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泄泻216例

田化德

关键词:薏苡附子败酱散, 慢性泄泻, 辨证论治
摘要: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对216例慢性泄泻患者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泄泻216例

    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对216例慢性泄泻患者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化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3例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可累及髋关节,病情反复发作,终至脊柱强直、畸形,难以行走,直至残废.单用中医或西医传统的方法治疗,疗程长,易反复,疗效不肯定.2000~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23例AS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杏泽;朱小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医药对衰老主要相关基因影响的探讨

    衰老(aging)又称老化,是一种正常而又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所有生物共同特性,只是不同情况下其速率与程度不同.科学家们对衰老的机理作了许多研究和推测,提出了各种假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对衰老的研究等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衰老的机理研究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已经走向分子与基因水平.

    作者:周坤福;管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芍的临床配伍运用

    白芍又名金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白芍性凉味苦酸,为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作者:牛晓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温针灸、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43例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但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见于青壮年,多与患者精神心理异常有关,属于心身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温针灸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贤;王秀芹;蔡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TNF-α、IL-6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通络愈瘫胶囊、消栓通络胶囊.评定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NF-α、IL-6检测: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IL-6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络愈瘫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

    作者:马云枝;马秀芹;张铭;左庆选;庄志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概况

    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因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小儿哮喘病发病率有所上升[1],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中医认为哮喘是痰饮久伏,触遇诱因而发,痰阻气道,痰瘀互结,宣降失常而为病,迁延难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化痰祛瘀,降气平喘作用,且方法独特,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现就近10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康立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79例

    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交感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比例为7.4%[1],临床并不少见,但是容易误诊.此型颈椎病症状复杂,涉及面广,相当数量的病人以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冠心病而就诊,长期得不到恰当的治疗.近年来,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出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79例,应用手法配合中药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钰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陆长清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

    陆长清为青海省中医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学科带头人.陆老从医50余载,擅长小儿脾胃病、癫痫、肾病、痹证、夜啼等病证的辨证论治,创立小儿止泻散、小儿清热散等方剂,对小儿腹泻、发热、脾胃等病药到病除,效如桴鼓.临证处方以轻灵平淡见长,巧于变通,尤善用四法诊治小儿外感咳嗽独具特色,屡用屡验,疗效显著.笔者曾于10年前随先生在儿科学习期间,深受其传,现将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王军瑞;王仁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历代五行学说中土与长夏相配及五行顺序的探讨

    历代五行学说多有差异,尤其五行与四时(五季)相配问题,说法更不统一.大致有6种学说:①一年分五季,分别与五行相配,每季时间均为72天,一年360天;②长夏分主四季中每季后18日;③长夏为夏季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④长夏有名无实;⑤一年均分为五季,每季时间均为73天5刻(100刻为1天);⑥一年为12个月,每季3个月,分为四季和24节气,一年共365日余.作者认为,五行与四时相配,宜采取第一种学说.

    作者:方力行;谭春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腰夹脊穴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腰夹脊穴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并设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共观察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经腰椎CT或MRI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L3~4突出10例,L4~5突出54例,L5~S1突出6例;向左突出28例,向右突出31例,向后突出11例;轻度突出35例(突出物大直径小于3 mm),中度突出24例(突出物大直径3~6 mm),重度突出11例(突出物大直径大于6 mm).按初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特点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孔德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推拿配合青霉素肌注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09例

    膝部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多是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发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青霉素肌注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09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肾盂肾炎是急诊科常见病,属中医热淋范畴.穿琥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已为临床医师熟知,但用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则鲜见文献报告.近年来,我们应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盂肾炎64例,与对照组29例比较,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平;刘辉;高嗣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宽胸丹对大鼠心肌损伤后血清CPK、LDH及梗塞样缺血坏死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宽胸丹对大鼠心肌损伤后CPK、LDH及对梗塞样缺血坏死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宽胸丹大、小剂量组分别灌胃连续7 d后,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损伤,检测CPK、LDH的变化.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参照Rona的分级标准评定心肌病理损伤程度.结果:宽胸丹对心肌损伤大鼠血清CPK、LDH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改善缺血区营养状态,减轻心肌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对缺血损伤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宽胸丹可对抗大剂量Isop所致实验性大鼠梗塞样心肌缺血缺氧状况.

    作者:韩丽华;李冬华;吴鸿;王振涛;孙建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舒肺汤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0例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多由长期气道感染逐步发展而来,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自拟舒肺汤配合西药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亦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0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老年人群的临床常见病.2003年1月~2006年5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患者11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亚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治疗哮喘浅谈

    哮喘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呼吸道顽固性疾病,不同的年龄与性别均可发生,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直接关系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在社区开展哮喘专科4年,经临床150余病例观察,现谈一些我对本病防治的看法.

    作者:王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92例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92例(127膝),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127膝,男39例,女53例;年龄43~78岁,平均58岁;单膝发病57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38例,双膝发病35例;病程短7月,长25 a;随访时间18月~3 a,平均22.5月.

    作者:秦红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张仲景应用桂枝的配伍规律探析

    张仲景对桂枝的运用有其独到之处,通过灵活配伍,可散寒发汗;可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可温中补虚;可温阳化气行水;可活血通瘀;可强心通阳;可温阳平冲降逆;可和解表里;可交通上下.桂枝虽为临床常用药,但配伍犹应谨慎,否则变证百出.此外,其究属辛温刚燥之品,选用时必须把握好分寸,凡暑、火、燥邪为患或风从热化者,皆禁用.

    作者:付强;郭春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真武汤治疗老年病举隅

    真武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原名玄武汤,由茯苓、芍药、白术、附子、生姜五味组成.其功能温肾阳、利水气,主要用于肾阳虚衰,兼水气为患的病症,临床应用颇广.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迁延不愈,致心、脾、肾阳虚,水津不布,聚而为湿,湿邪滞留的部位不同,症状各异.笔者遵异病同治之原则,用于常见老年病之临床,获佳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尤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