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颏下皮样及表皮样囊肿(附51例报告)

王文萍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 正确诊断, 手术治疗, 头颈部, 复发, 现报告如下, 先天性畸形, 随访观察, 临床资料, 发育性, 中行, 病例
摘要:颏下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颈部较少见的发育性囊肿,也是颈部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作者自1987-1999年共收治头颈部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131例,其中颏下囊肿和表皮样囊肿51例,占38.9%,现报告如下,并对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颏下皮样囊肿16例,男7例,女9例、15岁以下3例、16~25岁8例、26~35岁4例、36岁以上1例,小9岁,大37岁,术前正确诊断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观察1~10年无复发。 颏下表皮样囊肿35例,男,6例;女29例;15岁以下18例;16~25岁,4例;26~35岁,9例;36以上4例,小6个月,大46岁。术前正确诊断者24例;35例中行手术治疗的33例,其中30例随访观察1~10年无复发,3例复发。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康改善血流变学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方法:分别检测血脂康治疗组40例高脂血症患者和多烯康对照组40例高脂血症患者服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结果:血脂康治疗组的血流变学及血脂治疗前后差异(P<0.005);多烯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及降低血脂,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华;丹笑颖;宁辉;薛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危重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的急腹症。早期对患者进行各种有效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的依据,并对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治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自1992年至1999年对收住18例病例进行监测和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18例病例进行临床监测护理讨论。1 临床资料 病人总数1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岁;手术治疗7例非手术治疗11例,死亡1例;18例患者中重症16例,轻症2例,均有二种或二种以上并发症同时或先后发生;中毒性休克9例,急性呼吸衰竭4例,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3例,胰瘘1例。

    作者:竺幼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8mm小切口碎核水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3.8mm小切口碎核同期植入折叠式水凝胶人工晶体手术的效果。方法:对53例(56只眼)白内障碎核折叠式水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状态、前房反应进行总结。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5的眼数分别为:49只眼(87.5%)、52只眼(92.9%)、52只眼(92.9%);平均散光度分别为:(1.02±0.71)D、(0.93±0.59)D、(0.85±0.67)D。平均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角膜透明,前房反应轻。结论: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术后反应轻、散光小,患者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佳视力,屈光状态稳定。

    作者:朱光;谢桂珍;陈志萍;陶爱平;李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胆道再次手术时肝门胆管的显露

    目的:总结在胆道再次手术时肝门胆管显露的各种要点和方法,包括刮吸解剖法的应用经验。方法:在106例胆道再次手术中显露肝门胆管时综合使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刮吸解剖法的应用来完成手术。结果:106例均成功显露肝门胆管,完成手术。结论: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助于胆道再次手术时肝门胆管的显露。

    作者:梅军;徐永宏;郑曙;叶冠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对4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微波热凝治疗。结果:随访一年以上,治愈30例(71.4%),显效8例(19.1%),有效4例(9.5%),有效率为100%。结论: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好,痛苦少,反应轻,无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桂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颏下皮样及表皮样囊肿(附51例报告)

    颏下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颈部较少见的发育性囊肿,也是颈部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作者自1987-1999年共收治头颈部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131例,其中颏下囊肿和表皮样囊肿51例,占38.9%,现报告如下,并对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 颏下皮样囊肿16例,男7例,女9例、15岁以下3例、16~25岁8例、26~35岁4例、36岁以上1例,小9岁,大37岁,术前正确诊断者12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观察1~10年无复发。 颏下表皮样囊肿35例,男,6例;女29例;15岁以下18例;16~25岁,4例;26~35岁,9例;36以上4例,小6个月,大46岁。术前正确诊断者24例;35例中行手术治疗的33例,其中30例随访观察1~10年无复发,3例复发。

    作者:王文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曲马多和红外线照射防治硬膜外麻醉中寒战及其复发

    寒战在硬膜寒外麻醉中发生率高达到40~60%[1],既影响手术进行,又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试用了曲马多能有效地消除寒战,但复发率较高,且再用曲马多处理时疗效差。于是我们在用曲马多的同时加红外线照射,明显降低了寒战及其复发,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硬膜外麻醉中出现寒战病人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17~75岁,平均35岁,ASAⅠ~Ⅱ级,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0.1、阿托品0.5mg肌注,维持室温18~25度,手术种类包括上腹部手术12例,下腹部手术32例,下肢手术14例,其他手术2例。术中输血和用了其他药品的病人排出本研究组。硬外阻滞局麻药为2%盐酸利多卡因(含1:20肾上腺素),全部病例阻滞效果满意。

    作者:褚天;黄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氯酚酸钠对小儿高热快速退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选择既能快速有效地控制高热,又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体温,且使用方便,无痛苦的药物,观察双氯酚酸钠栓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观察方法,对直肠体温≥39℃高热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腮腺炎患儿分别用双氯酚酸钠栓剂每次2~4岁1/3颗,5~7岁1/2颗,8~12岁2/3颗,塞入肛内1.5~2cm处。泰诺林退热糖浆每次2~3岁5ml,~5岁7.5ml,~8岁10ml,~10岁12.5ml,~12岁15ml。安乃近注射液每次10mg/kg,肌注。结果:双氯酚酸钠在三组药物中所出现的退热时间体温降至低所需时间及维持时间,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氯酸酸钠对高热患儿退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使用方便、安全,患儿容易接受,无明显胃肠道反应等特点。

    作者:姚静婵;胡国华;林益平;胡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头痛类型,临床上以周期发作,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其特点,虽发作后不留后遗症,但发作轻者可使患者工作效率降低,重者可使患者生活难以自理。目前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在门诊工作多年,对偏头痛一症以分析病变部位及经络为主,用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偏头痛得到满意效果,现举二例说明。

    作者:吴冬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补肾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疑难病之一。现一般采用水杨酸制剂、类固醇抗炎药治疗,但因副作用较大,大多选用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等作对症治疗。自1991年至1998年,笔者用自拟补肾通络汤治疗50例,并以单纯服用中药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作为对照,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0~70岁;病程6个月~20年。对照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68岁;病程5个月~18年。疾病分期治疗组早期20例,中期23例,晚期7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12例、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期情况具有可比性。本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5年和198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即晨僵时间≥1h,关节肿≥6h,关节肿痛数≥3个,血沉≥3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皮下结节和X线检查关节有相应异常改变等。

    作者:宋贤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诊断参照1989年济南会议制订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对70例日龄为1~3d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投币,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两组入院时症状、体征见表。两组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其母分娩过程中,均无应用吗啡及其它特殊药物史。

    作者:叶剑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膀胱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如引流管放置不当,又缺乏认真的护理,往往可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应有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认真观察研究,分析原因,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原因分析1.1 血凝块堵塞:常发生于经膀胱手术(膀胱癌切除、前列腺切除等)和膀胱出血性疾病(出血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未手术的膀胱癌等)。可以因手术止血不彻底,冲洗不及时或冲洗速度不当,也可因便秘、咳嗽突然增加腹压造成再出血,以及个别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等,未及时排出血性尿液致血液凝固堵塞导管造成引流不畅。

    作者:吴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呕吐的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炎是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变症百出。呕吐是慢性肾炎病变过程某一阶段的主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炎患者出现呕吐多由于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胃粘膜水肿,或长期运用激素而并发溃疡或胃炎,或尿毒症时的尿素性胃肠道炎症等引起。祖国医学认为:肾炎呕吐为浊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结合中医辨证进行治疗,可以分别采用清胃、温胃、和胃、养胃、泄胃和降胃等方法,临床观察效果显著。1 具体方法1.1 清胃法:以黄连温胆汤为主加减。其中黄连和竹茹用姜汁炒。用于激素治疗后呈现面红体胖,怕热多汗。心烦寐差,咽喉干痛,大便秘结,呕吐恶心,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数。亦用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而见尿少,甚则尿闭,神识昏糊,呕吐恶心,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腻而干,脉象弦滑。此由湿热内蕴,胃气失于和降,浊邪上逆所致。治以清胃止呕。案例:苏某,男,58岁。患者因尿少伴呕吐恶心1周入院。临床拟诊尿毒症,即以西药纠正酸中毒、利尿。又因口苦寐差,苔腻,脉滑,以清利湿热和胃予中药治疗,方用姜汁川连4.5g、半夏9g、陈皮6g、茯苓12g、姜竹茹9g、生军4.5g(后下)、枳壳9g、佩兰9g、砂仁3g(后下),2剂。药后呕吐恶心等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张振军;庞宗然;张利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显性黄疸消退后),抽不抗凝血2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10项,部分病人同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0例心肌酶均升高,其中4种酶升高者24例(60%),3种酶升高者16例(4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30例,心肌酶1种或2种升高者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病程在7d以内,总胆红素,心肌酶明显高于病程在7d以上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出现心肌损害,与黄疸出现时间和程度有关。在抗菌基础上,加用VitC.ATP.CoA营养心肌细胞,心肌酶随显性黄疸消退而下降,疗效较好。随访15例病理性黄疸心肌酶未恢复正常者,均在1~2月内心肌酶恢复正常,心肌损害呈可逆性。

    作者:沈爱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机械辅助呼吸期间支气管痉挛的观察及处理C

    目的:为探讨呼吸末正压(PEEP)对支气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支气管痉挛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处理方法(静脉注射氟美松、氨茶碱、吸痰)与新技术处理方法(喷雾给药、应用PEEP)。结果:常规处理方法治疗效果差、合并症多,新技术处理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见效快、无任何合并症。结论:PEEP对治疗支气管痉挛能起到90%的作用,是很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庄瑰霞;张朝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发性花斑癣56例分析

    目的:探讨花斑癣的病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56例复发性花斑癣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病例中有慢性感染者5例,恶性肿瘤者3例,家族中有本病患者2例,全身皮质激素应用者2例,高温和多汗者56例,无营养不良者。结论:根据结果分析,笔者认为:(1)这些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有一种内在因素,这种因素促使这些患者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特别易患本病,我们称之为易感性;(2)以前认为本病有遗传因素,可能就是这种易感性的遗传,而非本病的遗传。

    作者:郑万方;张跃龙;张怡明;虞伟衡;钱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十味龙胆花颗粒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初探

    近二年来,我们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采用十味龙胆花颗粒辅助治疗有了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的诊断均严格按照实用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2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住院病例及资料完整的专科病例共203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其中住院病例110例)病程≤10d的123例为第1组,病程>10d的80例为第2组,从这二组中随机又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咳痰,肺部听诊有干罗音或痰鸣音,胸片大多阴性或仅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其它临床资料分别见表1、表2。 通过表1、表2可以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以及伴随发热4个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毅;石桂枝;金松华;吴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11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性危重病症,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更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作一概述。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1例受检患者中男159例,女52例,男女之比为3.0:1,年龄60~69岁,142例,70~79岁例,80岁以上13例。1.2 临床症状:全部病人均表现为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头昏,头晕,昏厥,心悸,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病程短1h,长2h。1.3 内镜检查:胃溃疡60例,占28.4%,胃癌56例,占26.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8例,占22.7%例。糜烂性胃炎32例,占15.1%,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10例,占4.7%,其他如胃息肉,胃平滑肌瘤等5例,占2.3%。1.4 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腺癌51例,轻-重度肠化36例,不典型增生10例,萎缩性胃炎7例。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捷力治疗滴虫性阴道炎80例分析

    受社会环境及卫生条件的影响,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于1999年8月至2000年6月应用捷力对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与诊断标准:我院妇科门诊1999年8月至2000年6月滴虫性阴道炎患者80例。平均年龄29岁(17~42岁),初发者49例,复发者31例,均以主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并阴道分泌物镜检找到滴虫为确诊。1.2 治疗方法:采用山东罗欣制药厂生产的捷力胶囊剂、每粒含有效成分替硝唑250mg。每日一次,每次服用1g,首次加倍,连服3d,要求性伴侣同时同法治疗。服药结束后3d复查。临床有效,镜检阴性者一月后复查:镜检仍找到滴虫者巩固治疗一疗程,用药后复查。1.3 疗效观察: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同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及用药后一月各查肝功、肾功一次

    作者:李静静;王本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72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开展了改良式剖宫产术[1],并在此基础上略有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6月来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改良式剖宫产术72例,年龄22~35岁,初产妇69例,经产妇为3例;腹部横弧形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4例,年龄21~37岁,初产妇59例,经产妇5例。手术指征: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羊水偏少,臀位,高龄初产妇,珍贵儿,妊高征等。两组年龄、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金素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