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祥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而B组患者则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47%)明显高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药物毒副反应并未较A组患者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安全高效,毒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覃莉;黄海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活髓切断术自Witzel(1884年)开展,继之Newvilt(1933年)进行了实验性研究,获得了组织学成功,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病理学研究,近年来对手术适应症、麻醉方法、手术术式及盖髓药物等有了进一步的改良和发展:
作者:闫玉东;马华航;崔玉华;宋九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不良反应,并进一步探讨临床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三年间在本院采用ATG联合CsA治疗SAA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6例SAA患者均完成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其中14例SAA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等不良反应,并有2例出现远期并发症,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结论:虽然ATG联合CsA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等临床不良反应,但如果及时使用激素、抗过敏以及积极治疗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这些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采用ATG联合CsA治疗SAA患者仍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谢伟成;程淑琴;林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糖尿病认知现状以及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20名外科护士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外科护士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监测空腹以及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药物治疗的时间等认识不足.结论:外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得分与学历无关,与护龄有关.为了更好的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减少医患矛盾,应加强和提高对外科护士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
作者:郭霞;周待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位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至2011年收治的27例异位急性阑尾炎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误诊23例,误诊率占85.2%.误诊原因多为患者症状体征与异位阑尾邻近的脏器疾病相似所致.结论:异位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确实困难,但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望降低误诊率.
作者:万紫旭;孟杰;张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TOAST 各分型患者血清心肌酶、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 (Fbg)的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TOAST分型,根据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五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组(LAA)(37例)、心源性脑栓塞组(CE)(25例)、小动脉闭塞脑梗塞组(SAO)(52例)、明确病因性脑梗塞组(OC)(8例)和不明病因性脑梗塞组(UE)(3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 (Fbg)的水平.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小动脉闭塞脑梗塞组(SAO)患者血清AST、CK、CK-MB、LDH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明确病因性脑梗塞组(OC)和不明病因性脑梗塞组(UE)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患者间补体C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及纤维蛋白原与脑梗塞TOAST 分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吕风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50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潮州市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4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之间CA199、CA50水平,研究CA199、CA50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观察组CA199和CA5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可切除性和分期不同的情况下CA199、CA50水平差异显著(P<0.05);CA199和CA50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准确性;CA199、CA50水平可作为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的判定标准.结论:血清CA199、CA50联合检测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青青;丘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对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使用长春瑞滨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穿刺血管前在距离穿刺点上方5cm处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操作完毕后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均匀喷洒距离穿刺点上方5cm处,湿润后待干;对照组用50%酒精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37%和23.68%,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对长春瑞滨致静脉炎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效果强于50%酒精纱布湿敷,使用也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期母儿血型不合采用中药加静脉滴注丹参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孕期母儿血型不合孕妇150例,随机按研究组、中药组、西药组各50例划分,研究组采用中药加静脉丹参针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组方辨证治疗,西药组常规采用维生素E等药治疗,回顾三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4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及重度黄疸发生率均低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母儿血型不合采用中药加静脉滴注丹参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新生儿重度黄疸及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为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利于母婴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罗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心电图异常者122例(72.62%),心肌酶谱异常者85例(50.60%),不同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部位、不同意识状态下出现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脑血管病的类型关系不大,与发生的部位密切相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可以反映病情程度及预后,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惠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40例采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观察组)和32例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肾积水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一期碎石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国林;王林;蒋吉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过程中所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2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即为对照组;B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即为实验组,观察比较A、B组的护理效果,并得出护理体会.结果:B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改善情况、顺产率、血压改善及产后出血率等方面的情况均要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措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齐春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3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患者,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采取自行消肿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治疗7d后的脸部消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75.7%,对照组36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4例,痊愈率为36.1%.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疾病,虽然可以自行痊愈,但所需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给予患者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凌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方法.方法:收集我院4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资料为对象进行研究,全部患者通过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后确定鼻内镜下手术方案.结果:手术后全部患者恢复情况良好,32例患者头痛症状基本消失,用力过大或情绪有所波动时头部会出现轻微疼痛;7例患者治疗后症状虽然减轻,但没有完全缓解,头痛症状不定时加重;3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完全无效.随访中发现4例患者手术后复发.结论:及时进行鼻内镜手术准确除去鼻腔内部病灶部位,是有效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方法.
作者:刘雄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素浓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2例,另选健康对照组100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所有实验对象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测定内脏素(Visfatin.)、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内脏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②冠心病患者内脏素量与TG、HDL-C、VLDL-C呈正相关(P均<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素量可能与冠心病发生及血脂代谢相关.
作者:饶进;何皓;尹敏;孙海光;阳学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并脑积水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4例Dandy-Walker综合征并脑积水的患儿均采用经脑室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结果:4例患儿术后站立行走明显优于术前症状,患儿家属对护理均较满意,症状好转后均出院.结论:Dandy-Walker综合征发生率低,易误诊,加强临床上对本病的认识,以合理优化的护理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振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孕妇的分娩结局,了解疤痕子宫孕妇再次分娩的风险及并发症.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的提高.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5例疤痕子宫妊娠分娩(实验组)及其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120例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对照组)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仍以剖宫产为主,社会因素仍是主要原因,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产程进展异常、脐带绕颈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宫破裂率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分娩风险明显较非疤痕子宫高,临床应该严格控制无临床医学指征行剖宫产.
作者:钱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162例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观察组81例,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患者;对照组81例,为脑梗死后未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脂代谢情况.结果:脑梗死后未发生出血转化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的例数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甘油三脂增高、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会增加脑梗死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可能性,针对血脂成分合理用药,调整脂代谢异常,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作者:余孝君;王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与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单纯应用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依照选用不同阻滞部位分组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星状神经阻滞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单纯应用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假阳性情况.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500例血清标本用金标法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结果:1500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其中1479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98.6%(1479/1500);21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1/1500).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