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孙艳秋

关键词:黄芪, 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Caspase-3,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采用改良的四血管(4-VO)阻断法。采用 TUNEL 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 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 caspase-3 mRNA 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 caspase-3表达均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减少 caspase-3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caspase-3表达有关。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T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行 LC 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行 LC,观察组在 FTS 理念指导下行 LC;于术前1d,术后第1天、第5天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CRP、Blu,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Cor;全自动血常规测量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 CRP、Blu、Cor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各指标恢复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升高低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 WBC、GR%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5天各指标恢复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升高低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FTS 应用于 LC 中可有效改善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机体的恢复。

    作者:李艳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东莞地区婴幼儿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检测结果探析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非综合性遗传性耳聋的致聋基因分布特征,为政府制定优生优育计划、提高人口素质、降低人口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例先天性耳聋患儿,抽取患者的外周血2~3mL,利用耳聋基因芯片对与非综合性遗传性耳聋密切相关的4个致聋基因 SLC26A4( PDS)(IVS7-2A > G、2168G)、GJB2(299delAT、235delC、176del16bp 及35delG)、GJB3( C538T)和线粒 DNA 12SrRNA(A1555G、C1494T)上的9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15例检出 GJB2基因突变(22%),10例检出 SLC26A4基因突变(14.3%),DNA12SrRNA 基因突变3例(4.4%),没有检出有GJB3基因突变患儿。结论:东莞地区非综合性遗传性耳聋的有效检出率与全国调查结果相当,其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高,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率其次,再次是线粒体 DNA12SrRNA 基因突变,可见利用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对目标人群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是减少聋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戴桂林;刘彦慧;高宇琳;李见章;尹宝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卵黄囊瘤的FASN免疫组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的脂肪酸合成酶(FASN)免疫组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卵黄囊瘤患者60例(观察组)与正常健康人60例(对照组),选择两组的卵巢新鲜标本进行 FASN 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调查观察组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ASN 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 FASN 在观察组的阳性表达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60例卵黄囊瘤组织中,FASN 的表达在不同 FIGO 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N 在卵黄囊瘤中呈现高表达状况,能有效反应卵黄囊瘤组织的 FIGO 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状况,与卵黄囊瘤病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李艳菊;马超;高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对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对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69)和治疗组(n =69),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联合沐舒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沐舒坦基础上,给予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 HRQoL)及6min 步行试验。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FEV1、FEV1/ FVC 及 FEV1占预计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 P <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in 步行试验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影响评分及活动评分显著降低(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对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杨宁;崔轶霞;刘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知信行教育方式在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在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定期来院接受规律的放化疗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知信行教育。评估两组患者疼痛强度及镇痛需求,使用癌症生活量表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镇痛需求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需求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教育方式有助于管理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鲁延红;王东艳;蔺亚莉;赵妮霞;徐亚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居较高水平,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1]。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机制。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大肠癌的发生机制与 Ki-67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相关,本文就 Ki-67蛋白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樊子双;孟杰;贝雪艳;卢思英;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014年承德市双桥区麻疹病例流行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承德市双桥区麻疹暴发流行状况。方法:对2014年报告的374例疑似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 IgM 和风疹 IgM 抗体。结果:在374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确诊麻疹299例(79.9%),在48例承德双桥区麻疹 IgM 抗体阴性的疑似麻疹病例中,确诊风疹9例(18.75%)。各年龄组均有发病,93.6%无免疫史或免疫是不详。结论:应加强基础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

    作者:姚淑华;白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探索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MP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入选临床研究的 MPS 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59例使用消炎镇痛液注射治疗而研究组59例应用低浓度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 VAS 评分及腰背功能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 VAS评分及腰背功能活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83%)高于对照组(7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9%)较对照组降低(23.73%),安全性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 MPS 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适合临床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超群;陈丽萍;刘勃臣;刘忠诚;王福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某精神医院急诊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某精神病院急诊科重性精神病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对精神疾病患者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精神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41例精神疾病患者,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住院次数、服药情况、临床表现、合并疾病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发病特征。结果:共调查精神疾病患者1641例,患者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41.6±10.2)岁。其中首发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583例,占35.53%;复发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1058例,占64.47%。外伤患者138例,给予包扎止血处理;肌肉注射411例;静脉输液286例。所有患者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其中精神科1338例,外科91例,内科169例,妇科43例。治疗后出院1292例,转院113例,236例转精神科门诊治疗,无死亡病例。精神分裂、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所占比例高,分别为28.52%、23.28%以及20.48%。其中除感情障碍外,其他类型疾病男性发病率均略高于女性。精神疾病发病年龄段以18~60岁多,共1232例(75.08%),其中多数患者为已婚患者,共1184例(72.15%),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患者多,共983例(59.90%),多数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院就诊,共1397例(85.13%)。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发病类型及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减少患者对社会的危害性,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璐君;胡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子宫全切术和LEEP刀锥切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临床应用子宫全切术和 LEEP 刀锥切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46例宫颈原位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子宫全切术,观察组患者应用 LEEP 刀锥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35,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901,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 LEEP 刀锥切术治疗宫颈原位癌较传统的子宫全切术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 C 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治疗前、后采用 VAS 评分系统进行疼痛评定与腰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后随访第6个月进行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 评分与 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 形臂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刘艳伟;孟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钼靶联合彩超检查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钼靶联合彩超检查对乳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病变的106例女性患者的钼靶、彩超影像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钼靶联合彩超检查与单一种检查方法对乳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钼靶和彩超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2%、8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3%,与单独一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够提高对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会明;张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微信技术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 PCI 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科收治的86例住院患者按病号简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并在出院时口头教育其按指导执行,家属要实时监督。微信品管圈组的43例患者进行品管圈 QCC 护理,圈内成员其成立品管圈微信群进行信息沟通及交流;患者出院后便加入该微信群,通过采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以及公众号、朋友圈等多方位的立体化教育模式,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给予患者进行指导教育,并在半年以及一年后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微信品管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品管圈延续性护理模式提高了冠心病 PCI 术后血小板双抗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其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金日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浆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周围粘连或后位急性阑尾炎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的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浆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周围粘连或后位急性阑尾炎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周围粘连型或者后位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浆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手术前后的 CRP、TNF-α及 WBC 等指标水平,以及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肠道反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的 CRP、TNF-α及 WBC 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8.18%,并发症总发生率是43.64%,少于对照组的70.91%及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切口感染及肠梗阻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浆膜下阑尾切除术对周围粘连或后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给予推广。

    作者:徐昌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配合针灸心理干预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及患者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更年期 kupperman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更年期 kupperman 评分、SAS 和 SDS 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P <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是一种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冰;赵瑞君;张桂敏;彭晓侠;李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探索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常规与母婴床旁护理,统计分析其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初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的正确率为65.93%,显著低于试验组的正确率93.38%,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认为母婴床旁护理不仅可以增加初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增加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结果:护理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依从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两组依从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本组护理1个月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和3个月,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入组时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作者:李利华;李莉;魏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左侧颞顶枕区巨大脑膜瘤术后合并头皮下积液1例

    1病例摘要患者,金某,女,57岁,汉族,农民,已婚,平泉县茅兰沟人,主因: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2年伴行走困难2周入院。门诊行 CT 检查显示左顶区巨大脑膜瘤,此脑膜瘤巨大,可达10cm×8cm,而且靠近窦汇,矢状窦以及横窦等血管区。查体:生命体征平稳,GCS15分,记忆力明显下降,近事遗忘明显,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双侧瞳孔左:右=3.0:3.0,对光反射迟钝,视听基本正常,双下肢肌力Ⅳ,肌张力正常,双侧 babinski(+)。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并将露骨进行修补,手术一并完成,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记忆力恢复正常,精神好转,反应基本正常,行走自如,双侧 babin-ski(-),复检 CT 显示,肿瘤全部切除,手术后形成头皮下积液,经抽吸后使用专用加压弹力绷带包扎治疗,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一年后随诊复检,肿瘤无复发。

    作者:孟建军;孟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护患沟通、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护患沟通、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满意度为98.50%,对照组为87.7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亚娟;轩玉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T引导下椎旁注射不同药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椎旁注射不同药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6例,分为 A、B 两组。 CT 引导下行椎旁注射,A 组注射药物为阿霉素+复方倍他米松,B 组注射药物为神经妥乐平+甲钴胺+复方倍他米松。分别于术前(T0)、术后1周(T1)、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对患者进行 VAS 评分及 SIS 评分,并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前 A、B 两组 VAS 评分、SIS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A、B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 VAS评分及 SIS 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 两组 VAS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 组 SIS 评分低于 A 组;两组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T 引导下阿霉素+复方倍他米松椎旁注射及神经妥乐平+甲钴胺+复方倍他米松治联合椎旁注射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安全有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疱疹区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张海芳;周国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