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杨旭;王元钊;叶妮;王轶
宫颈病变指的是在宫颈区域中发生的各种病变,如炎症、损伤、肿瘤(包括癌症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等。其中,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女性生殖道疾病之一,一般都存在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故早期治疗宫颈癌症患者5年治愈率可达到90%[1]。所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对治疗宫颈病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
作者:曹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 A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CMA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适应能力等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 P <0.01)。结论 A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明显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邢霞;皮红英;郭晓菊;毕娜;汤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肿痛安胶囊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以万古霉素为阳性对照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为质控菌,测定了2个批次的肿痛安提取物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共123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结果表明:肿痛安胶囊水提物对51株MRSA、25株MSSA、33株MRSE的MICrange为12?.5 mg/ml~>50 mg/ml,MIC50分别为12.5 mg/ml、25 mg/ml、12.5 mg/ml;对受试的14株MSSE的MICrange为12.5~50 mg/ml,MIC50为25 mg/ml。结论肿痛安胶囊水提物对MRSA、MSSA、MRSE、MSSE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刘继锋;尹健康;王会肖;于佩华;周桂荣;白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5(AQP-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AZ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肿瘤侵袭转移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2( 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收集98例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化( SP)染色检测AQP-5、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情况。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AQP-5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意义,并对AQP-5与肿瘤侵袭转移蛋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QP-5、MMP-2、MMP-9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TIMP-1、TIMP-2表达则低于癌旁组织( P <0±.05)。AQP-5、MMP-2蛋白表达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 P <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QP-5阳性者生存期较短( P <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AQP-5与MMP-2、MMP-9、TIMP-1之间均有相关性( P <0.05)。结论AQP-5蛋白可促进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AQP-5阳性是患者预后较差的标志。 AQP-5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侵袭转移蛋白实现的。
作者:吕柏楠;石晓明;吴胜春;唐雷;杨永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抽查我院门诊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的门诊处方共1009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WHO制定的限定日剂量( DDD)值、药物利用指数( DUI)等判断用药合理性。结果抽查的1009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209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7%。每张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为94.28元;单一用药占89.1%,二联用药占10.9%,无三联用药现象。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不合理现象,有待医疗机构继续对处方用药进行干预。
作者:周方杰;凌艳;万涛;詹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伴尿蛋白患者172例,依据用药及24 h尿蛋白定量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4组,其中,A组用氨氯地平10 mg/d治疗(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24 h);B组用缬沙坦80 mg/d治疗(1g/24h尿蛋白定量<3g/24h);C组用氨氯地平10mg/d 治疗(尿蛋白定量≤1g/24h);D组用缬沙坦80 mg/d治疗(尿蛋白定量≤1 g/24 h)。治疗6个月后,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高血压总有效率、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高血压总有效率分别是97 u.6%、97.7%、97.7%、95.3%,4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患者GFR、Ccr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保护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方面的作用相似,均能够通过不同的治疗途径有效的控制血压,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张朝阳;欧有权;罗润嫦;赖永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由于抗生素滥用、病原体变迁、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社会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原因,使得CAP的诊疗过程难度大幅度增加。
作者:费雪洁;熊旭东;李淑芳;赵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住院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给予浸足Ⅱ号泡脚液护理干预,探讨该护理措施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影响程度。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选取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3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1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浸足Ⅱ号泡脚液护理干预,观察2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后都给予连续动态血压监测,研究组24 h收缩压( SBP )峰值、24 h舒张压(DBP)峰值、夜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浸足Ⅱ号泡脚液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对缓解病情有利,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兰英;李强;袁成彬;赵海军;殷彦林;杨欣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治疗组在D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每天10 ml,连用15 d,21 d 1个周期。2周期结束后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耐受性、生活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D3+、CD4+、CD56升高,CD4+/CD8+比值上升,CD44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化疗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烁;谢泽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从该院信息科抽出使用了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病历47份,采用数学原理进行数据统计处理,按照国家卫计委的有关规定,对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管理、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有47名患者在不同的科室,分别治疗性使用了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通过专家会诊讨论后由高级医师开具处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达91 Y.49%,每位患者平均2.37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达87.23%。结论该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建立与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能够提高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马勇;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1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均行结肠癌根治、结肠造瘘术,观察组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其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值和抑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老年性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高淑娟;于萍;王会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灌洗组和未灌洗组,未灌洗组给予常规治疗,灌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治疗。了解纤维支气管镜下常见形态学改变,比较灌洗组与未灌洗组临床疗效及转归。结果RMPP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有自身特点,灌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未灌洗组( P <0 g.01),灌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未灌洗组。结论支气管镜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新锋;赵志妙;刘建华;帅金凤;张中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邢台市2001至2009年结核病防控效果,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至2010年)》监测和评估的调查登记表,对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管理、转诊等内容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至2009年,邢台市累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6936例,发现率为25 z.3%,其中,因症就诊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占就诊人数78.5%,涂阳患者21177例,涂阳率为78.6%,患者发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症就诊率和涂阳发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累计治愈20319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5.9%;医疗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为16.27%,总体到位率为59.24%,转诊到位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规划》实施,邢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代化结核病防控策略。
作者:卢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诱导治疗第2、4、6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数量,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0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初诊时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诱导治疗第2、4、6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数量。结果9例于化疗第2天外周血残留白细胞数量(MRD)低于0.01%;16例于化疗第4天外周血MRD低于0.01%;5例在化疗第6天外周血MRD仍高于0.01%。随访时间2~26个月,第2天外周血MRD水平较低组均早期达CR,至随访结束无1例复发;而第6天外周血MRD水平较高组经一次诱导达CR者仅1例,4例经多次诱导均未达CR,至随访结束,5例均于6个月内复发。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量能较好预测患者的CR率与长期的生存率。
作者:赵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醋氯芬酸,化学名2-(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酰氧基乙酸,属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按照对cox抑制作用分类,划分为倾向性COX-2抑制剂[1],并于1992年在西班牙首次上市。醋氯芬酸为双氯芬酸的衍生物,但较双氯芬酸具有起效时间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且没有特异性COX-2抑制剂所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血栓等。醋氯芬酸除了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所具有的药理活性外,还可以促进软骨中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的代谢,对关节软骨特性的维持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目前醋氯芬酸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术后疼痛的对症治疗[2]。从理化性质来看,醋氯芬酸为疏水性药物,在体内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血药浓度不平稳等药代动力学上的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药学学者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出发,使得醋氯芬酸的药理活性发挥至大,其中主要为药剂学研究,如改变给药途径、采取生物相容性好的载体材料加工为固体分散体、微囊、微球等新型缓释制剂,并联合相应的检测手段,在粒度分布、溶出度及体内释药速率方面,对制剂的形态及药动学进行了考察。但目前上市销售的醋氯芬酸缓释制剂并不多,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研制出制作工艺简单、制剂辅料易获得、易于扩大生产的醋氯芬酸缓释制剂迫在眉睫。
作者:东磊磊;刘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骨巨细胞瘤是我国常见的膝关节原发骨肿瘤之一,大部分发生在长骨,具有侵袭性强、术后较易复发,多为原位复发等特点。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常采用病变内肿瘤刮除、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植骨术,单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复发率可达27%~52%,约10%可转变为恶性[1-4]。给患者造成身心和经济方面较大负担。特别是对于Campanicci ’ s分级Ⅱ级及Ⅲ级的膝关节骨巨细胞瘤患者,单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复发率仍较高。我们对2001年3月至2010年3月共26例膝关节骨巨细胞瘤患者,在临床上采用膝关节人工假体关节置换术并结合术前术后放射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马峰;才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应用。方法对2009至2012年5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一期胆总管缝合40例,腹腔镜下放置T管引流12例。52例手术成功,并发胆漏3例,住院时间6~18 d,平均10 d,12例放置T管引流者6周后行T管造影,10例显示胆总管通畅,无结石,拔出T管;2例显示胆总管下段残留结石,行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且创伤小,恢复快。选择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卫国;沈海龙;陈晓波;那将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引流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更好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帮助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4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采用VSD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负压封闭引流护理,营养指导,恢复指导等)。观察对比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痊愈率为15á.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伤口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 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 P <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加强护理对VSD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使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应该更加注重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周萍;桂程丽;龚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水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谓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本草纲目》曰其:“入肝经血分”。综合各家所述,水蛭味咸、苦,平,归肝经,功能破血瘀、散积聚、通经脉、利水道。其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均有良好临床疗效,本文将近年水蛭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应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峰;刘琼;王植荣;王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治疗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持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AS)及焦虑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压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华;赵晓玲;金明磊;马晓英;王静;张杰;杨阳;周志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