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损伤血清标记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刘定彬

关键词:心肌损伤, 血清标记物, 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临床应用, 移植手术, 血管再通, 心脏手术, 溶栓治疗, 冠脉, 放化疗, 损害, 旁路, 监测
摘要:临床应用心肌血清标记物诊断心肌损伤已有近40年的时间,至今应用已非常广泛,血清心肌标记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PTCA、旁路移植手术、心肌损伤、心脏手术、放化疗损害心肌等诊断有独到的作用.在监测冠状血管再通、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是否抗凝或溶栓治疗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因子网络的心血管作用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一大类多肽或糖蛋白分子,大多数分子量小于80KD,由单拷贝的基因编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又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证实细胞因子是以网络的形式发挥作用,互相拮抗,互相协同,发挥一个整体的调节作用.近十余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细胞因子网络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着手从细胞因子角度来解释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表明了一个新治疗方案时代的开始.

    作者:张润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及其利用

    1 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医疗设备是保证医院医疗事业发展,开展以诊疗、检验、预防、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工具.医院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推进医学的进步,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国内外先进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和提高设备使用率,就必须科学的管理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因为对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可以有效的缩短维修造成的停机时间;减少医疗设备对人身上伤残;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减少供设备方的来人维修费用;为医院购置设备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各使用设备科室提供凭证.

    作者:杨燕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合并糖尿病的胃癌18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1年8月,共对18例合并糖尿病的胃癌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明宏;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医在运动损伤的康复中所起作用

    1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以来,全国全民健身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强化健身意识,普及体育锻炼,加大对未来健康的投资,已在广泛意义上被人们接受.但由于人们普遍对运动常识了解不够,往往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这样就很容易在运动中造成损伤.运动损伤所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它使运动员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引起残疾,甚至死亡.对一般体育爱好者来说,运动损伤将影响其健康、学习和工作,生活给广大群众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破坏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作者:韩晓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创伤性膈疝的诊治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探讨对急性期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本组创伤性膈疝11例,膈肌损伤原因:胸部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2例.诊断根据胸腹部创伤史,创伤部位疼痛,呼吸困难,气管移位,伤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伤侧下胸部闻及肠鸣音等症状体征,X线胸片在膈上见胃肠腔的典型影像,超声检查在膈上见肝脏脾脏的回声等,证实急性期病例10例,慢性期1例.手术治疗术前置胃管减压,根据创伤部位及合并伤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还纳疝入胸腔的脏器,根据膈肌裂口状况选择不同缝合方法修补缝合膈肌裂口.结果:11例手术痊愈10例, 1例因合并严重的肺挫伤,失血性休克,呼吸性衰竭死亡.结论:对创伤性膈疝及早明确诊断是获得及时救治的关键.急性期创伤性膈疝可因严重的原发性创而掩盖膈疝的症状而延误诊断,应予以重视.

    作者:蔡吉祥;林永德;崔恒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9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

    目的:总结近9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9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3年为20%,2001年上升至57%.②1993年至1999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近2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郑楚銮;陈涤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60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随着医疗技术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人口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服务已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和职责.从医院资料调查分析,老年人占医院感染的39.3%,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我院160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要点,从而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凌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固定方法的不同对骨折愈合率有明显差异,但对股骨头坏死率影响不大,股骨头坏死率高低取决于创伤时股骨头血运破坏的程度.结论:空心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的愈合率高,应作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材料.

    作者:陈印明;王存平;张文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结石性胆囊炎发病调查及临床分析

    胆囊炎、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常并发.现将我队自1997年至2001年结石性胆囊炎30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股动脉注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对2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股动脉内直接注入尿激酶等药物进行动脉内区域治疗,配合进行康复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殷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下颌骨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自1986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206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39岁为高发年龄;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以颏部多;34.95%的伤员有面中部骨折、颅脑和四肢等处的合并伤;非手术治疗的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形态和功能均较满意的效果.结论:男性及20~39岁青壮年为下颌骨骨折高发人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患者明显增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办法.

    作者:邱承林;王密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已知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主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溃疡和减少溃疡复发率.本文采用含呋喃唑酮的短程小剂量三联治疗Du,观察其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

    作者:王进;夏志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探讨(附88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2年6月我院88例肾癌的诊治过程及其预后情况.结果:59例Ⅰ、Ⅱ、Ⅲ期肾癌根治性手术治疗,28例Ⅳ期生物治疗或化疗放疗,1例Ⅲ期介入栓塞治疗.随访2月至6年,Ⅰ期至今全部存活;Ⅱ期平均生存2.8年,Ⅲ期16个月,Ⅳ期3.6月.肾癌早期发现、早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时间.结论:医学影像学是肾癌的主要诊断方法,肾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生物治疗是晚期肾癌佳方案.

    作者:李新德;饶大庞;余大敏;芮雪芳;丁国庆;张大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乳腺癌KAI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KAI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83例乳腺癌标本中KAI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的阳性率48.19%(40/83)和阴性率51.81%(43/83),RT-PCR的阳性率41.17%(35/83)和阴性率57.83% (48/83).结论:免疫组化和RT-PCR的结果基本一致(P>0.05).并与乳腺癌的转移呈负相关.在Ⅲ、Ⅳ期以及发生淋巴结等转移的病人中,KAI1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

    作者:高蓓;何震宇;张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脊柱骨折诊断中X线与CT扫描影像的互补作用

    脊柱骨折是常见的外伤疾病,可引起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目前常用X线片诊断椎体骨折,CT作为补充检查方法.现选择37例脊柱骨折患者X线片和CT影像,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脊柱骨折诊断中二者的互补作用.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盐制杜仲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uy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是传统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益寿和降血压的作用[1].杜仲中含有较高的绿原酸,为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利胆、降压、升白、抗菌作用[1],同时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活性[1],是有前途的食品抗氧化剂.盐制杜仲为<药典>收载的炮制品,且临床用杜仲补肾多用盐制品.为了给盐制杜仲提供现代研究的依据,我们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盐制条件的不同因素和水平进行了筛选,以期寻找到佳盐制杜仲的条件.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

    自1998年5月至2001年10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文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实施PDCA循法解决放疗患者皮肤护理

    PDCA循环法(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方法)是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之一,它是护理质量工作要经四个阶段为一循环,然后再向高一步循环,使质量步步提高.我院护理部为不断提高全院护理质量,始终走在医疗系统的前列,于2000年底在全院开展护理质量圈活动,我们科室根据放疗病人皮肤护理薄弱,成立质量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恩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肺复苏后咯血患者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止血成功2例

    在患者的心肺复苏过程中,除心脏和大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外,由于长时间胸外按压或按压方法不正确,常可导致肺挫伤,造成患者咯血,后者使气道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缺氧和器官损伤进一步加重[1].笔者曾采用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方;孟庆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白内障术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1眼临床分析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成功率极高的复明手术,但不论是手术的过程本身,还是术前用物准备、术后护理,都存在许多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如不加强这些感染因素的防范措施,极易造成病人术后感染,本文就白内障术后11眼同时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致化脓性眼内炎,终导致6眼被迫施行眼球摘除术的教训进行分析,找出白内障手术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供临床借鉴和参考.

    作者:袁定琼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