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治疗仪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

孙丙军;曹清峰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 辨证治疗仪, 湿热内蕴证, 肝郁脾虚证, 脾胃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 气滞血瘀证, 柳氮磺吡啶
摘要:我们采用辨证治疗仪(豫食药检械准字:2007第2260058号)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软肝缩脾丸治疗慢性肝病120例

    2002年5月~2006年5月,笔者运用软肝缩脾丸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120例,随机设对照组78例口服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慧芳;王全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2002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并与对照组52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华;张忠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述乌头碱类药物的功效及毒性

    乌头类药物、铁棒锤类药物、附子类药物,在我国西部地区应用较多,东部地区应用较少.这三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均有大毒,同时也具有相应的功能,如祛风镇痛作用均强,对晚期癌症有较强的止痛效果;川乌有镇痛镇静及局部麻醉的效果,可能对爱滋病毒及其它病毒有抑制作用;附子还可以回阳救逆,治疗休克、虚脱等病症.这三类药物,一般必须经过炮制后方可应用,生用者应当特别谨慎,注意用量.

    作者:周友红;呼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多中心测评

    目的:评价<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方法:运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疗效进行评价,考核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结果:SSTCM严重程度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5~0.80,对生活的影响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6~0.80,说明SSTCM具有较好的信度;以BI和SSQOL为效标,相关系数在0.6~0.8之间,说明有较好的效标效度;SSTCM基线到各个时点测评均有较好的反应度,P<0.05.结论:本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作者:招远祺;文龙龙;蔡业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规范化治疗的因素浅析

    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规范化治疗的因素有:未早期正确诊断;未抓住窗口期行早期规范化治疗;未重视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原则;未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未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测;未定期对病情作全面的评估;未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作者:张云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冠心Ⅴ号合剂治疗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Ⅴ号合剂对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冠心Ⅴ号合剂+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P<0.05),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P<0.01).结论:冠心Ⅴ号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史爱武;顾宁;汪静;吴同启;庞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70例

    对7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24例

    目的:观察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盆康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用妇炎康复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0%,显效率为65.21%,有效率为21.74%,无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率为5.26%,显效率为63.16%,有效率为21.05%,无效率为10.53%,总有效率为89.4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均无异常变化.结论: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宝珍;顺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治疗牙宣76例

    牙宣是以牙龈红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易出血,牙齿松动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牙周炎,亦包括牙龈炎等其他牙周组织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并可导致或诱发多种疾病.笔者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牙宣7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向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药物封闭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顽固性呃逆63例

    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运用利多卡因、山莨菪碱等药物于足阴明经双侧足三里穴行药物封闭,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6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广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熄风定颤丸及西药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30例,并与纯西药美多巴治疗的30例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78%,明显高于纯西药治疗组(63.33%),且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熄风定颤丸对肝肾阴虚型PD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联用西药治疗PD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用药剂量,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马云枝;菅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4例

    我们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仪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

    我们采用辨证治疗仪(豫食药检械准字:2007第2260058号)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丙军;曹清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完带汤治疗慢性腹泻48例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傅青主女科>之完带汤治疗慢性腹泻48例,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积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宣肺润肠方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宣肺润肠方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取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眩晕病临床心得

    融汇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治疗眩晕病应遵循的原则:用灵活的思维详加辨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运用补肾调肝理脾之法;遣方用药当善守达变.详细地论述了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虚实为纲,分为8个证型,并列出了相应的施治方药.

    作者:张怀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生精散治疗弱精症377例

    目的:观察生精散对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77例弱精症患者根据a级精子分为5组:20%≤A组<25%、15%≤B组<20%、10%≤C组<15%、5%≤D组<10%、0≤E组<5%,分别给予生精散每日3次,每次5 g,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A、B、C、D、E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后疗效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B两组与C、D、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两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生精散能改善弱精子症的精子质量及精子活力.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脾祛痰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0例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肪代谢失调而致血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的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该病有年轻化趋势.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血脂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笔者2005~2007年运用健脾祛痰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喻文胜;曾健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王久源教授从脏腑论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居下焦,隶属于肾和膀胱的范畴,前列腺液的生成和排泄受五脏功能的影响,肺脾肾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前列腺液的分泌排泄,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老年男性由于肾气亏虚,气化失常,致使湿热血瘀阻滞,致前列腺增生.王久源教授认为:肾虚是前列腺发病的基础,血瘀下焦是其基本病理,湿热是致病之标.临床上采用补肾、疏肝、宣肺、健脾、清心诸法治疗.

    作者:于月书;琚杰昌;余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大承气汤(组成:大黄、莱菔子、枳实、厚朴、芒硝、黄芪、桃仁)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总有效率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姜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