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孤立性肾囊肿临床疗效

叶雪惠;季惠琴

关键词:肾囊肿, B超
摘要:为探索肾囊肿非开放性手术治疗新途径,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B超引导监视下经皮穿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25例,30个病灶,随访1年,疗效满意.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孤立性肾囊肿临床疗效

    为探索肾囊肿非开放性手术治疗新途径,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B超引导监视下经皮穿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25例,30个病灶,随访1年,疗效满意.

    作者:叶雪惠;季惠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1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临床特点主要为亚急性起病,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脑弥漫性损害.CT或MR主要表现累及双侧颞、枕叶白质区及小脑半球齿状核和脑干,具有散在、多发、对称性和无占位效应为特点.2例死亡原因主要是肺水肿、呼吸衰竭.结论:本病诊断主要依靠明确海洛因吸毒史及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作者:吴育彬;吴映华;郑璇;庄伟端;肖颖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接受再次手术52次,二次手术发现总的残癌率58.3%(28/48),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48.0%(23/48),5年生存率71.0%(34/48),8年生存率31.3%(15/48).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李超;徐万里;李伟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脑钠素也称为脑钠利尿因子,或称为脑钠肽,或称为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factor or peptide ,BNP).先由日本学者Matruo在1988年首先分离出这种物质,故命名为脑钠素,其氨基酸序列特别是功能性C端的氨基酸序列与ANP(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结构非常相似,作用也非常相近.

    作者:郭显湖;任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双黄连注射液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双黄连注射液进行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3.33%,对照组痊愈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雾化治疗慢性咽炎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晓红;黄继红;陈菊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结肠癌31例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结肠癌的诊断与手术经验.方法:对3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前误诊7例,临床治愈23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结肠癌术前误诊多为病人表现不典型,医务人员检查不全.减少误诊的方法是提高对结肠癌的认识.大多数患者可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对有梗阻且年纪大的病人,慎重选择一期切除吻合:一般情况相对不良者宜行二期手术或一期切除再行肠造口术.

    作者:林延钊;张教茂;蔡运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输卵管通液术临床判定与超声显像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监视下行输卵管通液术临床判定与超声显像的关系.方法:与妇产科合作为306例不孕症患者在超声下行输卵管通液术,临床判定输卵管畅通情况与超声声像对照,做出诊断.结果与结论:临床判定输卵管通畅或闭塞与相应的超声显示输卵管通或不通有密切关系.如单纯以评估输卵管通畅与否为目的的检测,这是一项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宗林娜;孙纪绵;黄蔼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贲门癌未能切除的原因分析

    我院自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贲门癌手术544例,获得切除者404例,切除率74.3%,探查未能切除者140例,为提高手术切除率,对140例未能切除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蔡克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中p1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脑胶质瘤发生、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院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接受手术及术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68例脑胶质瘤患者,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病理标本中的p16蛋白,分析p16蛋白的缺失与病理分级、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共有37例(54.4%)标本p16蛋白表达阴性,Ⅰ、Ⅱ、Ⅲ、Ⅳ级胶质瘤的p16蛋白表达阴性率分别为14.3%、33.3%、66.7%、75.0%,Ⅲ、Ⅳ级胶质瘤的p16蛋白的阴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p16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p16蛋白表达阳性者(P<0.01),分别为54.5%和19.4%.结论:p16蛋白的缺失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恶性程度越高,p16蛋白的缺失率越高;p16蛋白的缺失与预后相关,其缺失率越高,患者复发率越高.

    作者:温本;刘培光;肖桂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剂上的应用

    近年来,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药品与食品工业中应用愈来愈广泛,笔者从1999年以来,在药品上运用环糊精包合技术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长期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习惯了被动辅助呼吸,对自己呼吸能力产生怀疑,担心脱机后发生呼吸困难,而产生呼吸机依赖.心理因素又是发生呼吸机依赖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呼吸机依赖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于美娥;王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放化疗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合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不能手术的ш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62例不能手术的ш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29例化疗组每周接受1次紫杉醇30mg,顺铂30mg化疗(紫杉醇组),33例为对照组.连续5~6周,均同时配合常规分割放射冶疗(2Gy/次,5次/周),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灶和纵隔淋巴引流区,总剂里为60~70Gy.结果:紫杉醇组总有效率(CR+PR)为82.8%,完全缓解(CR)率为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6%,CR率为18.0%.2个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1 p=0.038).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紫杉醇组分别为12.8个月,52.2%、27.3%,对照组分别为9.8个月、42.8%、18.4%,2个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的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组绐疗不能手术的3期NSCLC近期有效率明显优于单放组,但不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志诚;何永萍;唐志;杨志雄;黄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出生体重儿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系统管理的4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系统观察,对其体格发育指标如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进行监测,同时进行智力和听力测定.结果:(包括体格发育、智力和听力发育的有关指标的数据.)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追赶明显落后于低出生体重儿.经过合理喂养和早期有效干预,约半数低出生体重儿至1岁时可以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

    作者:高华;赖龙龙;蔡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主动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63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开腹12例,中转开腹率1.9%,其中腹腔粘连严重7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止血困难3例,胆道损伤2例.结论:在腹腔粘连严重,出血、止血困难及胆道损伤等情况时主动中转剖腹手术.

    作者:徐新;孙淑明;陶春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附52例报告)

    目的:总结重症哮喘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对52例重症哮喘病人的住院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8例治愈,治愈率:92.3%(48/52);4例死亡,占同期住院哮喘患者的3.92%(4/102);其中13例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9例在3d内脱机,2例并发纵隔气肿2周后症状改善脱机拨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2例拒行机械通气者3d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合理应用皮质激素等药物及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谭世繁;曾兆安;黄文华;宋一波;陈春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范围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范围.方法: 对接受全子宫、盆腔淋巴结切除的1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准确记录肿瘤所处子宫腔位置、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分期、病理类型、细胞学分级、切除淋巴结位置、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范围.结果: 位于宫底部、宫体部、累及宫颈者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20%、21%、37.7%,均以髂外淋巴结为常见的转移部位.病灶局限于宫底、宫体部者多为髂外、闭孔淋巴结转移;累及宫颈者以髂外、髂总淋巴结转移为常见.前者髂总淋巴结转移率为25%,后者为70.6%,P<0.01.所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累及宫颈者的髂总淋巴结均为阳性,而病灶限于宫体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仅有30%髂总淋巴结阳性.肌层浸润程度、病理类型及细胞分化程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位于宫体部的肿瘤可直接或由宫颈转移至髂外淋巴结,宫颈受累者易发生髂总和髂外淋巴结转移.病灶累及宫颈者髂总淋巴结可作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前哨淋巴结.Ⅰ期、G1、局限于子宫内膜的癌肿可仅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冯富忠;秦庆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8例糖尿病足临床护理相关因素分析探烫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大幅度上升,因DM并发的糖尿病足(diabetic ulcer,DU)病变也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作者:徐慧;于世珍;赵德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配伍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异丙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四种麻醉方法,探究人工流产手术合理的异丙酚麻醉配方.方法:200例ASA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P组,单纯异丙酚麻醉组;F组、T组、K组在异丙酚诱导前分别静注芬太尼0.75μg/kg、曲马多1mg/kg、氯胺酮0.2mg/kg.术中连续监测MAP、HR和 SpO2.记录各组病人异丙酚的首剂量和总剂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中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P组、F组MAP、HR、SpO2均下降(P<0.05、 P<0.01);T组、K组SpO2无下降(P>0.05);F组、T组和K组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明显低于P组(P<0.01);F组离院时间长于其余三组(P<0.05).各组满意率100%.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曲马多或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均可获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中小剂量氯胺酮或曲马多复合异丙酚值得推荐.

    作者:卢增停;廖历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笑气在人流术中镇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笑气(N2O)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因早期宫内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用笑气吸入镇痛行人工流产术5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早孕妇女行人工流产术500例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疼痛及宫颈松弛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显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宫颈松弛度观察组总有效率(88.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P<0.0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适合人工流产术需要.

    作者:傅文君;张雪君;陈静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颈机能不全30例治疗体会

    2000年至2003年,我科收治3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在孕14~26周进行宫颈环扎术,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纪玉兰;韩冬梅;沙艳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