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邓选碧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妇产科
摘要:自从2001年丹麦外科医生Kehlet率先提出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这一理念以后,革新了近100年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的思维和行为原则,迅速被欧美各国医生所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一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结直肠切除手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典范之一[1-3].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儿血清电解质紊乱状况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早产儿电解质状态进行临床分析,及时指导临床正确补充电解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5例早产儿进行常规血生化分析,分别于生后3d内、4d-7d、8d-14d进行血钠、钾、氯、钙测定.结果:255例早产儿中,3d内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者99例,占38.82%,其中高钾、低钠、低氯、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4d-7d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者85例,占33.33%,其中低钾、低钠、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8d-14d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者27例,占10.59%,发生率以低钠、低钙血症居高.结论:新生的早产儿易发生低钙、低钠、低氯、高钾血症,而随着日龄的增加呈现低钙、低钠、低钾血症,并且胎龄及体重越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越高,同时合并疾病者更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监测早产儿血清电解质有利于指导临床对电解质紊乱的患儿进行及时治疗.

    作者:陈新瑶;莫焕桐;郭佳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医改后承德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用状况及群众的满意度,从群众的视角分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河北省承德市某县所属的5个乡1200名居民进行医改前后医疗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对近百名村民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居民对于乡镇卫生院这一基层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居民患病时首选机构的服务现状存在极大的不满,尤其是医疗技术人员的服务态度、诊疗技术水平及药品种类等.结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刘卫云;程志国;刘学军;安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严重踝关节骨折的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的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57例资料完整的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Denis-WeberAO进行分型,采用内外踝联合手术内外踝双切口,首先进行外踝骨折复位,采用1/3重建钛板或者管型钢板进行固定,内踝根据骨折情形选择1-2枚空心螺钉进行固定,如腓骨出现粉碎性多块骨折,可酌情采用多段固定的方法,对于后踝骨折位移不明显骨折未超出关节面的1/3位置可不予特殊处理,对于位移超过3mm或者超出关节面1/3的患者,应首先进行复位,再通过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患者术后3d后可指导患者酌情进行床上功能恢复性锻炼,术后6 周后酌情开始进行部分负重康复锻炼.结果:本组57例患者术后均进行了6月至24月回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在10周至12周,对患者按照Baird-Jackson 评分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57例患者中,优45例,良10 例,可 2例.结论:采用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手术效果比较满意.在手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骨折分型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法,同时对患者韧带损伤情况也应进行统筹考虑,并进行对症处理,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方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CD和颈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采用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60例,用TCD和颈动脉彩超联合检查为A组,单独使用TCD检查的为B组,单独使用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为C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采用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范围比单独使用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范围广,能清楚检查出患者的情况.结论: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影像依据,可将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测广泛应用于对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诊断.

    作者:牛庆东;王雪梅;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是一组依赖锌的糖蛋白酶类,参与胚胎的正常发育与组织重构.MMP-9是MMPs家族中的一员,调节细胞外基质(ECM)的动态平衡.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berand factor,VWF)是存在于血浆、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颗粒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浆成份参与凝血相关的生理功能.二者在一些病理损伤中,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现就此二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袁加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与 HBV-DNA 定量检测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共对5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根据乙肝血清的标志物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5例,B组25例,C组10例,并对上述患者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乙肝血清标志物抗-HBc 、HBeAg及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100%,抗-HBc、抗-HBe及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76.6%,抗-HBe 、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 50.0%.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单纯的采用 ELISA 方法对五项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是难以对患者的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及传染性的强弱进行判断,容易导致某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漏诊的情况.而采用 PCR 方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具有良好的乙型肝炎诊治效果,明显优于血清标志物检测,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及运用.

    作者:东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对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喉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SAS和SDS量表得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预后良好率为67.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钠血症、合并伤和术后感染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康复训练到位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魏德胜;莫祖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清样本中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浓度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健康志愿者的复合血清样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总胆固醇(TCH)、尿酸(UA)、血糖(Glu)、肌酐(Cr)及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可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形成干扰.结论: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可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形成干扰,因此在解释检验结果时需充分考虑到这些干扰因素.

    作者:梁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应用ERCP治疗75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设为观察组,收集其病因、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同期行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者总体有效率为94.3%(66/70),对照组为95.7%(67/70);观察者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高龄不应作为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禁忌.

    作者:何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8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8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小儿支气管异物的特点、高发年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异物的取出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小儿支气管异物吸入以1-3岁患儿居多,与其它年龄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本组86例患儿中来自农村的患儿77例,占89.53%,其分布与年龄具有代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儿分别经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79例,直达喉镜取出异物6例,1例异物难以取出,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取出,异物所在部位分别位于左支气管38例,右支气管41例总气管7例,异物包括花生、碗豆、玉米、笔帽、动物性异物等,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依据是病史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及时确诊完善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麻醉方式及熟练的技术是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水平 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小型实验室对丙肝病毒流行情况的监测

    目的:探讨中小型实验室近年来对丙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的动态监测.方法:采用BHC-1300IIA/B3二级生物安全柜,可调式微量移液器,37±1℃电热恒温水温箱,KaytoRT-3900全自动洗板机,Multiskan Mk3全自动双波长酶标仪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抗-HCV.结果:各组抗-HCV阳性率分布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型肝炎病毒在我区流行基本稳定.

    作者:张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在非糖尿病专科使用中护士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泵的使用技能.方法:选取我院10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其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胰岛素泵使用相关知识的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结果:大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泵使用知识掌握不准确,小部分人对胰岛素使用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准确.结论:加强非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泵的使用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刘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平地行走状态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鞋内压力的特点

    目的:探索匀速直线平地行走状态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鞋内压力的特点.方法: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神经病变组及合并神经病变组.入组患者在恒定速率(1km/h)及斜率(0度)的跑步机上行走,取行走中间过程的6次步态周期.通过F-Scan分析软件对6次步态取足底压力各个参数的平均值.除常规足底分区外,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足底压力特点,本文将足底重新分为前足、中足、足跟及外侧足、内侧足.结果:二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升高.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走中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明显高于无神经病变组(分别97.6±29.9cm2和80.2±20.2cm2,P=0.021),接触时间亦显著大于无神经病变组(分别829.8±85.3ms和768.1±69.1ms,P=0.002).但峰值压力、峰值压力出现的时刻、体重矫正后的大应力、应力出现的时刻及压力时间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力时间积分在神经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分别69.7±8.5%BW/s和61.6±10.7%BW/s,P=0.003).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足/足跟应力、外侧足/内侧足以及前外侧足/前内侧足应力比值均显著升高.特别是外侧足与内侧足应力比值在神经病变组中上升为明显(0.73±0.21 vs.0.90±0.30,P=0.009).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平地匀速行走中足底压力向外侧足倾斜,外侧应力与内侧应力的比值较能反应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足底压力分布的异常.

    作者:方芳;王冬梅;李志欢;严率;顾鸣宇;彭永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T引导下微创置管及局部用药对多房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置管加注入尿激酶对多房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多房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CT引导下微创置管加注入尿激酶,对照组患者直接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胸腔积液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多房性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微创置管加局部用药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疗效高,时间短,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作者:潘德超;孙亚林;赵金英;贾瑞申;丁树宇;袁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姑息护理在86例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姑息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遴选86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姑息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癌痛评估与控制、心理支持等.实施姑息护理前及实施1月后,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较姑息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1例,死亡率24.42%,临终的时候患者安静平和,其家属可以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结论:进行姑息护理可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及亲属身心各方面需求,减轻患者疾病痛苦,使其平静接受死亡.

    作者:赖碧红;周桂英;瞿春霞;朱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的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26例进行临床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对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治疗,其中,有120例患儿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呈现正常状态;另外6例患儿通过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的数据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每个年龄段的患儿中都会发病,但是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为常见,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为:皮肤黏膜出血、血肿、瘀斑以及口腔黏膜出血等一些不良反应,将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伟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有效缓解心绞痛的情况、心电图的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社区综合性管理与控制高血压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问题.方法:在徐州市泉山区泉山社区对其中35-75岁的居民作高血压普查,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二年的药物及健康教育指导的随防.结果:高血压管理率为75%,控制率为36.5%,服药率为70%.未治疗者中高血压控制率平均达23%,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高血压管理率增高,但控制率下降的趋势.结论:高血压从年轻时效果好,可提供药物干预.

    作者:吴新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9例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19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本院早期同等病情的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2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是(34.1±18.7)h,有2例患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的肺炎,抢救成功有17例;对照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是(48.2±21.3)h,有9例患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的肺炎,抢救成功有14例.两组患儿观察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湖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