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夏志坚
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0年10年收治的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40例,就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武;李菊湘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uy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是传统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益寿和降血压的作用[1].杜仲中含有较高的绿原酸,为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利胆、降压、升白、抗菌作用[1],同时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活性[1],是有前途的食品抗氧化剂.盐制杜仲为<药典>收载的炮制品,且临床用杜仲补肾多用盐制品.为了给盐制杜仲提供现代研究的依据,我们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盐制条件的不同因素和水平进行了筛选,以期寻找到佳盐制杜仲的条件.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2000年,为促进和深化医院业务部制的各项改革,我们在全院范围内推行了临床部门部分部长年薪制、经济医师负责制、木位下岗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贯彻和运行,充分调动和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沈嫔嫔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应用24h食管内胆红素与pH监测(食管内双监测)以及食管内镜检查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进行临床分型研究.方法:根据食管胆红素、pH双监测、食管内镜检查的结果同时结合病人症状将GERD分成三个型,观察病人在各型中的分布.结果:食管内24h胆红素与pH监测结果显示:Ⅰ、Ⅱ型病人的胆红素吸收值≥0.14及PH<4总时间百分比、酸反流次数和胆汁反流次数较对照组和Ⅲ型明显增加(P<0.05),而Ⅰ型和Ⅱ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Ⅲ型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ERD病人在三个临床分型中呈正态分布.Ⅰ、Ⅱ、Ⅲ型病人分别为23.3%、65.9%、10.8%.结论:临床上对GERD分型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临床治疗.
作者:詹群珊;朱惠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评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Miles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总结3年中采用该技术行Miles手术1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出血少,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结论:Miles手术操作必须遵守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又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新生;查润生;龙克艰;胡霜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开展QC小组活动,是为了给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医院管理与不断改进提供一种活动形式,目的是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全体人员的素质.市场经济越发展,质量越重要,QC小组活动越有用武之地.因此,作为QC小组的主管部门,应积极发动群众,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活动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作者:杨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误诊及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就67例大肠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8例结肠癌和39例直肠癌的误诊、复发原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51例,生存5年以上生存率45.1%;姑息性切除、内转流性手术、直肠癌单纯造口等均无5年生存率. 结论:对症状可疑病例应常规作直肠指诊,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率.实施正确的手术方式,严格术中无瘤操作是防止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陶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 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医院医疗设备是保证医院医疗事业发展,开展以诊疗、检验、预防、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工具.医院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推进医学的进步,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国内外先进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和提高设备使用率,就必须科学的管理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因为对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可以有效的缩短维修造成的停机时间;减少医疗设备对人身上伤残;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减少供设备方的来人维修费用;为医院购置设备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各使用设备科室提供凭证.
作者:杨燕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在患者的心肺复苏过程中,除心脏和大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外,由于长时间胸外按压或按压方法不正确,常可导致肺挫伤,造成患者咯血,后者使气道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缺氧和器官损伤进一步加重[1].笔者曾采用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方;孟庆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近9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9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3年为20%,2001年上升至57%.②1993年至1999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近2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作者:郑楚銮;陈涤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探讨对急性期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本组创伤性膈疝11例,膈肌损伤原因:胸部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2例.诊断根据胸腹部创伤史,创伤部位疼痛,呼吸困难,气管移位,伤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伤侧下胸部闻及肠鸣音等症状体征,X线胸片在膈上见胃肠腔的典型影像,超声检查在膈上见肝脏脾脏的回声等,证实急性期病例10例,慢性期1例.手术治疗术前置胃管减压,根据创伤部位及合并伤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还纳疝入胸腔的脏器,根据膈肌裂口状况选择不同缝合方法修补缝合膈肌裂口.结果:11例手术痊愈10例, 1例因合并严重的肺挫伤,失血性休克,呼吸性衰竭死亡.结论:对创伤性膈疝及早明确诊断是获得及时救治的关键.急性期创伤性膈疝可因严重的原发性创而掩盖膈疝的症状而延误诊断,应予以重视.
作者:蔡吉祥;林永德;崔恒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临床应用心肌血清标记物诊断心肌损伤已有近40年的时间,至今应用已非常广泛,血清心肌标记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PTCA、旁路移植手术、心肌损伤、心脏手术、放化疗损害心肌等诊断有独到的作用.在监测冠状血管再通、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是否抗凝或溶栓治疗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刘定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常并发.现将我队自1997年至2001年结石性胆囊炎30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拟在颈、臂神经丛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右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BP:17/10kPa,HR:84bpm,心电图和其它生化检查未见异常.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8.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左侧,以右颈外静脉与右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点为穿刺点,进针约1.5cm遇骨质,退回少许,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注入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的等容混合液,内加1:20万肾上腺素)5ml.继之以环状软骨向后水平线与右肌间沟交点为穿刺点,进针约1.5cm,患者诉异感明显,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注入局麻药(同上)15ml.2min后,患者突然全身抽搐,听诊无心音,心电图示波呈直线,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控制呼吸,同时立即静注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5mg,安定20mg.约2min后心搏恢复,BP:18/11kPa,HR:140bpm,经补碱、降颅压等措施后约15min心电图、呼吸恢复正常,BP:16/9kPa,HR:110bpm.拔除气管导管,送至病房.
作者:邵明忠;张喜芹;王明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通过MRI图像研究无脊柱脊髓畸形的成人人群圆锥位置的变化.方法:用1.5T MRI机使用T1加权、正中矢状位自旋回波扫描,对1179例病人圆锥末端的位置进行观察.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结果: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P<0.001),各年龄段无差别(P>0.05).结论:本组成人人群中圆锥末端的位置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对麻醉和手术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葵光;王国华;张通;胡斌;仲美琳;王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吲哒帕胺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21例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血压、心功能、心率、血脂、血糖、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到血压稳定下降,有效率90.5%(P<0.0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5.7%(P<0.01);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恢复,副作用轻微.结论:苯那普利和利尿剂吲哒帕胺联合使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有降压和改善心功能双重作用.
作者:刘月艳;姚立新;刘桂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其特点是睁眼,貌似清醒,但无意识活动,有睡眠一觉醒周期,上述现象持续超过1个月者[1].该综合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差,长期昏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总结(PVS)40例病例,对其中20例(PVS)病人进行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2年5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35例,对住院期间各时期实施有计划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减轻了病人因健康知识缺乏所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闫新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自1986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206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39岁为高发年龄;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以颏部多;34.95%的伤员有面中部骨折、颅脑和四肢等处的合并伤;非手术治疗的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形态和功能均较满意的效果.结论:男性及20~39岁青壮年为下颌骨骨折高发人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患者明显增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办法.
作者:邱承林;王密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鼻咽癌的解剖部位复杂,容易侵犯邻近组织和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在治疗时设野复杂,照射面积大,所以病人出现的相应器官和全身的反应也较重.我科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鼻咽癌200例.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密切观察病人在放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尽早做好护理工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病人心理和身体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顺利地完成放疗计划.
作者:赵成淦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