所致的ALI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谭明韬;高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药物治疗状况和医师是否遵循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方法:利用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本院2002年度出院CH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结果:331例CHD患者(男198例,女133例),年龄(73.0±9.6)a.使用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药、ACE抑制药和利尿药.238例慢性心力衰竭者β-受体拮抗药的使用率为40.3%.22.4%有适应证、无禁忌证但未使用.ACE抑制药的剂量低于建议中的目标剂量.64例心肌梗死后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拮抗药出院带药率为73.4%和34.4%.结论:医师需要提高ACE抑制药的剂量和β-受体拮抗药的使用率,提高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拮抗药的出院带药率.
作者:季闽春;耿晓芳;吕凡;顾之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测定大鼠肌肉中醋酸地塞米松含量的HPLC法.方法:固定相为Zorbax XDB-C8柱(1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V/V).肌肉组织样品匀浆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流动相溶解残留物,氢化可的松为内标,在242 nm处紫外检测.结果:在1.022~306.6μg·g-1浓度范围内,醋酸地塞米松线性方程为y=0.024 4+0.012 1 X(r=0.999 8),日内RSD≤3.91%,日间RSD≤7.47%,回收率>95%,低检测限为45μg·g-1.结论:本方法能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大鼠肌肉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作者:郁韵秋;沈顺;李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剂的HLPC法,并用该方法测定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剂含量、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方法:色谱柱为Dikma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缓冲液(52:48,V/V);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甲磺酸多沙唑嗪对照品溶液的线性方程为A=60.724 c+1.941(n=7,r=1.000,线性范围0.5~50 mg·L-1),日内、日间RSD均<2%,检测限为2.5ng(rSN=3).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剂含量在101%~104%之间,3批片剂45min平均溶出度在84%~87%之间,含量均匀度A+1.8S<15.结论:此法适用于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剂含量和溶出度测定.
作者:刘振;黄滔敏;郑璐侠;顾丽华;段更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1]女,13 a,因腹痛来本院就诊.经粪便化验发现蛔虫卵而给予甲苯咪唑(商品名:安乐士,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505170,每片100 mg)1片,bid,po.
作者:王冰雨;宋庆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胺碘酮浓度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10%冰乙酸:10%正丁胺(92:8:0.19:0.23,V/V/V/V);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内标物为普罗布考.结果:胺碘酮线性范围为0.203 8~2.037 6 mg·L-1,r=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2.2%,平均日内RSD为2.47%,日间RSD为4.3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胺碘酮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测.
作者:刘世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甲氧那明的支气管解痉和抗炎作用.方法:比较复方甲氧那明及各单药对组胺诱发离体豚鼠气管条收缩的抑制作用;通过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及熏香烟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给予3个不同剂量(3、9、27mg·d-1)的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比较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复方甲氧那明对离体气管条收缩的抑制作用较各单药明显加强,对COPD大鼠BALF中的TNF-α、IL-1β和IL-6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甲氧那明具有良好的支气管解痉和抑制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王悦虹;白春学;高磊;洪群英;吴淦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HPLC荧光法测定20名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用3P97程序进行计算.结果:国产与进口替米沙坦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分别为(2 381.20±1 098.51)、(2 333.36±1 145.75)μg·h·L-1;AUC0→∞为(2 486.44±1 135.70)、(2 440.35±1 190.37)μg·h·L-1;Cmax为(571.99±368.27)、(530.97±256.38)μg·L-1;tmax为(1.15±0.68)、(1.20±1.60)h;T1/2为(19.08±2.91)、(18.99±2.92)h.国产替米沙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104.29±21.17)%(n=20).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ANOVA)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UCo→t、cmax经对数转换后的双单侧t检验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陈伟力;许剑安;徐红蓉;赵雪兰;李志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太原市3家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趋势.方法:对太原市3家医院1997至2002年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药敏结果和2002年氟洛沙星、洛美沙星、罗帕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太原市3家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6 a中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1年后趋于平稳,耐药率与用药频度之间呈正相关.在7种喹诺酮类药物中洛美沙星的耐药率高,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喹诺酮类药物间交叉耐药.结论: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的增高与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在病原菌对某种喹诺酮类药物不敏感时,应避免使用其他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陈海金;段金菊;高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8至2002年本院在案疾病统计分类中高血压病及5 a来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随着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费用、品种数量稳中有升.钙拮抗药、ACE抑制药和β-受体拮抗药是应用多的几类药物.
作者:梁竹;刘召平;张传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男,35 a.因咽喉肿痛于2004年2月6日来本院就诊,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河南龟山神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21222,主要成分为半边莲、半枝莲、百花蛇舌草)4mL+5%GS 250 mL,iv gtt(滴速40drops·min-1).
作者:李娜;于福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癫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抗癫癎药物(antiepileptic drrugs,AEDs)大多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大,同时癫癎治疗需要长期用药,AEDs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和个体化给药.现通过文献查阅和临床实践,对AEDs监测的方法和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焦正;钟明康;施孝金;李中东;张静华;王宏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女,24a.孕1产1,产后3mo,来站施行上环手术.查体:t 37℃,P 80 beats·min-1,R 18 beats·min-1,BP 110/70 mmHg(1 mmHg=0.133 kPa),无手术禁忌证.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用苯扎溴铵(南昌白云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批号020410,规格:1:1000溶液)消毒外阴,铺巾.
作者:李启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浓度的方法.方法:选用ZORBAX RP-C18柱(150 mm×4.6 mm,5μm);甲醇-25mmo1·L-1醋酸铵溶液(60:40,V/V)作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取血浆样品0.5 mL,在碱性条件下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提取,HPLC检测.结果:本法对替马西泮、去甲地西泮和地西泮3种物质的低检测限均为2μg·L-1,线性范围为10~1 500μg·L-1;奥沙西泮的低检测限为5μg·L-1,线性范围为20~1 500μg·L-1.回收率均接近100%,日内、日间RSD<5%.结论:本法能同时测定血浆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浓度,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可靠,可用于地西泮中毒的监测.
作者:郭胜才;张玉荣;李华;李振江;邹晓华;冯友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女,26 a.因有生殖器疱疹接触史,感外阴部瘙痒.查体:发现局部出现淡红色丘疹,进行HSV-2抗体检测(+),诊断:生殖器疱疹.门诊治疗,予更昔洛韦(商品名:迪都,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1017,每瓶50 mg)150 mg+NS注射液,iv gtt,液体顺利输入完毕,未感不适.
作者:王素云;谢金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塞曲司特颗粒和片剂的人体药动学特性,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口服单剂量80 mg塞曲司特2种制剂,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1.5、2、2.5、3、4、6、8、10、12、24、48、72 h取血样,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塞曲司特浓度,进行数据处理,计算2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塞曲司特颗粒和片剂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1.77±2.83)、(11.87±2.39)mg·L-1;tmax(3.0±0.6)、(3.8±0.8)h;T1/2(22.78±4.40)、(21.37±4.04)h;AUC0-72(226.34±57.05)、(213.19±40.55)mg·h·L-1;AUC0-∞(254.12±70.43)、(237.81±52.70)mg·h·L-1.塞曲司特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7±19.5)%,对参数cmax、AUC0-72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显示其90%置信区间均在规定的等效范围内,tmax经非参数检验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塞曲司特颗粒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刘广余;张静;陈荣;王蔚青;欧宁;丁虹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对于保持脑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如脑水肿、脑缺血症、细菌性脑膜炎和多发性硬化病等均与BBB的破坏有关[1].BBB是一个介于血液与脑脊液之间,有选择性通过能力的动态界面.
作者:吴云娟;方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