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林;王密腊
目的:改进普通石蜡制片方法,提高病理大标本的制片速度.方法:对普通石蜡制片程序进行改进,用AAF液替代甲醛固定,将固定后的标本放入含有10ml无水酒精的试管中离心,在真空干燥箱内减压浸蜡.对同一标本分别采用提速法和普通石蜡切片法制片,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标本固定用30min,脱水100min,浸蜡120min,切片薄而完整,完全符合诊断要求.结论:从开始制片到做出病理诊断,全过程为6h,比普通石蜡制片方法提前了66h,诊断准确可靠.
作者:孟建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对2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股动脉内直接注入尿激酶等药物进行动脉内区域治疗,配合进行康复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殷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误诊及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就67例大肠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8例结肠癌和39例直肠癌的误诊、复发原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51例,生存5年以上生存率45.1%;姑息性切除、内转流性手术、直肠癌单纯造口等均无5年生存率. 结论:对症状可疑病例应常规作直肠指诊,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率.实施正确的手术方式,严格术中无瘤操作是防止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陶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多见,因病情危重,发展快,致残率及死亡率很高,早期积极开颅去双侧或单侧骨片减压,致残率及死亡率有所降低,我们共治35例重型脑损伤弥漫性脑肿胀临床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谭志军;王贵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病,临床上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后应用Magic-BDTE可脱性球囊导管和可脱性球囊,在瘘口内放置大小不一的球囊,缓慢注入欧乃派克造影剂阻塞瘘口.我科自1992年6月至1999年4月应用可脱性球囊和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效果满意.但部分病人出现与栓塞治疗相关的多种并发症,如脑缺血、瘘复发、脑梗塞、血管痉挛、过度灌注综合征.因此,加强术前和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洪岩;董津平;李玉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02年6月我院88例肾癌的诊治过程及其预后情况.结果:59例Ⅰ、Ⅱ、Ⅲ期肾癌根治性手术治疗,28例Ⅳ期生物治疗或化疗放疗,1例Ⅲ期介入栓塞治疗.随访2月至6年,Ⅰ期至今全部存活;Ⅱ期平均生存2.8年,Ⅲ期16个月,Ⅳ期3.6月.肾癌早期发现、早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时间.结论:医学影像学是肾癌的主要诊断方法,肾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生物治疗是晚期肾癌佳方案.
作者:李新德;饶大庞;余大敏;芮雪芳;丁国庆;张大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2年5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35例,对住院期间各时期实施有计划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减轻了病人因健康知识缺乏所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闫新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已知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主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溃疡和减少溃疡复发率.本文采用含呋喃唑酮的短程小剂量三联治疗Du,观察其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
作者:王进;夏志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4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人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所有病人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或地高辛等药物,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从6.25mg Bid开始,2周后加量至12.5mg Bid,再2周后加量至目标剂量25mg Bid.有效定义为临床症状好转、NYHA心功能改善Ⅰ级或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有效17例,有效率77.3%;对照组有效11例,有效率47.8%,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死亡率、再次入院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效且安全.
作者:陈海波;屠洪;赵统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大量出血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当病人出现休克状态,严重危急生命时,应及时抢救治疗,密切的观察和良好的护理,以使病人转危为安.我科自1991年至2000年共收治63例,临床抢救和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常并发.现将我队自1997年至2001年结石性胆囊炎30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一大类多肽或糖蛋白分子,大多数分子量小于80KD,由单拷贝的基因编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又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证实细胞因子是以网络的形式发挥作用,互相拮抗,互相协同,发挥一个整体的调节作用.近十余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细胞因子网络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着手从细胞因子角度来解释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表明了一个新治疗方案时代的开始.
作者:张润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常用的手术方式.两种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如何还在探讨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妇女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子宫切除与及子宫肌瘤剔除后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卵巢的体积及性激素进行观察,并探讨两种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的比较.
作者:任翠华;王曙光;丁晨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控制和住院病人的愈后.目前已受到各级医院的十分重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不仅医院感染较高,而且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本文就60例尿毒症患者的医院感染做一回顾调查.分析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其英;倪新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自2002年1月始,对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经颈前路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加钢板内固定及钛网植骨融合术,术后效果满意,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霞;易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电脑微量注射泵(简称电脑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仪器.这种新型泵一般只在ICU、CCU病房中应用.但我院门诊使用电脑微量泵推注抗生素、钙剂等一般儿科常用药物,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临床操作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爱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自动洗胃机在抢救急性中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可造成急性胃穿孔,这样不仅给抢救造成不利.有时还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曾淑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1995年至2002年7月15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13例行肝部分切除进行总结.结果:在10例行肝左外叶切除,3例行肝左叶切除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肝脏手术中出血,简化手术,以免导致肝功能的恶化.减少了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的手段是切除病变肝段.
作者:马小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991年,德国学者Wallner首次报道用磁共振成像(MRI)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E),二维重T2加权稳态自由进动(Steady-state free procession,SSFP)和三维后处理技术,在冠状位、矢状位上显示出类似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的胆管系统图像,并将这项检查命名为磁共振胆管成像(MR cholangiography MRC).此后通过快速自旋回波技术(FSE)成功地获得了胆管和胰管的图像,称之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近年来,MRCP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张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探讨对急性期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本组创伤性膈疝11例,膈肌损伤原因:胸部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2例.诊断根据胸腹部创伤史,创伤部位疼痛,呼吸困难,气管移位,伤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伤侧下胸部闻及肠鸣音等症状体征,X线胸片在膈上见胃肠腔的典型影像,超声检查在膈上见肝脏脾脏的回声等,证实急性期病例10例,慢性期1例.手术治疗术前置胃管减压,根据创伤部位及合并伤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还纳疝入胸腔的脏器,根据膈肌裂口状况选择不同缝合方法修补缝合膈肌裂口.结果:11例手术痊愈10例, 1例因合并严重的肺挫伤,失血性休克,呼吸性衰竭死亡.结论:对创伤性膈疝及早明确诊断是获得及时救治的关键.急性期创伤性膈疝可因严重的原发性创而掩盖膈疝的症状而延误诊断,应予以重视.
作者:蔡吉祥;林永德;崔恒江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