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带教体会

赵艳玲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带教工作, 实习人员, 护理教育, 护理工作, 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优质服务, 教育工作者, 二十一世纪, 作风, 转变, 医学模式, 收到实效, 培养素质, 临床护理, 科学, 健康空间, 技术工作, 护理人才, 护理模式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即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等,为患者解决存在或潜在的健康空间和心境,提供优质服务,因此,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带好实习生,培养素质全面,作风扎实的“使用型”护理人才,是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二十一世纪护理教育的迫切需求。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由于这一特性,加之实习人员实习期一般较短,就决定了其带教工作过程中更需具备科学管理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等特殊要求,针对这一特点,九五年来,我们对带教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1 明确带教目的 带教目标是带教工作努力的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带教目的,带教工作将成为无的放失,容易陷入任其发展的状况,因而也就难以收到实效,所以,我们每年都要在带教开始前根据送培单位提出的需求及实习人员不同情况,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带教目的。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喂养对新生儿黄疸程度的影响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早期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黄疸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其程度受许多因素影响,不仅有个体差异,也与种族、地区、遗传、性别和喂养方式与时间等有关,在不同地区高胆报道中,原因不明的高胆均占一定比例约11~33%左右,其出现时间,达峰时间,病程及临床特点均与生理性黄疸相似,故有人提出生理性黄疸标准高于传统标准[1],若过高的胆红素血症,同时伴有一些危险因素,可造成胆红素脑病,因此早期干扰高胆血症,是消除胆红素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于1998年后提倡早期喂养,新生儿黄疸的均值有显著下降,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7年组出生新生儿330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60例,日龄1~27d,出生体重(2930±270)g,胎龄(38.1±4.77)周,病理性黄疸16人,主要病因ABO溶血一例,血管外溶血(头颅血肿等)4例,感染性2例,母乳性黄疸8例,其中早发性3例,晚发5例。其余新生儿在黄疸出现时间,达高峰时间,消退时间,临床特点均符合生理性黄疸。1998年组新生儿出生270例,其中男140例,女性130例,日龄1~27d,出生体重(3010±490)g,胎龄(37.8±5.21)周,其中病理性黄疸13例,ABO溶血1例,红细胞增多症1例,血管外溶血2例,感染性因素2例,母乳性黄疸7例,其中早发性2例,晚发性5例,其余新生儿在黄疸出现时间,达高峰时间、消退时间、临床特点符合生理性黄疸

    作者:陈兆;蒋优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72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开展了改良式剖宫产术[1],并在此基础上略有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6月来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改良式剖宫产术72例,年龄22~35岁,初产妇69例,经产妇为3例;腹部横弧形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4例,年龄21~37岁,初产妇59例,经产妇5例。手术指征: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羊水偏少,臀位,高龄初产妇,珍贵儿,妊高征等。两组年龄、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金素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脂康改善血流变学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方法:分别检测血脂康治疗组40例高脂血症患者和多烯康对照组40例高脂血症患者服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结果:血脂康治疗组的血流变学及血脂治疗前后差异(P<0.005);多烯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及降低血脂,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华;丹笑颖;宁辉;薛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42例新式剖宫产术临床观察

    下腹部横切口用于剖宫产手术已采用了近90年,其优点:美观、适用于皮下脂肪丰富的产妇,缺点也较多,如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腹直肌剥离面大,有的筋膜下血肿,娩头困难,切口皮肤麻木等。自1996年10月stark的新式剖宫产介绍到我国后,我们于1998年10月至2000年2月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242例,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共有242例新式剖宫产作为观察组,本组年龄24~35岁,平均28岁,孕龄35~42周,头盆不称92例,胎窘45例,臂位25例,过期妊娠30例,与观察组有相同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行下腹部纵切口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共106例。1.2 手术方法:取下腹部pfannenstiel切口上3cm为切口,长度约12~14cm,切开皮肤,于切口中段切开皮肤组织及筋膜层2cm,用直剪向左右侧各剪开筋膜2cm,沿着上下纵行方向用血管钳分离两侧腹直肌间的粘着部位,术者和助手用双食指和中指重叠两侧腹直肌之间向相反方向均匀地牵拉撕开腹直肌,筋膜,皮下脂肪,至足够儿头娩出,用食指分离腹膜外脂肪,在腹膜上撕开一个小洞,沿上下方向撕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横向切开膀胱反折腹膜2~3cm,食指插入向切口下方稍加钝性分离并下推膀胱,在子宫下段肌层中央切开2~3cm横切口并向两侧撕开约10cm,破膜后取胎儿,剥离胎盘,擦静宫腔,用1号肠线连续全层锁边缝合子宫切口,切口二侧将返折腹膜一同缝入,在切口中段用肠线缝合返折腹膜一针,清理腹腔,03号肠线连续缝合壁层腹膜,03号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层,4号丝线间断褥式全层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3~4针,用4把鼠齿钳钳夹对合皮肤5min后松钳。术后不用包扎腹带。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作者:黄晓红;唐玲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呕吐的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炎是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变症百出。呕吐是慢性肾炎病变过程某一阶段的主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炎患者出现呕吐多由于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胃粘膜水肿,或长期运用激素而并发溃疡或胃炎,或尿毒症时的尿素性胃肠道炎症等引起。祖国医学认为:肾炎呕吐为浊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结合中医辨证进行治疗,可以分别采用清胃、温胃、和胃、养胃、泄胃和降胃等方法,临床观察效果显著。1 具体方法1.1 清胃法:以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其中黄连和竹茹用姜汁炒。用于激素治疗后呈现面红体胖,怕热多汗。心烦寐差,咽喉干痛,大便秘结,呕吐恶心,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数。亦用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而见尿少,甚则尿闭,神识昏糊,呕吐恶心,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腻而干,脉象弦滑。此由湿热内蕴,胃气失于和降,浊邪上逆所致。治以清胃止呕。案例:苏某,男,58岁。患者因尿少伴呕吐恶心1周入院。临床拟诊尿毒症,即以西药纠正酸中毒、利尿。又因口苦寐差,苔腻,脉滑,以清利湿热和胃予中药治疗,方用姜汁川连4.5g、半夏9g、陈皮6g、茯苓12g、姜竹茹9g、生军4.5g(后下)、枳壳9g、佩兰9g、砂仁3g(后下),2剂。药后呕吐恶心等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张振军;庞宗然;张利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VitB1、VitB12治疗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观察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VitB1、VitB12治疗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5年6月至1999年12月剖宫产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病例56例,切口液化深浅不一,内无脓性分泌物,患者体温正常,查血象不高,无贫血,随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9例,其液化长度<2cm16例,3~6cm12例、>7cm2例;对照组26例,其液化长度<2cm14例、3~6cm10例、>7cm2例。两组年龄、妊娠情况、术中分娩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黄风;江世敏;牟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3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功能不全和无禁忌症病人中作为标准治疗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我们应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可)治疗83例CHF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慢性心衰83例,男63例,女20例;年龄33~82岁,平均54岁。病程1~5年。原发病确诊为冠心病50例(其中陈旧心梗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5例。心功能按照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48例,Ⅳ20例。1.2 方法

    作者:廖国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11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性危重病症,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更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作一概述。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1例受检患者中男159例,女52例,男女之比为3.0:1,年龄60~69岁,142例,70~79岁例,80岁以上13例。1.2 临床症状:全部病人均表现为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头昏,头晕,昏厥,心悸,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病程短1h,长2h。1.3 内镜检查:胃溃疡60例,占28.4%,胃癌56例,占26.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占22.7%例。糜烂性胃炎32例,占15.1%,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10例,占4.7%,其他如胃息肉,胃平滑肌瘤等5例,占2.3%。1.4 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腺癌51例,轻-重度肠化36例,不典型增生10例,萎缩性胃炎7例。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女性尿道分泌物不同采集法淋菌培养结果比较

    淋菌感染患者的尿道症状女性明显较男性轻,常以脓性白带、小腹急痛(淋菌性盆腔腹膜炎)为主要症状,尿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常受标本采集的方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因为女性尿道口及前尿道内常寄生大量不同菌种、培养时常有杂菌生长,影响淋菌培养结果,因此要做好尿道分泌物淋菌培养。标本采集是重要关键。我们与妇科合作对22例受检者标本均同时作两种方法采集,结果表明以接种环法为佳,棉拭法易致漏诊。1 方法 本组病例均由妇科医师采集、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三遍后,再经阴道内诊以指面向上由里向外轻柔挤压前尿道或用二根灭菌棉签分置尿道口两侧,挤出尿道前端脓液以灭菌棉签轻擦弃去,再挤出尿道中后段脓液。

    作者:吴莹;何福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膀胱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如引流管放置不当,又缺乏认真的护理,往往可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应有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认真观察研究,分析原因,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原因分析1.1 血凝块堵塞:常发生于经膀胱手术(膀胱癌切除、前列腺切除等)和膀胱出血性疾病(出血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未手术的膀胱癌等)。可以因手术止血不彻底,冲洗不及时或冲洗速度不当,也可因便秘、咳嗽突然增加腹压造成再出血,以及个别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等,未及时排出血性尿液致血液凝固堵塞导管造成引流不畅。

    作者:吴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颏下皮样及表皮样囊肿(附51例报告)

    颏下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颈部较少见的发育性囊肿,也是颈部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作者自1987-1999年共收治头颈部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131例,其中颏下囊肿和表皮样囊肿51例,占38.9%,现报告如下,并对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颏下皮样囊肿16例,男7例,女9例、15岁以下3例、16~25岁8例、26~35岁4例、36岁以上1例,小9岁,大37岁,术前正确诊断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观察1~10年无复发。 颏下表皮样囊肿35例,男,6例;女29例;15岁以下18例;16~25岁,4例;26~35岁,9例;36以上4例,小6个月,大46岁。术前正确诊断者24例;35例中行手术治疗的33例,其中30例随访观察1~10年无复发,3例复发。

    作者:王文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胫腓骨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甚多。我院自1998年5月以来,使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5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17~72岁,平均:34.8岁。车祸伤42例,高处坠落伤9例,跌伤8例。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28例,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31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多段粉碎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41例,开放性骨折18例(Ⅰ~Ⅱ度,伤口在2~5cm左右者)。合并伤:颅脑损伤3例,胸部外伤2例,腰椎骨折2例,腹部外伤1例,骨盆骨折1例。

    作者:张辉宇;郭锦明;李世楷;戴永平;卢弘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心肌梗塞病人发病24h内及发病后48~72h的QTd变化情况,了解QTd与心梗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本组纳入心梗病人62例,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两组,分别测量其发病24h及发病后48~72h的QTd,并比较两组指标。结果:①发生室内性心律失常的心梗病人QTd显著高于未发生心律失常组;②心梗发病24h内QTd显著高于发病后48~72h。结论:急性心梗病人测量QTd对于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操向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显性黄疸消退后),抽不抗凝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10项,部分病人同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0例心肌酶均升高,其中4种酶升高者24例(60%),3种酶升高者16例(4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30例,心肌酶1种或2种升高者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病程在7d以内,总胆红素,心肌酶明显高于病程在7d以上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出现心肌损害,与黄疸出现时间和程度有关。在抗菌基础上,加用VitC.ATP.CoA营养心肌细胞,心肌酶随显性黄疸消退而下降,疗效较好。随访15例病理性黄疸心肌酶未恢复正常者,均在1~2月内心肌酶恢复正常,心肌损害呈可逆性。

    作者:沈爱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缺铁性贫血145例临床分析

    缺铁性贫血(IDA)是常见的贫血之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需要增加而引起体内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致贫血。IDA可以是独立的疾病,更多是作为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IDA的诊断和治疗并不难,但一般临床上只满足贫血症状的改善,而对驱除病因,持续正规治疗不够重视,其不仅导致贫血症状多发,还可能引起原发病的误诊。本文对我院1990年至2000年收治的145例IDA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 门诊和住院IDA患者145例,男性62例,女性83例,男:女为0.427∶0.572,年龄(18~72)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RBC<4×1012/L,Hb<120g/L,女RBC<3.5×1012/LHb<110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血清铁(SI)<8.95umol/L,总铁结合力(TIBC)>64.44umol/L,运铁饱和度<0.15。③血清铁蛋白(SF)<14ug/L。④成熟红细胞形态明显呈低色素表现。⑤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⑥铁剂治疗有效。以①~③为重要,本文中所有患者均符合上述标准

    作者:陈一丽;赵志国;苏玉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胆道再次手术时肝门胆管的显露

    目的:总结在胆道再次手术时肝门胆管显露的各种要点和方法,包括刮吸解剖法的应用经验。方法:在106例胆道再次手术中显露肝门胆管时综合使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刮吸解剖法的应用来完成手术。结果:106例均成功显露肝门胆管,完成手术。结论: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助于胆道再次手术时肝门胆管的显露。

    作者:梅军;徐永宏;郑曙;叶冠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补肾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疑难病之一。现一般采用水杨酸制剂、类固醇抗炎药治疗,但因副作用较大,大多选用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等作对症治疗。自1991年至1998年,笔者用自拟补肾通络汤治疗50例,并以单纯服用中药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作为对照,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0~70岁;病程6个月~20年。对照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68岁;病程5个月~18年。疾病分期治疗组早期20例,中期23例,晚期7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12例、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期情况具有可比性。本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5年和198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即晨僵时间≥1h,关节肿≥6h,关节肿痛数≥3个,血沉≥3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皮下结节和X线检查关节有相应异常改变等。

    作者:宋贤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曲马多和红外线照射防治硬膜外麻醉中寒战及其复发

    寒战在硬膜寒外麻醉中发生率高达到40~60%[1],既影响手术进行,又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试用了曲马多能有效地消除寒战,但复发率较高,且再用曲马多处理时疗效差。于是我们在用曲马多的同时加红外线照射,明显降低了寒战及其复发,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硬膜外麻醉中出现寒战病人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17~75岁,平均35岁,ASAⅠ~Ⅱ级,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0.1、阿托品0.5mg肌注,维持室温18~25度,手术种类包括上腹部手术12例,下腹部手术32例,下肢手术14例,其他手术2例。术中输血和用了其他药品的病人排出本研究组。硬外阻滞局麻药为2%盐酸利多卡因(含1:20肾上腺素),全部病例阻滞效果满意。

    作者:褚天;黄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327名儿童血锌原卟啉的测定及分析

    血锌原卟啉(ZPP)的测定因其简便易行,结果相对稳定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但国内目前诊断界值尚不完全统一。1999年我们对邢台市健康儿童进行了ZPP测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邢台市市区、郊区及山区4~13岁儿童共2327人,其中男性12453人,女性1096人;市区1112人,郊区786人,山区429人。血红蛋白均在110g/L以上,无铅接触史,体格检查无异常。1.2 方法 ZPP由西安产竹林牌荧光仪测定,采用病美国产USKⅡ质控液。血红蛋白由日本产T—820电子血球分析仪测定,采用日本产原装试剂。

    作者:甄庆丰;孙丽英;李云霞;刘素云;谷成锁;孔新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机械辅助呼吸期间支气管痉挛的观察及处理C

    目的:为探讨呼吸末正压(PEEP)对支气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支气管痉挛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处理方法(静脉注射氟美松、氨茶碱、吸痰)与新技术处理方法(喷雾给药、应用PEEP)。结果:常规处理方法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多,新技术处理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见效快、无任何合并症。结论:PEEP对治疗支气管痉挛能起到90%的作用,是很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庄瑰霞;张朝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