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

孙丽华

关键词: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 治疗基础, 治疗方法, 意识障碍, 意识活动, 心理护理, 特殊类型, 经济负担, 改善预后, 综合症, 预后差, 周期, 特效, 睡眠, 疗效, 觉醒, 家庭, 昏迷, 病人, 病例
摘要: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其特点是睁眼,貌似清醒,但无意识活动,有睡眠一觉醒周期,上述现象持续超过1个月者[1].该综合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差,长期昏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总结(PVS)40例病例,对其中20例(PVS)病人进行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已知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主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溃疡和减少溃疡复发率.本文采用含呋喃唑酮的短程小剂量三联治疗Du,观察其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

    作者:王进;夏志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60例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是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控制和住院病人的愈后.目前已受到各级医院的十分重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不仅医院感染较高,而且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本文就60例尿毒症患者的医院感染做一回顾调查.分析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其英;倪新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总结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对1995年至2002年7月15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13例行肝部分切除进行总结.结果:在10例行肝左外叶切除,3例行肝左叶切除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肝脏手术中出血,简化手术,以免导致肝功能的恶化.减少了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结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的手段是切除病变肝段.

    作者:马小庆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加强医院质量管理与开展QC小组活动

    开展QC小组活动,是为了给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医院管理与不断改进提供一种活动形式,目的是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全体人员的素质.市场经济越发展,质量越重要,QC小组活动越有用武之地.因此,作为QC小组的主管部门,应积极发动群众,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活动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作者:杨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自动洗胃机洗胃穿孔教训分析

    自动洗胃机在抢救急性中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可造成急性胃穿孔,这样不仅给抢救造成不利.有时还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曾淑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配合和体会

    带锁髓内钉技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它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抗旋转和抗短缩,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始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共50例.因手术过程复杂,专业性较强,手术护士应全面了解手术过程,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及用法,这样才能提高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病,临床上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后应用Magic-BDTE可脱性球囊导管和可脱性球囊,在瘘口内放置大小不一的球囊,缓慢注入欧乃派克造影剂阻塞瘘口.我科自1992年6月至1999年4月应用可脱性球囊和弹簧圈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效果满意.但部分病人出现与栓塞治疗相关的多种并发症,如脑缺血、瘘复发、脑梗塞、血管痉挛、过度灌注综合征.因此,加强术前和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洪岩;董津平;李玉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实施PDCA循法解决放疗患者皮肤护理

    PDCA循环法(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方法)是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之一,它是护理质量工作要经四个阶段为一循环,然后再向高一步循环,使质量步步提高.我院护理部为不断提高全院护理质量,始终走在医疗系统的前列,于2000年底在全院开展护理质量圈活动,我们科室根据放疗病人皮肤护理薄弱,成立质量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恩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新的医疗形式下工资发放办法的探索

    2000年,为促进和深化医院业务部制的各项改革,我们在全院范围内推行了临床部门部分部长年薪制、经济医师负责制、木位下岗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贯彻和运行,充分调动和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沈嫔嫔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股动脉注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

    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对2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股动脉内直接注入尿激酶等药物进行动脉内区域治疗,配合进行康复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殷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60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随着医疗技术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人口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服务已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和职责.从医院资料调查分析,老年人占医院感染的39.3%,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我院160例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要点,从而为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凌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下颌骨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自1986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206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39岁为高发年龄;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以颏部多;34.95%的伤员有面中部骨折、颅脑和四肢等处的合并伤;非手术治疗的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形态和功能均较满意的效果.结论:男性及20~39岁青壮年为下颌骨骨折高发人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患者明显增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办法.

    作者:邱承林;王密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4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人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所有病人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或地高辛等药物,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从6.25mg Bid开始,2周后加量至12.5mg Bid,再2周后加量至目标剂量25mg Bid.有效定义为临床症状好转、NYHA心功能改善Ⅰ级或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有效17例,有效率77.3%;对照组有效11例,有效率47.8%,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死亡率、再次入院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效且安全.

    作者:陈海波;屠洪;赵统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0年10年收治的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40例,就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武;李菊湘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其特点是睁眼,貌似清醒,但无意识活动,有睡眠一觉醒周期,上述现象持续超过1个月者[1].该综合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差,长期昏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总结(PVS)40例病例,对其中20例(PVS)病人进行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附67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误诊及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就67例大肠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8例结肠癌和39例直肠癌的误诊、复发原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51例,生存5年以上生存率45.1%;姑息性切除、内转流性手术、直肠癌单纯造口等均无5年生存率. 结论:对症状可疑病例应常规作直肠指诊,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率.实施正确的手术方式,严格术中无瘤操作是防止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陶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固定方法的不同对骨折愈合率有明显差异,但对股骨头坏死率影响不大,股骨头坏死率高低取决于创伤时股骨头血运破坏的程度.结论:空心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的愈合率高,应作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材料.

    作者:陈印明;王存平;张文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体会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鼻咽癌的解剖部位复杂,容易侵犯邻近组织和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在治疗时设野复杂,照射面积大,所以病人出现的相应器官和全身的反应也较重.我科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鼻咽癌200例.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密切观察病人在放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尽早做好护理工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病人心理和身体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顺利地完成放疗计划.

    作者:赵成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肺复苏后咯血患者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止血成功2例

    在患者的心肺复苏过程中,除心脏和大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外,由于长时间胸外按压或按压方法不正确,常可导致肺挫伤,造成患者咯血,后者使气道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缺氧和器官损伤进一步加重[1].笔者曾采用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方;孟庆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乳腺癌KAI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KAI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83例乳腺癌标本中KAI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的阳性率48.19%(40/83)和阴性率51.81%(43/83),RT-PCR的阳性率41.17%(35/83)和阴性率57.83% (48/83).结论:免疫组化和RT-PCR的结果基本一致(P>0.05).并与乳腺癌的转移呈负相关.在Ⅲ、Ⅳ期以及发生淋巴结等转移的病人中,KAI1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

    作者:高蓓;何震宇;张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