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疾病,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是以关节软骨进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襄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1].《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2]明确提出:“OA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此病多以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工作及生活.笔者于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膝痛灵汤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0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韩柱山;刘金钟;贾雪飞;李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临床比较研究,探寻有效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就诊的55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别采用穴位重灸与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对其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穴位重灸组总有效率优于口服抗过敏药物组.结论:采用穴位重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起效快,远期疗效亦显著,弥补了目前其他治疗方法易复发的缺点.
作者:张丽;郑丽艳;符健;陈霞;张贤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形态特征的显示及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以VR、MPR、MIP重建,观察不同成像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相关重要征象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MPR对病灶的显示能力与轴位成像相比并无明显优势(P>0.05);VR在显示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及胸膜凹陷征方面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MIP在显示病灶边缘形态及灶周支气管方面显著优于轴位成像(P<0.05).结论:三维重建成像可显著提升CT诊断的准确性,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春英;杨西海;激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桑蒺温胆汤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中的肝阳痰火型患者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老年高血压病中的肝阳痰火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桑蒺温胆汤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低于治疗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6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将桑蒺温胆汤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中的肝阳痰火型患者比单独使用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效果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作者:李桂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从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鉴定卡,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44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312株,占69.96%,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球菌133株,占29.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1株,占0.22%,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为71.59%.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锋;王晓娜;秦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胸腰段脊柱骨折和脱位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通常,胸腰段脊柱损伤是指T11-T12至L1-L2节段的脊柱骨折和(或)脱位.据有关统计[1],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年发病率约为1/20000.有研究表明[2],在胸椎和腰椎的损伤中,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约占52%.而在脊柱的相关损伤中,一些患者往往因为合并脊髓损伤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5%-20%的患者与胸腰段脊柱损伤有关.
作者:常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内容、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儿中,18例完全治愈出院,3例有所好转,1例无效.结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儿科中发病率很高,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对治疗ITP有很好的疗效,医师要根据患儿患病情况,采用合理安全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刘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压差的影响.方法:将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 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ULB)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而且可以改善脉压差情况.
作者:苏华;谢睿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产后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探究其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4名产妇进行产后心理状态评估及问卷调查.结果:其中有6例被诊断为产后心理障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94%.2例诊断为产后重度抑郁症患者,在精神科及妇产科经专业治疗后康复.4例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通过情绪疏导及心理沟通,动员家人给予精神慰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掌握产妇心理反应是临床护理中关键环节,对其采取心理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及各类与生育相关的精神及心理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红梅;张燕;付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膏剂贴敷疗法在痔疮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对照组予以肛门手术创面常规外科换药,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予以中药膏剂贴敷,每日2次,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膏剂可以起到止痛、减少肛门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操作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静华;陈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2例患者都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联合顺铂、亚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R率分别为16.7%、11.9%;两组患者PR率分别为:38.1%、16.7%;两组患者SD率分别为:28.6%、23.8%;两组患者PD率分别为:16.7%、38.1%;两组患者有效率(CR+PR)分别为:54.8%、28.6%.且治疗组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结论: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黄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应用公共卫生中的相关知识及技术,通过各种护理活动用以促进及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随着我国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护理服务模式的逐步推广,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家庭出诊服务逐渐成为社区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正承担着日益增多的家庭出诊任务,同时也在家庭出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和风险,如何将风险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如何确保家庭出诊服务对象的医疗安全以及自身的安全,避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就成为社区护士的重要责任.
作者:杨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妇女慢性宫颈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PCR检测的方式,与同期125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比较,对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PCR检测中,有107检测出各类病原体阳性,病原体检出率达到85.6%,远高于对照组28%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性伴侣大于2人;流产超过3次;初次性生活年龄低于18岁为慢性宫颈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病原体是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性伴侣过多、流产过多及性生活年龄过小也与慢性宫颈炎发病有关.应不断加大生殖卫生的宣教力度,避免婚前性生活及妊娠.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情况以及5年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病程长8年,短20天,下肢肌力减退12例,腰、骶尾部疼痛不适8例,肛门坠落感、小便潴留2例,下肢及臀部肌肉萎缩4例.MRI检查显示椎管内囊肿.手术治疗18例,4例因病程较短门诊观察治疗.随访17例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3例缓解,2例术后缓解,3个月后症状复发,予门诊保守治疗.结论:椎管内囊肿病程缓慢,临床表现及体征不典型,耐心、细致的体格检查必不可少,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征,且与影像学相吻合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李建荣;陈铮立;魏雨雨;叶世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临床以蛋白尿、水肿为主症的各类肾病患者72例[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低盐饮食、利尿及控制蛋白尿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静点,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水肿改善情况和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变化[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水肿均有好转,且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O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论:经过临床应用研究证实,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的方法是有效的,确实能够使得患者的水肿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宋静;赵子英;韩同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术中使用医用升温毯患者后背部皮肤损伤情况,分析损伤因素及提出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术中使用医用升温毯的方式以及升温毯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垫布种类不同所致患者后背部及骶尾部皮肤损伤情况.根据以上两个因素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升温毯连续加热+使用一次性中单)、B(升温毯连续加热+使用棉质中单)、C(电热毯间断加热+使用一次性中单)、D(电热毯连续加热+使用棉质中单)四组,统计皮肤损伤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与B比较,P>0.05;C与D比较,P<0.05;A与C比较,P>0.05;B与D比较,P<0.05.结论:对于需要使用电热毯的手术患者,使用间断加热模式以及将电热毯与皮肤之间用透气棉质中单隔开,可减少术中皮肤损伤.
作者:郑慕华;李越颖;胡文环;张玉芳;米娜;王丽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临床血液透析技术的普遍应用,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山西、安徽、甘肃等省接连发生多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事件[1],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规范管理血液透析室成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2].为了解我市血液透析管理现状,提出有效监管对策,我们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血透室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等规定要求,于2011年4月对全市11个县(区)18家医疗机构血液透室诊疗活动情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对调查结果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波;刘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的观察组以及气压弹道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65例、KPS评分、MUNSH评分、ESCA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总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钬激光碎石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迎雪;赵永哲;赵伟;方园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讨论临床上脑梗塞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便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全面康复.方法:将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掌握不同时期科学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对其康复有一定益处.结论:了解早期脑梗塞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发现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切除边缘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流质进食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李树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