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荣;卞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1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按0.5μg/ kg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继续按0.4μg·kg -1·h -1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至开始关胸。观察2组于开始关胸时按0.1 mg/ kg 静脉注射地佐辛。观察3组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 min(T1)、开始缝皮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5 min(T4)4个时间节点抽血测定血浆 CRP、TNF-α及 IL-10水平。记录4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程度,采用 Ramsay 镇静评分评价镇静程度,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T1时4组血浆 CRP、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 T4时3个观察组血浆 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 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3组血浆 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血浆 IL-10水平明显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个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3组的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明显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患者均无过度镇静、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3个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可明显降低开胸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毛丙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方式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疾病的有效治疗率为86.7%,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6.7%,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仅为5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在遵医依从率和患者焦虑评分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朱玲;李经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肝穿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过肝穿病理诊断的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粘连蛋白(LN),同时选取50例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162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血清 HA、PⅢP、Ⅳ-C、LN 与病理分期、分级均呈正相关性(χ2=30.616,P ﹤0.01),并且与病理分期的正相关关系比分级明显。肝组织学纤维化不同分期、分级间与 HA、PⅢP、Ⅳ-C、LN 等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其值逐渐升高,其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0.01)。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HA、PⅢP、Ⅳ-C、LN 检测,对于肝纤维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晓红;曹军平;王平;徐晶晶;杨廷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深静脉导管尖端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及时分析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3至2014年住院患者的644例深静脉导管尖端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644例深静脉导管尖端标本中分离出166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25.8%;其中革兰阳性菌60株占36.1%,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9株为主占23.5%;革兰阴性杆菌79株占47.6%,以非发酵菌45株为主占27.1%;真菌27株占16.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高,不动杆菌属耐药率均较高。结论临床放置深静脉导管应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置管时间,拔除的导管应根据需要进行培养及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所用抗菌药物,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美清;马旭;袁慧;刘玉磊;宋扬;姚兴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单独应用及同阿加曲班联合应用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独应用依达拉奉的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且均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病损情况、血清中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疗效。结果联合组各项疗效评估指标均较对照组具有更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加曲班可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联合应用依达拉奉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忠江;尹运佳;吕秀玉;李文娣;张雪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消除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自我效能方面的价值。方法84例符合条件的晚期胃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出院前后癌因性疲乏感、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为(12.89±3.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2±10.45)分( t =12.254,P ﹤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50.92±12.47)分、(82.36±8.12)分、(79.36±5.48)分、(81.22±5.02)分、(82.36±4.96)分、(83.22±4.69)分、(81.79±3.77)分、(82.98±4.78)分、(83.04±4.6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 =10.986、6.123、6.982、6.104、6.721、6.402、6.812、6.742、6.232,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晚期胃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消除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郭海萍;洪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9至2014年出入境人员传染性肺结核检出情况及流行病学资料,为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及肺结核的监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11057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结核病筛查,所有人员均进行 X 线胸片检查;若胸片所见疑似结核或有疑似结核的体征和症状的,转交地方传染病防治医院进行确诊。然后以检出率为指标,按照职业类别、年龄构成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北省出入境人员传染性肺结核监测整体数量相对较为稳定,传染病检出率存在一定波动。结论目前河北省出境人员传染性肺结核监测工作应以出国劳务、留学人员及海员为主,入境人员以非洲来源地为主,重点监测年龄段应为21~50岁青壮年人群。
作者:闫冀焕;史玲莉;李云;周汝明;沈军;吴志茹;李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碱剩余检测对艾司洛尔联用米力农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接受艾司洛尔联用米力农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1例,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48 h 内动脉血乳酸清除率、碱剩余的差异。结果81例患者共存活49例,存活率60.5%;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及中心静脉压在治疗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存活组治疗2 h 后心率显著降低、每搏指数显著上升( P ﹤0.05),与此同时病死组无明显变化( P ﹥0.05);存活组0 h 血乳酸浓度低于病死组,其碱剩余高于病死组( P ﹤0.05),治疗过程中存活组、病死组血乳酸浓度均逐渐下降,存活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 ﹤0.05),且存活组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病死组( P ﹤0.05),存活组碱剩余持续上升,而病死组碱剩余在上升24 h 后迅速下降。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往往出现明显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上升、碱剩余下降等代谢性酸中毒状态,艾司洛尔联用米力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状态;而对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碱剩余的定时检测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对指导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明强;张思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图谱式术前访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图谱式术前访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及入室时心理应激反应,干预前及术后3 d 应用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对2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肝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输液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图谱式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缓解焦虑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方法选择实施硬膜外麻醉手术剖宫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行背景音乐加心理干预的护理,对照组未采取。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的恐惧紧张焦虑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开始15 min,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术后1 d 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的紧张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手术前及手术开始15 min 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且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心里干预和音乐疗法护理可以放松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使血压和心率趋于平缓,缓解疼痛,积极地配合手术,同时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东丽;袁静;许萍;容维;毛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硫化氢(H2 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模型(Ischemia)组、H2 S 低剂量(L-NaHS)组、H2 S 中剂量(M-NaHS)组和 H2 S 高剂量(H-NaHS)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H2 S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于缺血3 h 时分别腹腔注射0.7 mg/ kg、1.4 mg/ kg 和2.8 mg/ kg 的 NaHS,Sham 组和 Ischemia 组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5组大鼠均于缺血24 h 时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 Sham 组比较,Ischemia 组大鼠脑组织 SOD、GSH-PX 活性明显降低( P ﹤0.01),MDA 含量明显升高( P ﹤0.01);电镜观察显示神经元水肿,线粒体膜肿胀、线粒体嵴断裂甚至消失,线粒体大量空泡化,细胞器的数量减少;与 Ischemia 组比较,M-NaHS、H-NaHS 组大鼠脑组织中 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 P ﹤0.05),MDA 含量明显降低( P ﹤0.05);电镜观察可见神经元轻度水肿,线粒体部分肿胀、内外膜结构清晰、部分嵴断裂消失,细胞器数量增多,脑缺血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H2 S 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大鼠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作者:李国风;杜全胜;张勤增;解丽君;姜红;李立萍;郝娜;刘霞;张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不同年龄孕产妇骨密度的临床比较,为妊娠期母体骨质疏松及胎儿骨发育不足的预防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84例健康孕产妇,依据患者年龄分布分为对照组(20~29岁,n =103)与观察组(30~39岁,n =81),分别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其开展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结果2组孕产妇骨密度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孕产妇 Z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其他骨密度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孕早期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但孕中期与孕晚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骨密度检测是预防孕产妇骨质疏松、保证胎儿骨发育的有效保障,临床针对低龄孕产妇的孕早期阶段需给予更全面的检测措施。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考察 P53、PCNA、C-erbB-2阳性率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P53、PCNA、C-erbB-2蛋白在134例肺癌中的阳性率,并分析三者与患者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 P53蛋白阳性率为40.3%,其阳性率与淋巴转移和生存期显著相关( P ﹤0.05或﹤0.01)。PCNA 蛋白阳性率为85.1%,其阳性率与组织学分型及吸烟史显著相关( P ﹤0.05或﹤0.01)。C-erbB-2蛋白阳性率为38.8%,其阳性率与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吸烟史及生存期显著相关( P ﹤0.05或﹤0.01)。结论 P53、PCNA、C-erbB-2阳性表达在肺癌组织中较为常见,P53和 C-erbB-2与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朱国荣;卞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治疗的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55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 =30)与对照组(n =25),研究组应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沙利度胺单药治疗,观察对比2组近期疗效,2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量等血常规指标的改变情况,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肌酐等肝肾功能水平的改变情况,对比2组 KPS(卡氏)评分改变情况,观察2组治疗阶段出现的毒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33.33%,疾病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16.00%,疾病控制率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量等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ALT、AST、尿素氮、肌酐等肝肾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 KPS 评分变化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治疗阶段出现的毒副反应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控制疾病进展,稳定 KPS,毒副反应可耐受,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也较小,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作者:邱恩铎;张晓晶;郑珂;商冠宁;孙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同伴指导对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的研究。方法选取94例孕28周初产妇,根据孕检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产前仅使用常规产妇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母乳喂养同伴指导。观察并比较2组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试验组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983,P ﹤0.05);试验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为显著。结论母乳喂养同伴指导提升初产妇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同时提升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替硝唑、阿奇霉素),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4%( P ﹤0.05);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复发率为0.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7%( 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春霞;李云红;冯桂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与隐性失血之间的关系,指导术后临床输血。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45例,随机分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A 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B 组)和人工髋关节置换组(C 组),每组15例,术后补充液体以人体生理需要量(50 ml/ kg)为准。记录不同手术时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评价患者手术的基本情况;应用髋关节 Harris 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并根据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计算总体失血量,得出隐性失血量。结果 A 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B、C 组( P ﹤0.05);C 组 Harris 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 P ﹤0.05);A 组总失血量(496±23)ml,隐性失血量(228±19)ml;B 组总失血量(595±26)ml,隐性失血量(283±23)ml;C 组总失血量(633±16)ml,隐性失血量(30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主要发生于术后前3 d。术后6个月时,B 组和 C 组髋关节 Haris 评分明显高于 A 组。结论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疗效与隐性失血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郭颖;石建芸;仇晓华;陈为国;马宝银;刘海峰;张猛;王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D-FLASH-WE 序列是否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方法采用 SE-T1WI、TSE-PDWI-FS、3D-FLASH-WE、3D- FLASH-FS 四个序列对16例20~30岁健康志愿者行 L 4~5腰椎间关节 MRI 横断面扫描。统一标准后对各个序列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并计算出各个序列 SNR 软骨、CNR 软骨/骨皮质和 CNR 软骨/骨松质。比较四个序列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的异同。结果3D-FLASH-WE 和3D-FLASH-FS 两个序列评分结果较高(平均得分都是4.67分),二者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4),但明显高于 SE-T1WI、TSE-PDWI-FS 序列评分结果( P ﹤0.05)。3D-FLASH-WE、3D-FLASH-FS 及 SE-T1WI 序列 SNR 软骨、CNR 软骨/骨皮质均明显高于 TSE-PDWI-FS 序列( P ﹤0.05),但前三者之间 SNR 软骨、CNR 软骨/骨皮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D-FLASH-WE 和3D-FLASH-FS 序列 CNR 软骨/骨松质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30),但明显高于 SE-T1WI 及 TSE-PDWI-FS序列( P ﹤0.05)。3D-FLASH-WE 序列扫描时间明显短于3D-FLASH-FS 序列,分别为3 min 4 s 和5 min 23 s。结论3D-FLASH-WE 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关节软骨。
作者:彭守坤;崔建岭;齐俊科;荀锐;朱俊伟;马俊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Ⅰ类骨引导钻预备深度对微型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48枚直径1.5 mm、长度6 mm的微型种植体植入在羊的下颌骨,以直径1.2 mm 引导钻预备1.5 mm、2 mm、3 mm、4 mm、5 mm、6 mm 的深度,旋入种植体时记录植入扭力值。用螺旋 CT 扫描骨块,测量植入位置皮质骨厚度及 CT 值,进行种植体拉出实验。结果植入扭力和拉出力值与引导钻预备深度关系密切。引导钻1.5 mm 预备深度时,种植体植入困难。引导钻预备深度在2 mm 时植入扭力较高( P ﹤0.05),预备深度3 mm、4 mm、5 mm 时植入扭力居中,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预备6 mm 时植入扭力明显低于其他组( P ﹤0.05)。拉出实验结果:预备深度2 mm 与3 mm 组间拉出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力值高,预备深度4 mm 与5 mm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预备6 mm 组拉出力值低( P ﹤0.05)。结论Ⅰ类骨引导钻预备深度明显影响种植体稳定性,引导钻预备深度应透过皮质骨,但少于种植体螺纹长度的1~3 mm。
作者:李金平;周冠军;郄会;李晨曦;芦琳;单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