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民
衰老(aging)又称老化,是一种正常而又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所有生物共同特性,只是不同情况下其速率与程度不同.科学家们对衰老的机理作了许多研究和推测,提出了各种假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对衰老的研究等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衰老的机理研究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已经走向分子与基因水平.
作者:周坤福;管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消瘀止痛散是我院研制的中药外治方剂,多年来用于治疗各种软组织挫伤、骨关节炎,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为科学评价消瘀止痛散的消肿、止痛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选择用药,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我们对其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锦业;林买洁;梁婷银;吴群好;梁润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多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椎动脉受压、血液粘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从而引起其供血区域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1~2].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够满意.2004年11月~2006年2月,笔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VBI患者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奚耀;张微微;鲁斌;钱风华;陈越;钱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对216例慢性泄泻患者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化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术后胃轻瘫是临床胃切除术后常见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特征,西医应用胃肠动力药取得一定疗效.1997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应用加味香苏散治疗该病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龙;周继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80%,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和危害性大的特点.阴虚燥热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胃热阴虚型多见,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以加味玉女煎治疗胃热阴虚型2型糖尿病42例,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或脱出压迫和刺激脊髓、神经和周围组织所引起的以腰腿痛、活动障碍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采用综合治疗,中药熏蒸为其方法的一种.2002年8月~2005年2月,笔者运用中药熏蒸治疗LIDP患者216例,收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丁晓医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可累及髋关节,病情反复发作,终至脊柱强直、畸形,难以行走,直至残废.单用中医或西医传统的方法治疗,疗程长,易反复,疗效不肯定.2000~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23例AS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杏泽;朱小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中老年人群的临床常见病.2003年1月~2006年5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患者11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亚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女性不能适应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失调的证候群[1].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加味两地汤(两地汤为<傅青主女科>方)及心理调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淑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腰夹脊穴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并设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共观察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经腰椎CT或MRI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L3~4突出10例,L4~5突出54例,L5~S1突出6例;向左突出28例,向右突出31例,向后突出11例;轻度突出35例(突出物大直径小于3 mm),中度突出24例(突出物大直径3~6 mm),重度突出11例(突出物大直径大于6 mm).按初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特点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孔德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性肾盂肾炎是急诊科常见病,属中医热淋范畴.穿琥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已为临床医师熟知,但用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则鲜见文献报告.近年来,我们应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盂肾炎64例,与对照组29例比较,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平;刘辉;高嗣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几乎不伴有哮喘.CVA患者的慢性咳嗽症状,随着病情的迁延,可能终将出现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症状和体征.约50%~80%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可发展为典型哮喘病,约10%~33%的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可发展为典型哮喘.故许多作者将咳嗽变异性哮喘视为哮喘病的前驱表现.目前,西医对CVA的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抗过敏药物为主,其近期疗效尚可,一旦停药后咳嗽极易复发,加之部分患者不愿接受长期治疗,故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且有产生副作用之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认识的逐步加深,尤其中医药在治疗CVA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邓屹琪;徐慧聪;张瑜;马二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石景亮(1939-),原河南省理工大学副校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第二批名老中医,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对内科脾胃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石老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石显方;傅文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多由长期气道感染逐步发展而来,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自拟舒肺汤配合西药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亦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通络愈瘫胶囊、消栓通络胶囊.评定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NF-α、IL-6检测: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IL-6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络愈瘫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
作者:马云枝;马秀芹;张铭;左庆选;庄志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白芍又名金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白芍性凉味苦酸,为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作者:牛晓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肠道功能紊乱症状群.2001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4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华;蔡锦莲;刘青;刘雪梅;徐成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健脾清肠护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7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8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巧霞;黄志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92例(127膝),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2例,127膝,男39例,女53例;年龄43~78岁,平均58岁;单膝发病57例,其中左侧19例,右侧38例,双膝发病35例;病程短7月,长25 a;随访时间18月~3 a,平均22.5月.
作者:秦红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