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各脑区5-HT DAINH NE表达的影响研究

万姝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脑区, 神经递质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患者各脑区5-HT、DA、INH、NE表达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干预;分析治疗前后分析全脑、左右中央、左右额、左右枕、左右顶、左右颞等各脑区内5-HT、DA、INH、NE的激活情况,记录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临床显效率为92.00%;经治疗后患者全脑、右额、右中央、右顶及右前颞区5-HT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右额、左中央、右中央、右顶、右前颞区的D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左额区的IN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左中央、右中央N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左枕、右枕区的N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纠正各脑区5-HT、DA、INH、NE的表达异常.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145通过下调LRRFIP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机制

    目的:探究miR-145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miR-145的表达.采用mimics-miR-145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然后利用荧光素酶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45在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结果:体外过表达miR-145,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反之,下调miR-145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LRRFIP1与miR-145表达负相关,下调LRRFIP1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结论:miR-145可能通过下调LRRFIP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作者:黄寰;陆志锋;陈晞明;张慧敏;李纪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早搏的疗效血清BNP的影响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血清BNP、室性早搏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患者84例.根据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BNP、室性早搏数、治疗前后心率与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室性早搏数分别为(232.4±98.5)ng/mL、(662.5±150.3)次,均低于对照组的(471.5±94.5)ng/mL、(724.9±152.7)次,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射血分数为(52.1±2.9)%,高于对照组的(43.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作者:吉训宁;文晓宏;李彩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148例纳入本次研究.依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术式,观察组给予VATS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以及细胞免疫情况(CD3+、CD4+、CD8+),随访1年,比较术后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和置引流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6%(5/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14/74)(P<0.05).观察组的术后转移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8+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更低,但观察组的CD4+、CD8+及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均<0.05).结论:利用VATS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且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辉;辛本强;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感染的根除效果.方法:将20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颗粒、首次治疗患者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补救治疗患者予左氧氟沙星胶囊、呋喃唑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胃疡胶囊,两组均口服给药2周,于疗程结束后4周,行C13呼气试验查HP,观察两组根除率,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根除HP效果优于常规四联疗法.

    作者:丁秀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28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镜下分型,共分为4种:压迫型、瘢痕型、钙化型、侧隐窝狭窄型;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MacNab 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0.5±3.7)个月的随访,各分型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5.31%,VAS、ODI、J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不同椎间孔镜下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显著疗效,合理利用该分型可以使该手术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提高手术疗效,显著减少术后复发率.

    作者:杨波;鹿洪辉;杨蓓;卢晨晓;常成兵;陈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关节镜治疗的KOA患者86例,将86例KOA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康复护理组(n=43)与常规组(n=43).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及出院时膝关节屈曲度、疼痛评分及Tegner运动评级,术前及出院6个月Lequesne评分、关节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水平,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出院时,康复护理组膝关节屈曲度大于常规组、疼痛评分小于常规组,Tenner运动1~2级构成比低于常规组,3~4级构成比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康复护理组Lequesne评分、关节液内TNF-α、IL-1β、MMP-13水平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优良率(95.35%)显著高于常规组(6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期间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关节镜治疗KOA术后护理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反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杜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改变对中度角膜散光的影响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的改变对术前中度角膜散光影响.方法:患者47例(59眼),根据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角膜散光为1.0~2.0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切口.A组(30眼):手术切口为常规11:00位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29眼):手术切口为角膜陡峭子午线上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查角膜地形图,观察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散光轴向的情况.结果:各组视力术后较术前均有大幅度提高;A组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散光较术前大幅度减小,且小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各时间点散光轴向构成比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陡峭子午线上的角膜切口可以矫正白内障术前存在的角膜中度散光.

    作者:郭立涛;张铁民;谭小波;苏畅;苏乐琪;苏锐锋;石晶;董微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各脑区5-HT DAINH NE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患者各脑区5-HT、DA、INH、NE表达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干预;分析治疗前后分析全脑、左右中央、左右额、左右枕、左右顶、左右颞等各脑区内5-HT、DA、INH、NE的激活情况,记录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临床显效率为92.00%;经治疗后患者全脑、右额、右中央、右顶及右前颞区5-HT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右额、左中央、右中央、右顶、右前颞区的D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左额区的IN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左中央、右中央N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左枕、右枕区的N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纠正各脑区5-HT、DA、INH、NE的表达异常.

    作者:万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磷霉素与其它抗菌素的联合作用研究进展

    磷霉素(fosfomycin,phosphonomycin)为1969年从土壤中分离的一种抗菌素,目前早就可以人工合成.磷霉素氨丁三醇(fosfomycintrometamoL)是磷霉素的口服制剂,抗菌谱广,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具抗菌活性,而对比较耐药的吲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效.此外,该抗菌素具有安全性好,毒副作用低,尿药浓度高,既可口服,又可静脉给药,组织分布良好,不与血清蛋白结合,细菌耐药性少,与已知抗菌素无交叉耐药等多种优点,而成为尿路感染首选药物,在国外被广泛应用.

    作者:孟祥彬;孟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认知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8例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透析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高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预后良好.

    作者:周美兰;何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34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R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5个因素与RMPP有关:热程≥7d(OR=1.710,P<0.05)、肺外并发症(OR=36.458,P<0.01)、肺部CT表现(病变范围超过2/3肺叶)(OR=1.796,P<0.05)、CRP≥40mg/l(OR=18.935,P<0.01)、MP-IgM≥1:1280(OR=20.494,P<0.01).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肺外并发症(OR=57.906,P<0.01)、CRP≥40mg/l(OR=28.877,P<0.01)、MP-IgM≥1:1280(OR=14.642,P<0.01)是R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P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与肺外并发症、CRP≥40mg/l、MP-IgM≥1:1280密切相关.

    作者:刘新锋;赵志妙;张中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IL-6 IL-2 EGF PYY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IL-6、IL-2、EGF、PY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泮托拉唑治疗.分别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6、IL-2、EGF、PYY水平,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PY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L-2与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6个月及1年复发率分别为4.88%(2/41)、9.76%(4/41),均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26.83%(1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IL-6、IL-2、EGF、PYY水平,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先媛;朱兴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热淋清颗粒与中药外敷离子导入对阴道炎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影响

    目的:研究热淋清颗粒与中药外敷离子导入对阴道炎并发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阴道炎并发泌尿系感染患者10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灭滴灵栓与环丙沙星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热淋清颗粒联合中药外敷离子导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阴道炎治愈率与泌尿系感染治愈率分别为100.00%(52/52)、96.15%(50/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31%(48/52)、84.62%(44/52);观察组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尿细菌学情况对比无差异,分别治疗后观察组尿细菌培养以及尿白细胞镜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恶心、阴道出血以及胃部不适发生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淋清颗粒联合中药外敷离子导入治疗阴道炎并发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晁晓燕;王晓兰;张文伶;鲍剑英;黄冬梅;杨冰;赵素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伴消化道出血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血液净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把实施常规护理的120例患者纳入常规护理组,剩余120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住院时间、再发出血例数等情况,评价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再发出血几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集合给予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能实现护理的协同化和疗效大化,能显著降低血液净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娄丽华;苏彬;郭海梅;左雪梅;孙树萍;崔保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气扶正高位灌肠法结合针刀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高位灌肠法结合针刀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以及该方法与针刀治疗方法的比较及区别.方法:对7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益气扶正高位灌肠法,并与针刀法治疗比较.方法:根据盆腔炎的不同临床表现选择不同年龄段的该病患者145例;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以针刀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癥瘕汤,利用高位灌肠法治疗,于治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高位灌肠结合针刀法治疗盆腔炎的总有效率为92%.结论:高位灌肠结合针刀法治疗盆腔炎经济、方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承德市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承德市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承德市800户人家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0户人家中有685人(85.63%)已建立健康档案,115人(14.38%)未建立健康档案;影响承德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单因素有年龄、户年收入、是否享受财政救助、对健康教育是否满意以及是否参加卫生机构培训等因素,尤其是是否接受财政救助、对健康教育是否满意以及是否参加过卫生机构培训影响程度更大.结论:建立健康档案需要政府的支持,加大对档案建立意义的宣传力度,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和问责机制,提高居民档案建立意识,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健康质量打下结实的基础.

    作者:张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伊立替康联合卡铂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叶酸和CA125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伊立替康联合卡铂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叶酸以及CA125水平的影响,以及该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之前给予伊立替康联合卡铂辅助治疗,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叶酸以及CA125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3%,高于对照组48.7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均升高,CA125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全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前给予伊立替康联合卡铂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患者体内血清叶酸水平以及CA125水平有关.

    作者:李东方;肖凤仪;李波;方恋;张秋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用于糖尿病减重行胃减容术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及炎症因子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糖尿病减重行胃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减容术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镇痛方式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4h和术后12h的VAS得分均低于芬太尼组,两组患者术后Ramsay得分的比较无差别;两组患者术前肿瘤坏死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术后12h,舒芬太尼组IL-6、hs-CRP和TNF-α水平低于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均较芬太尼组长;舒芬太尼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腹胀和瘙痒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在糖尿病减重行胃减容术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患者术后肿瘤坏死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唐卫青;谢鹏程;王廷峰;孙龙;段宏伟;敖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疑似肝占位病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CT扫描,对其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以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作为参照,分析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诊断情况,计算CT诊断结果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计算CT扫描对肝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其与病理活检的诊断结果.结果:CT扫描对肝占位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2%、87.50%、96.25%、98.59%、77.78%,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CT扫描对肝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45%、94.12%,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占位病变实施CT扫描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对肝脏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予以准确鉴别区分,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何启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腹腔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腹腔内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抗感染、限制性液体复苏、胃肠减压、灌肠导泻、抑制胃酸、镇静镇痛、营养支持和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联合HP治疗5d.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h、1d、3d、5d后的腹内压(IA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血肌酐(Scr)、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CVVH联合HP治疗12h后患者PCT、Scr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IAP、CRP、PCT、Lac、S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有下降,MAP、OI开始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AP、CRP、Lac、Scr、APACHEⅡ评分治疗后逐日下降,于治疗后5d降至低,PCT与SOFA评分治疗后逐日降低,在治疗3d时降至低,第5天时稍有上升.MAP与OI治疗后逐日上升,治疗后5d达到高数值.结论:CVVH联合H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合并IAH可有效降低腹内压,改善病情.

    作者:罗伟雄;张彦峰;罗伟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